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与幸福比翼飞
- 发布时间:2015-06-09 07:34:06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平安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以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强化“平安印江”建设为抓手,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根本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综合施治,下大力气在服务群众中建设平安印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信访代理畅通群众信访渠道
家住印江沙子坡镇石坪村的蔡正敖,其儿蔡强2007年患病经铜仁市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医治后仍需长期依靠服药来控制病情,并于2013年在铜仁精神病医院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证,每年报销6至7千元的药费。今年3月,却因蔡强的慢性病证已超过规定两年期限,不能享受慢性病药费报销补偿。要享受报销政策,需要再次对蔡强的病情进行鉴定后才办理慢性病证。
后来,蔡正敖多次到印江县人民医院和印江合管局为蔡强办理慢性病证,医院以医疗条件有限、蔡强病情特殊不能对蔡强病情进行鉴定,没有为其办理慢性病证。
“如果再跑两次办不到,我就把我儿子带起去交给医院照顾。”跑了三次没有办成慢性病证,眼看儿子的药费将无法报销,蔡正敖一肚子的怨气。
当沙子坡镇石坪村的信访联络员摸排到这情况后,及时主动上门与蔡正敖谈心,做思想工作,稳住他的情绪,动员走信访代理程序。蔡正敖半信半疑地签订了关于医药费不能报销信访事项代理授权委托书,委托沙子坡镇司法所所长李伟进行代理,并承诺在委托办理期间不去上访,负责在家把患精神疾病的儿子监护好。
李伟对蔡正敖委托代理“医药费不能报销”的事项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按照信访代理程序,对应部门仔细解释和说明情况。8天后,蔡正敖从信访代理员李伟手中接过蔡强的慢性病证明,并顺利报销了7千多元的药费。
“信访代理不仅避免了上访群众因找不准相关部门而像无头苍蝇一样多次找、重复找,节约了群众的上访成本。同时,控制了越级上访的发生,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沙子坡镇政法委书记张羽江说,2014年,沙子坡镇群众到县访18批31人次,批次和人次比2013年分别减少43%和40%;未发生进京、赴省、到市上访,在全县政法工作年度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信访代理“沙子坡经验”是印江近年不断创新新型信访渠道的一个生动实践。此外,印江深入开展信访维稳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进京非访专项治理、重点人员疏导稳控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由村、乡、县三级信访代理工作网络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机制,为群众多渠道表达诉求搭建了联合接访平台。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报告制度,把矛盾纠纷排查落实到一村一寨,一家一户,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14年,该县共排查矛盾纠纷2482件,调处成功率98.79%。
法律明白人提升群众法制素养
见到印江板溪镇岩底村火石组的任德贞时,他正在自己承包的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点进行作业。曾是游手好闲、长期无理上访的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一门心思扑在干事创业上。
“多亏有任建国的帮忙,要不然我现在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任德贞所说的任建国是岩底村村民,是村里的一名“法律明白人”。2014年,任建国通过参加板溪镇法律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资格后,义务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协调解决矛盾纠纷。
“起初,他什么都不听,说的次数多了,讲的实在,法律知识、党委政府的政策他就了解了。”任德贞在任建国的教育引导下,思想行为都发生了改变,如今自己还在外面承包土方开挖等工程,凭着自己能力解决生计。
在板溪镇岩底村,向任德贞这样知法懂法守法的村民逐渐多了。“以前这个村,每个赶场天接待的信访都有10多件,很多属于无理信访。”板溪镇司法所所长任迪介绍,镇里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后,岩底村6名“法律明白人”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村里的信访少了,矛盾纠纷少了,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后,把精力用在勤劳致富上。
针对法律服务人才资源匮乏、农村群众法律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2012年来板溪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培养了1089名看得懂、讲得出、用得上法律法规的“法律明白人”,在农村开展宅基地审批、婚姻与家庭等农村常用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引导村民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观念,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
在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成功的基础上,印江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向机关、单位、社区、园区推进,向特殊行业、特殊群体延伸,并采取与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与信访代理相结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广大干部群众要学法、爱学法,积极参与“法律明白人”培养。
同时,印江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工作经费计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县、乡、村逐级培训“法律明白人”师资队伍,采取“领导抓”“抓领导”方式,带动和引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健康发展。
目前,印江通过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推动了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改变了信访不信法的状况,提高了依法行政、服务群众的水平。
下一步,印江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培养“法律明白人”升级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
天网地网工程实现技防人防互动
今年,家住印江峨岭镇红星街的刘女士因乘坐出租车,不慎将装有3万元人民币的钱袋遗失在车上,不知出租车的车牌,只知道车子是红色的、驾驶员是男的,心里特别着急。后来到指挥中心求助,通过查询视频资料帮助查找遗失在出租车上的现金。
“从钱袋丢失到失物找回,花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天网工程’的建设为群众提供救助服务。”印江公安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借助“天网工程”已帮助群众找回丢失的儿童32人,找回遗失物品68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共计18万余元。
2013年以来,印江把“天网工程”当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先后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安装高清摄像头964个,建设报警点72个和12110短信报警平台,覆盖了全县17个乡镇的交通要道、重点单位、复杂场所、学校、车站、广场、医院等要害部位。
此外,印江深入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把城区峨岭镇三个社区划分为22个网格工作室,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工作零缝隙、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强化城区巡逻防控,组建120人的特巡警队伍,实行军警联勤巡逻常态化,加强了夜间巡逻盘查力度,特别是对重点部位、重点路段、案件高发时段、高发区域及场天人员密集地方的巡逻防控,还经常开展专职巡防与“红袖套”义务巡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同时,印江将“天网”视频监控与路面巡防、卡口有机融合,对重点部位、重点路口、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实行24小时“网上巡控”,并将发现掌握的治安动态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街面巡控民警,切实做到“人机互动”、“天网”和“地网”合一。
上有‘天网’工程,下有警力巡防和卡口,技防与人防的互动,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目前,利用高清摄像头为办案部门提供破案线索260余条,通过视频监控破获盗窃案件125起、抢盗案件26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8起,准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105起。
(左禹华)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