京郊有机肥厂的喜与忧
- 发布时间:2015-07-09 02:33:01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王东生
砍下的烂菜帮子,拉秧的茎秆蔓叶随意堆弃在大棚四周,雨后腐烂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脏水排入沟渠或渗入地下,污染了环境;遇上毒日头晒干的废弃物支楞八翘,处理起来更是费时费力,有的农民无奈一把火烧了了事。如今,这个困扰农民的难题在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王各庄村的诺亚有机农场生产基地等处有解了,农业废弃物经机械粉碎、旋翻机旋翻发酵处理后变成了绿色安全的有机肥。
诺亚有机农场占地1500余亩,其中蔬菜设施占地650亩,每年产生的蔬菜秧子、烂菜叶子、根茎、杂草等废弃物就有2000吨。一到蔬菜收获季节,路边、温室大棚四周、边角地堆满了烂菜帮子、烂菜叶子。“焚烧污染大气,垃圾场又不爱要,没办法,只能哪有空地儿往哪堆。”基地负责人张荣富摇着头说,尤其到了夏天,十分容易孳生蚊蝇,极大地影响了周边环境。他们也曾想过雇人、雇车来清运这些废弃物,可成本太高没能坚持下来。据统计,北京市仅蔬菜种植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每年约有200万吨,已成为菜农和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
在京郊,遇到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的不在少数。为把这些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起来,减少环境污染,在市、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诺亚有机农场通过项目支撑建起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平谷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志刚介绍说,这套系统由粉碎机、发酵池、旋翻机和传送带等构成,农业废弃物通过机械粉碎、堆沤腐熟、微生物菌剂和无害化处理工艺等技术手段,使易腐熟、难处理的茎蔓、烂菜叶、杂草等充分发酵,各种有害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全部被杀灭,发酵1个月后就变成了无臭味、无病菌的生物发酵活性有机肥料,年处理能力达4000吨。诺亚有机农场使用这套系统后,2000吨废弃物生产出了三四百吨有机肥,全部投入蔬菜种植中,在有机园区实现了有机循环。
而像这样利国利民的好项目,在平谷区共上了8套,运行到今天大概有4套已停下来了。其他区县情况大致如此,好项目为何难以持续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际运行中有些问题靠农场和农民生产主体自身难以解决,生产企业处两难境地。
记者了解到,以“诺亚”为例,该项目每套加工设备加上配套设施下来在80万元,具备日处理10多吨废弃物能力,年处理能力是4000多吨,以5吨废弃物产一吨有机肥计,日产两吨有机肥,年可生产800吨有机肥。“诺亚”农场规模在北京算比较大的,每年自己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也只有300-400吨产能,不能满足需求,还要到外面买肥用,设备运行始终处于“大马拉小车”,不能满负荷运行。实际的产能不足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往往比买肥价还要高。在北京市场买一吨有机肥价格约为600元,而“诺亚”产一吨有机肥要在800-900元。张荣富给记者分析,由于项目配套在“两头”没有完全落地,前面:“诺亚”用电接的是村里的变压器,每度在0.8元,而正常农业用电是0.68元每度。后面:产能不足需从周边收集农业废弃物来扩大产能,机械满负荷运行成本才能降下来。这不仅承担了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也能使项目完全运转起来。但农业企业都是微利企业,靠自身消化周边的收集成本实在难以承受。这一点恐怕是该项目实施中多座有机肥生产企业被迫停产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因素。
记者了解到,以“诺亚”现有设备生产成本而言,大约是电费占电占1/3,人工运行成本占1/3,肥料生产中分拣薄膜、绳头占1/3。每吨有机肥生产要高于专业生产厂1/4,甚至1/3不等,买肥用比自己生产还要便宜。如果北京所有项目肥厂为满负荷运行由企业到周边收集农业废弃物,仅用车、雇人一项费用就要年再多支出20多万元。
既然买肥用比自己生产还要便宜,那么为何“诺亚”还要每年多付一二十万元坚持自己生产呢?张荣富讲:“一个是自己承担的一份环保的社会责任,再有一个就是为保障生产质量要求我们这么做。我们买的肥用着还不是十分放心,我们自己有牛场,在有机肥中加上一定量的粪肥,肥料的氮磷钾和炭元素等肥效就平衡了。自己成本高就是因设备运行不足,如果能全运行起来,成本肯定会大幅降下来。那么农场周边环境好了,生产质量也好了,那该多好啊。”
“诺亚”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有关部门在政策上可以对项目实施中更加精细化,让好项目能“一竿子”插到底,落到实处,项目就可以稳步推进。像“诺亚”这类的项目扶持只要再向后延伸“一公里”,好项目就会有好效益。环境保护是企业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不能让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承担起过多的社会责任。那样,微利的农业企业是难以承受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