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发挥结构优势才能由“大”到“强”

  • 发布时间:2015-06-13 01:30:4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制造2025》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要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要加大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谈到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短板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着重强调了我国目前的工业结构整体规划。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使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许多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向服务转型的程度和效果。”李北光说,“在集群发展方面,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工业发展尚缺乏‘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协调机制。”

  “要推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优化制造业布局,逐步化解产能过剩,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变。这些都是未来建设制造业强国我们必须要走的路。”李北光说。

  他认为,造成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有很多。“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依靠投资进行拉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工业发展尚缺乏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李北光说,“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偏低,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出现产能利用不足。”

  如何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表示,中国“智”造是必须要走的路——“中国的制造业首先要明确一个方向,就是要朝智能制造这个方向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来‘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这和德国企业界发起的‘工业4.0’不谋而合。”

  尽管主攻的方向确定了,但朱森第认为,实现全面智能制造的产业布局仍然需要一个过程。他表示:“中国的制造业的层次和差异很大,发展非常不平衡。我曾经看过很多企业,它们现在所处的生产力水平,有的还是五十年代的水平。所以拿2.0、3.0、4.0来讲,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处在2.0的阶段。我们讲4.0的方向并不是说现在国外制造的企业已经达到4.0了,我们到德国访问,人家讲我现在是3.8,有的讲我是3.5,那我们问什么时候能够到4.0。他们回答还要十年十五年,那还是比较好的企业。”朱森第说。

  而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推动这种服务化,我们首先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我们的企业围绕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加集成能力等方面去向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

  对此,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发展融资租赁、供应链的金融、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等。像美国的通用,它来自这方面的收入占了整个收入的50%以上。也就是说,这家企业‘卖’服务赚的钱比‘卖’装备还要多,其实这方面我们的企业也可以做起来。”

  “产业结构、组织形态都在变革,大力发展我们的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大力向制造业服务化这个产业新方向推进,都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科技日报北京6月11日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