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限流可以且行且推广
- 发布时间:2015-06-23 10:30:2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日前启动单日接待游客不超过8万人次的限流方案,同时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现场散客需持身份证才能购票,旅行社团队则要全部网络预订门票。据媒体报道,限流首日故宫总观众量为49960人,其中现场售票42367张,网络预售票7593张。故宫方面表示,在进入暑期高峰后,游客达到限流人数80%时,会进行预警。今年11月故宫进入淡季后,将对通过网络预购门票的观众实行半价优惠。
这是继2008年故宫尝试限流失败后,故宫再次试行单日限流政策。据媒体报道,截至限流首日当天下午4点,故宫全天共迎来近5万游客,并未超过“8万”大限,不过网络预售门票数量大大增加,是平日预约数量的7倍多。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故宫及其他优质景区在旅游旺季出现爆棚现象的事例不在少数。今年清明假期,故宫游客人数达到9.9万,“五一”一天人数攀升至10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故宫的游客数量比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一直高出数百万人次。
此次故宫尝试限流措施,对保护文化遗产,提升服务质量,维护游客权益均是一次有利的探索。如果有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能找到平衡好各方利益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广至其他景区,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不无益处。
任何景区的承载能力均是有限的,超出承载极限接纳游客,是对景区资源、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的极大损害。尤其是一些位于大山大河间的自然景观,囿于地理条件限制,景区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难以短时间内大幅提高。超出承载极限后,一旦发生游客滞留等紧急情况,游客的人身安全很难得以保证。之前发生的九寨沟、华山、云台山游客滞留事件就是很好的警示。为此,有关法律也做了规定,根据《旅游法》,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实施限流政策,显然属于有法可依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但初衷很好的限流政策,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需要限流的景点多是国内或世界知名景区,面对着不特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消费群体。限流时如果未做好信息公开等配套措施,很可能让远道而来的消费者吃“闭门羹”,侵害其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导致其承担超出预期的旅游支出。故宫在限流过程中,以8万人极限日接待量的80%及6.4万人为预警临界点,即一旦故宫客流量超过8万人的80%,也就是6.4万人时,就启动预警,提示观众人数将达临界点,提前疏散客流,同时实施网络预售票和实名制购票。可以说,目前来看,这些做法均是值得点赞的有益探索,但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出台新对策予以完善,形成科学、可行、有效、值得推广的限流机制。
就现今而言,限流方案必须做到范围更广、更透明的预警及信息公开机制。如启动预警机制后,可以同时采取短信、网络公告、电子提示牌等多种方式发布信息,充分保证游客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同时做好游客分流措施,避免远道而来、处于信息盲区的游客因无法购票而滞留不归。网络预售票中,则应限制一定比例并严格落实实名购票制,以免“黄牛党”大规模屯票后转售给现场购票的散客,增加其旅游成本。
景区限制游客流量,从专家论证到具体实施,已经过了很长时期。故宫作为知名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又是“试吃螃蟹者”,无疑承受着期待和重任。理应在操作过程中妥善应对并不断发现漏洞后加以完善,形成可以全面推广的示范机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