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创新驱动勾勒中国制造业蓝图

  • 发布时间:2015-06-10 06:07: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工业是经济的根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源泉,工业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10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公布后,本报记者专访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事务官梁国勇。

  《中国制造2025》涉及内容非常全面,但又针对关键问题着力布局,重点非常突出。梁国勇说,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由大到强,创新是必由之路。在《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内容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在基本方针上将“创新驱动”放在首位,在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中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列为第一条,“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也居5项重大工程之首。这强调了创新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和升级中的核心地位,抓住了重点和难点,让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勇立潮头。

  梁国勇认为,《中国制造2025》表现出中国制造业凤凰涅槃、自我重生的决心和勇气。随着这个宏伟蓝图的顺利实施,中国必将在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他说,自己的信心首先来自于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具有坚实的基础。其一,“大”是“强”的基础:中国工业的庞大规模、完备体系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为其在质量、竞争力和附加值上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其二,中国庞大且高速增长的本土消费需求,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助力。其三,中国的整体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其四,中国信息产业的实力,特别是独特的、世界级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也是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独特优势。其五,很多行业复杂而高度集中的供应链确保了中国在制造环节的竞争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为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提供了基础。实际上,来自东南亚的竞争在导致生产能力“分流”的同时也强化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供应链。

  其次,中国的制造业中诞生了数量庞大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从“大”到“伟大”的转变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相对于金融、电信等服务领域而言,中国的制造业普遍具有高度开放、竞争的产业环境;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成长冲动。当然,不同行业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某些行业的“冠军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范围内的行业领导者;某些行业中的中国企业已经在与跨国公司的本土竞争中占据上风,开始启动强有力的国际化进程;普遍而言,很多行业的中国企业已经在低成本制造和本土营销方面建立了竞争优势。对后者而言,若能抓住机遇通过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科技、研发和品牌方面的优势实现对接,同时将价值链向海外延伸,以更多地利用低收入国家的廉价生产要素,将跨越性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从而极大地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后劲。

  再次,合理、有效的政府政策,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制造2025》将在制造业领域发挥核心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中国应把以下3方面作为着力点。第一,有效的政策协调值得重视。《中国制造2025》推出的具体政策措施应与投资和产业发展政策、财税政策、贸易政策、外资政策、科技政策、反垄断政策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和国有企业改革密切协调。第二,公平的市场竞争至关重要。政策的实施应旨在强化市场可竞争性,避免限制或扭曲竞争;应在支持优势国内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同时,努力营造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国内公平竞争的环境。第三,政策实施应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选择性支持”是传统意义上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来源,但在支持对象的选择上没有人能保证“押宝”一直正确。面对高度动态的世界科技和产业版图,应依赖市场力量,同时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并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完善。

  在采访的最后,梁国勇说,工业强国梦凝聚了几个世纪中国人的汗水,今天仍然是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梦想。中国实际上已经处在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而《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和实施,有望加速这一进程。相信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必将更加巩固,综合实力必将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