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特色应用技术型人才
- 发布时间:2015-06-25 07:29:35 来源: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年来,广西加大加快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步伐,推动分类管理机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途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学院董事会正确领导下,明确了办学定位,围绕建设“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复合型、国际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凝练专业集群,大胆探索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东盟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转型发展中走在前列。
一、凝练专业集群,提升专业优势
学院原有32个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部分专业如法学、烹饪与营养教育、社会体育与运动指导等专业无法纳入大类的学科群,无法充分利用、共享现有资源,增大了办学成本,同时分散了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分散了教育教学精力,不利于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因此,学院经过研究,将32个专业凝练成4个专业集群:国际经贸类专业群(含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专业)、管理类专业群(含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语言文学类专业群(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编辑出版学、英语、泰语、越南语、印尼语、老挝语、缅甸语专业)、艺术类专业群(含环境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学院成立了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院级领导分别负责一个专业群的建设。学院的转型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对广西、东盟各国相关行业进行调研和综合分析,按照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并请首席教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凝练专业集群,各集群中的本科专业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集中了教学力量,优化了资源配置,专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逐渐形成专业优势和“拳头”效应。
二、围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目标任务。培养目标引导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决定人才培养功能和效果,这就要求按照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关键是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课题体系建设。
学院组织了4个专业集群的调研组,分赴区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深入论证,最终明确了符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任务。
一是调整课程模块。按照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素质拓展课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各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上的功能定位。
公共课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学科基础课奠定专业的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基础课题传授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专业方向课程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原来的公选课和公共课中的一部分,如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打牢人才发展基础。
二是优化课程结构。通过“结合”“融合”和“整合”方式调整课程结构。将大学英语、计算机课程与专业结合,在所有班级开设一年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在相关专业开设专业英语,比如英语课程与国际贸易课程结合,变成国际贸易英语课程。同时要求与计算机课程专业结合,如与国际贸易课程结合,变成国际贸易软件课程等;将心理健康、军训、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与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与融合,比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就业指导课、创业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心理健康课;将部分交叉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比如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出版经营管理”和“出版营销”中有相似的教学内容,将2门课程整合成“出版经营学”。
三是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学分,扩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
三、实行特色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1.“3+1”人才培养模式
东盟语种专业、国贸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等14个专业实行3年国内+1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编辑出版学、动画等5个专业实行“3年国内+1年校外”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语言”、“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泰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印度尼西亚语、英语等6个专业中实行“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语言类专业中设置经贸、管理、人文类课程模块,丰富语言类专业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高级涉外文秘方向)等8个专业中实行“专业+语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贸、管理、人文类专业中增加东南亚语言课程,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具备东南亚相关国家的语言能力。
3.深化实践性课程改革
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汉语言国际教育、印度尼西亚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编导、环境设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8个专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探索不同专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模式。
确定国际结算、市场调查、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民法学Ⅰ、Ⅱ,应用文写作,美国文学,越南语口语,微软服务器技术,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包装网印技术、装修技术、药膳制作工艺等14门课程为实践教学试点课程,探索课程建设中如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4.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编辑出版学、动画、产品设计、旅游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中推行校企深度合作,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大学四年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到学院建设实验中心,学生定期到实验中心学习,或者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挑选优秀学生就业。打造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的直通车。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大胆地先试先行,并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6月11日,学院院长陈元中应邀参加全国同类独立学院院长联席会第六次会议,在会上介绍了学院在转型发展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受到来自全国14个省市65所独立学院的院长以及相关专家学者180余人的广泛关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