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好名字”能为大学加多少分?

  • 发布时间:2015-06-23 01:31:1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宋鹏伟

  ■教育时评

  近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反对。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为“华西医科大学”,再往前的名字为“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的简称与此相似,故“川医”老校友认为这侵犯了母校的权益。6月9日,四川大学也正式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还透露,校方如今“已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复议”。(6月17日中国广播网)

  自己改名字也会引发一场纠纷,看似奇怪的背后,自有其一套现实的逻辑。四川大学之所以感到被冒犯,除了改名后有可能混淆两所不同学校的担心,恐怕也是对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瞬间变得高大上的不满——你怎么能与我平起平坐?

  这样的争议,泸州医学院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早在一年前,泸州医学院便给川大发函,恳请对方为自己改名进行证明,而川大在研究后,明确回函表示“不同意”。两所学校并无隶属关系,之所以要对方为自己证明,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事前告知,争取让预防针能够避免事态扩大;二是考虑到新校名可能引发的歧义,有关部门要求泸州医学院必须事先征得川大的同意后方可更名。倘若是第二个原因,为何在川大明确表示不同意见后,教育部仍然核准了新名称呢?

  教育部认为“四川医科大学”校名历史上没有使用过,校名与“四川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名称存在明显差异,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并没有不妥之处。这样的理由看似无可厚非,但稍加推敲便知站不住脚——难道只要符合上述原则就可以改名?可以改就有必要改吗?若果真如此,不知多少大学又要着手改个好名字了。

  事实也是如此,尽管有不少好名字纷纷被教育部否决,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高校的改名冲动。数据显示,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只要是主动改名,目标就是高大上——地域前缀不断从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恨不得直接把中国挂在前面;而在彰显规格的后缀上,也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要得就是翻天覆地。在很多学校看来,除了北大、清华、南开、复旦这样的名校,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必要通过改名提高影响力,而在“提升教学质量”的背后,不过是想凭此“忽悠”更多的生源和财政经费罢了。学生当然乐得毕业证看起来更光鲜,学校负责人也当改名是政绩,主管部门也想麾下多一些“响当当”的大学,于是除了感到被冒犯的其他大学以外,很少有人反对。

  不改变行政化的评价体系,这样的改名潮很难遏制。在目前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大学比学院高,学院比学校高,校名背后的不同层级决定了生源质量和资源分配,改名确实可以为学校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改变这一点,唯有改革教育资源分配体系,并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第三方的评价制度,强化专业优势特色,切断校名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在大家都没有大师的情况下,不少人便开始在“大名字”上下工夫,能骗一个算一个。这便是改名潮背后的逻辑,也是当下高校功利化的一个生动写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