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要做就做语言科学殿堂的“一号楼”

  • 发布时间:2015-06-11 01:31:0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保安王师傅已经对凌晨一两点还亮着灯的一号楼习以为常了。

  在保卫科值了多年夜班的他,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潜入黑沉沉的夜色中巡查校园。在云龙校区这片600多亩的土地上,也只有他,能看到这座已伫立60年的老楼在深夜重新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就隐在这片光亮中,一群年轻人正在一号楼里凝神讨论,“大师兄”张强一脸严肃,铿铿锵锵地将问题“一”“二”“三”抖了出来,灯光下垒了几摞A4纸——这帮师兄弟反复修改又再次否定的论文草稿。

  学校里的人都知道语言科学学院的院长杨亦鸣教授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手下有一个极为优秀的年轻人团队,团队里的人平均年龄36岁,而且个个都是“一个人能当几个人使”的好手。

  多项国家奖成为囊中之物

  张强是杨亦鸣院长的“大徒弟”,从本科到博士,他的导师都是杨亦鸣。2002年,而立之年的他放弃在报社的高薪稳定工作,回到当时的语言研究所,协助杨老师进行神经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这是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国内首创。用张强的话来解释就是“神经语言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医学+统计学+计算机”。不同于一般高校研究的普通语言学,它致力于研究语言的神经机制,要求研究人员掌握多学科知识。

  这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然而,在老师杨亦鸣的带领下,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大奖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2014年,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了由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主办的,以“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语言大会的主要筹备和策划工作。同年,中心获得本科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研究生教学成果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老师杨亦鸣也总是时刻把“我们就是要把它做成国内第一的学科”“代表中国在国际上发声”这样的信念传递给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时刻都“站在学科发展的立场上做事”,肩负“学科的担当”。

  年轻人“早日挑大担”

  团队成员刘涛认为,在新兴学科的发展中,知识储备不够其实只是他们需要克服的一小部分困难,真正亟须攻坚的则是神经语言学中“太多未开发的领域”。这些年轻人正是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

  2010年1月,一号楼发出一封寄往荷兰的论文,4个月之后,这篇修改了五年之久的论文被国际脑科学顶级期刊《Brain》刊登——《中英人群发展性阅读障碍:从不同的语言中分离出阅读障碍效应》,《Brain》编辑部以“文章写作和构思出众,是本领域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作者应该为此成果而感到自豪”来评价这篇仅被改动两处标点符号的处女作。这是国内第一篇发表在《Brain》杂志上的语言学研究论文,论文发表后,2年内已被SCI期刊应用40多次。

  文章的第一作者——该团队1979年出生的博士生胡伟,那年才31岁。

  在这篇处女作的背后,是长达两年的前期基础测查工作,是与国外专家往来一万多封的英文邮件,胡伟甚至为此延迟了一年硕士毕业论文答辩。

  出人意料的是,这篇论文的指导老师杨亦鸣拒绝了第一作者的署名,在他看来,年轻人“早日挑大担”比什么都迫切。

  2012年,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等多所科研院所成立了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这些科研院所的名号,随便哪一个搬出来都是大名鼎鼎的,可是,这些名校又是如何心甘情愿“跟随”一号楼里这群年轻人的“向导”呢?

  也许北大计算研究所所长俞士汶的回答足够有说服力:“计算机的下一次变革将从人脑语言开始。”

  而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正是国内第一、国际一流。

  在一次科研讨论会上,张强对同事们说:“不客气地讲,我认为我们在做一件伟大的事。”这话有些“张狂”地道出了神经语言学的科研意义。

  的确,神经语言学不仅改变了语言学的形态,也改变了其他学科的形态。语言学和心理学交叉,可以解释语言交流的心理过程;语言学和神经科学交叉,可以解释语言理解与产出的神经基础;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推动人工智能研究中一些瓶颈问题的解决。“研究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纯粹的象牙塔里的研究是不能常葆青春的。我们对语言能力方面的研究,就是抱着一个服务社会的信仰来的。”ERP实验室(Event-related Potentials,神经电生理实验室)主任顾介鑫曾作出这样的表白。

  成为学术发展航标 双导师制培养人才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殊不知背后的汗水与窘境,却是一样也不少。光是在寻觅匹配磁共振实验设备的路上,他们就屡屡遇阻。

  曾几何时,他们当初跑遍了徐州大大小小的医院借磁共振设备,结果却大失所望——不是设备情况不吻合,就是病人太多。于是,他们只得把实验时间改为每天晚上八点开始。这样一来,待全部数据整理归类完毕,常常是夜深人静的凌晨两点。2014年,价值2000万元的GE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引进了实验室,这是进行人脑功能研究的国内最为先进的平台,年轻人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借设备了,于是这台机器也被年轻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大宝贝”。

  “我们的学术要能够创造和引领世界学术研究的新潮流,就像在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已经涌现的那些经典理论和假说一样,成为各国学术发展的航标。”杨亦鸣教授的雄心壮志鼓舞了这帮年轻人。

  今年6月,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即将召开,第二次负责统筹工作的刘涛此时已没有8年前的紧张与无措。彼时刚刚27岁的他接手第二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的筹办——那是他第一次承担这样一个重量级的国际活动。筹办之初,杨亦鸣老师一条一条地告诉他注意事项。“会务组、通联组、邀请专家,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这位青涩的小伙子丝毫不敢大意。

  不过这在一号楼不是什么稀奇事儿,杨亦鸣老师用人不疑,协同创新中心模仿企业实行“项目经理制”,即项目由年轻教师做负责人,中心所有人由他负责调动,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配合。

  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刘涛和张强这对兄弟档继续展开合作。他们每天会面,敲定活动的每个细节,两个人为考察参观线路把每天经过的路线重走了一遍又一遍。

  今年刚刚留校担任助教的李倩南对一号楼团队的“传承”文化印象深刻。她在硕士生阶段就接受过张珊珊师姐手把手的言传身教:“这里的学术氛围会催迫你、激励你。”

  据了解,语言科学学院培养人才实行双导师制。在这里,每一个研究生不仅有一个专业的导师,还会有一个高年级的研究生提供指导。张珊珊也认为,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在科研上成长,早日出成果。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