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冼星海的精神力量

  • 发布时间:2015-07-03 19:29:00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每当倾听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总让人激动不已。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无不怀念这位以音乐抗战的文化英雄。

  冼星海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一个渔民家庭。幼年失去父亲的冼星海,不负母亲含辛茹苦抚育的厚望,以优异成绩考入岭南大学。进入大学的冼星海如饥似渴学知识,展现出了他天才般的音乐才能。这种才能,通过他的创作,表达出对贫民的爱怜,更透着对剥削者的憎恨。他立下决心,要以歌声唤醒那些忍受欺凌者麻木的心灵,要以歌声唤起人们反抗压迫和侵略的斗志。他的曲,他的歌,好似强烈的电闪,穿击到丑恶政府与腐朽社会的痛处。由于校方不见容这种“异类”思想,他被学校开除了。失学的冼星海,没有失去以歌为刀枪的信念,他又去北京和上海求学音乐。几年的艰辛求学,他在汲取华夏音乐精华的基础上,远赴法国学习深造音乐。

  法国音乐早已让他着迷。那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爱国者”、“自由共和国公民”、“徒工”、“警卫”、“鞋匠”等署名的流行小调、民歌、舞曲和歌剧咏叹调,这些歌让他热血沸腾。更让他兴奋不已的是那些记述法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内心的欢悦与对未来革命充满豪情的《一切都会好》、“把贵族吊在灯柱上”“把贵族统统吊死”等词句的《民族钟鸣》的曲和歌,还有那代表法国大革命战斗精神的经典歌曲《卡马尼奥拉》和在民族危亡严峻时刻法兰西儿女奔赴战场为祖国而战的《马赛曲》。他感到高昂的歌也是武器,它足以成为强大精神力量,唤醒和鼓舞人们为了自由和独立奋勇向前的信心。他要继续追求以歌为梦的人生理想。

  法国是音乐的热土,最欢迎有远大梦想和心怀激情的人。冼星海投身巴黎音乐学府,友人资助了路费,可口袋里没学费和生活费。他在餐馆和理发店打工凑学费,终于跨进了巴黎音乐学府。对音乐的痴迷,使他走近了梦想。他学到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得到了名家的指导,领悟到了法国革命歌曲的魂灵所在。

  冼星海的音乐才能和成就受到导师的欣赏,导师劝他留在巴黎做音乐家,那优厚待遇让人很难不动心。而星海看到自己国家正遭日寇侵略而国破家亡,太需要法国大革命这样充满豪气的歌来鼓舞人们的信心,太需要能够激励千万民众携手并肩的救亡的歌,并且用歌去鼓舞更多的人拿起武器,冲上敌阵。法国人创作了《马赛曲》,他要创作出中国的《马赛曲》,他要参加到国家的救亡洪流中。他坚信音乐能救国救民族。他的选择让导师失望了,最终在炮火中回到了上海。因此,中国多了位音乐抗战的勇士,他把满腔的音乐热血,倾注到了救亡音乐创作上。前线需要歌,他要做奋不顾身的音乐战士。被法国大革命音乐感染深刻的冼星海,胸怀音乐救亡的情怀,一往深情地把精力放到抗战救亡音乐的创作上。他想为国家救亡与民族复兴写出令人心潮澎湃的歌。由此,一首又一首抗战歌曲和救亡音乐,从他情感深处飞奔而出,很快传到了抗战的前后方,成为救国救亡的战鼓和号角。

  日寇侵略的战火在猛烈燃烧,他在酝酿创作更多催人奋进的气吞山河的歌。这时有片热土在召唤他,他感到这将是他音乐创作的乐土,这个地方就是延安。于是,他来到了延安。延安热血沸腾的革命生活,让他的音乐灵感喷涌而出。他写了《救国军歌》《战歌》等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团结抗日的坚强意志。之后他又到了武汉,一方面组织和指挥群众歌咏活动,一方面进行紧张地创作,一系列的作品反映了抗战初期中国人民高昂的战斗精神。如《游击军》《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

  他创作的一系列抗战救亡歌曲相继问世,即刻成为延安一道道耀眼的精神之光,使人在困苦中兴奋,在弹雨中无畏,在迷茫中憧憬。《黄河大合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它以黄河咆哮的勇猛气势,高昂地表达出了革命者在国家危亡时刻发出的如狮的怒吼、如雷的咆哮和不做亡国奴的呐喊。这首经典之作,鼓舞了千百万热爱中华的热血青年,也让千百万战士勇往直前冲向凶残的敌人。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斥侵略者的残暴,反映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抗日战争的悲壮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其音乐创作,凝聚了冼星海卓越的才华,是一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它以雄浑的气魄,热情奔放的旋律,刻划出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着坚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的集体英雄形象。他的《生产大合唱》以清新活泼的音调,表现了抗日根据地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革命而努力生产的朝气蓬勃的形象。他的《九一八大合唱》,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争取胜利的决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歌剧《革命进行曲》《滏阳河》许多歌曲作品。特别是他的《黄河大合唱》与《二月里来》,成了鼓舞人民奋勇杀敌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冼星海在上海,在延安,实现了他成为音乐战士的梦想,虽然他病逝时仅仅四十岁,可他创作的不朽之作,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从青年时离开故乡的冼星海,再也没有回到过那星星片片连成“海”的美丽的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家乡人惦记着他,也为有他这位了不起的人民音乐家而自豪。南沙区榄核镇政府把冼星海“接”回了家乡,是把他精神的魂魄“接”回了家乡,那是在湴湄村头修建的“冼星海纪念馆”。这位伟大音乐家多难而不凡的人生经历,给人印证了一个人成就梦想的路,只有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结合才能产生伟大壮举。

  冼星海,中华民族的音乐骄子,他的歌曲永远闪耀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光芒。

  (作者为文化学者,作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