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我就是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 发布时间:2015-06-06 04:31:3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丽颖

  一个退休副厅级干部,一年里有200多天下乡,跟农民一起在田间地头忙碌;

  一位古稀老人,忍着满身病痛,不拿一分钱报酬,为帮助农民致富而奔走;

  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把“农”字放在心头,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他就是74岁的赵亚夫,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曾长期担任镇江市农科所所长、党委书记。他54年如一日,坚守在农技推广的一线,心里始终装着农民,扎根茅山革命老区,探索着一条“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发展之路。

  立志农业:“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这是被镇江句容市农民传了30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的背后是赵亚夫和同事们带领当地农民搞农业结构调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实践和实干。

  1961年,赵亚夫从江苏宜兴农林学院毕业,到镇江农科所工作。他潜心研究稻麦高产理论和技术,他种的试验田,曾经创造过南方稻麦单产的最高纪录,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认可。但一次出国学习的经历,转变了他的科研方向,让他作出了“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的人生选择。

  1982年,41岁的赵亚夫去日本研修,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在日本,他看到现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巨大效益,看到高效农业给农民带来的巨大收益,也看到了中国农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赵亚夫深深思考:“什么时候,我们镇江丘陵山区也能像日本的山区一样,满山满坡地长起果树、蔬菜和各式花卉!什么时候,茅山老区的农民也能过上日本农民这样舒适、富裕的生活!”他下定决心,要拼命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带回祖国、带给农民,让老区人民尽快富起来。

  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草莓种植技术,每天工作16个小时,勤奋敬业的精神让日本农民佩服不已。当他学成回国,没有像别人一样带回当时国内稀缺的家电,而是带回了20棵草莓苗、13箱农业技术资料。就是这20棵草莓苗,开启了赵亚夫的农业科技推广之路,点燃了茅山老区人民富裕的希望。

  时任农科所所长的赵亚夫,果断调整农科所的研究方向,从稻麦栽培向高效农业转变,创造性地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他要免费向农民提供草莓苗和技术服务,在茅山老区人均1.1亩的岗坡地上大做文章。

  1984年,赵亚夫来到句容白兔镇推广草莓,但这对种了一辈子水稻小麦的老百姓来说,有点像“天方夜谭”。种砸了怎么办?农民说啥也不愿意在自家田里做试验。赵亚夫承诺“如果有损失,按每亩粮食价格一分不少地赔偿”,这才有10户农民试种了0.9亩露天草莓。最后,这些草莓收获后卖了600多元,超出了常规农作物收益的两倍。犹如燎原的星星之火,看到致富希望的农民开始学种草莓,到1987年,白兔镇种植露天草莓达7000多亩,收入达到了8000多万元。

  由于草莓成熟周期短又不耐储存,随着露天草莓面积的扩大,销售成了大问题。

  赵亚夫又推广草莓大棚种植,创造性地在国内首先采用了地膜覆盖、放蜂传粉、“黄板”灭虫等一系列新技术,一年三季出产草莓,防止了草莓集中上市销售出现积压。

  在句容乡村行走,可以看到一排排气派的楼房,被当地被称为“草莓楼”,这是种植草莓致富的农民盖起来的。白兔镇白兔村村民纪荣喜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在赵亚夫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草莓种植户,如今他有6亩大棚草莓,其中还有一棚应用最新技术的高架草莓,不但自己富裕起来,而且成立了云兔草莓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草莓种植户脱贫致富。

  从露天草莓到大棚草莓,再到高架草莓,赵亚夫就这样身体力行地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农民。30多年来,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到哪儿,富裕就到哪儿。草莓、葡萄、无花果、有机米……赵亚夫推广一个成功一个,而且总是“拨亮几盏灯,照亮一大片”。镇江市农科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糜林说:“老所长选对了一条适合丘陵山区农民致富的高效农业之路,带出了一批既懂技术又能实干的科技专家与农民骨干,他既是探索者,也是领路人。”就这样,赵亚夫和他的同事们将近百项农业科研成果教给了农民,在茅山老区累计推广种植了250万亩的应时果品,直接给农民带来了200多亿元的收益。茅山革命老区有4万多以务农为主的农户,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万元以上,其中约有2万多农户人均纯收入过了2万元。

  情系农民:“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服务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赵主任比我的亲人还亲,如果种不好这一园桃子,我真的对不起他。”经营着姐妹桃园的王巧娣提起赵亚夫就激动起来。2004年,王巧娣找到赵亚夫说自己想种桃子,赵亚夫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齐腰的茅草中帮她察看地形,观测土壤,随后又手把手教她种桃子。如今王巧娣的40亩桃园已经果实累累,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桃大户和技术能手。由于管理得好,王巧娣的桃子都是“论个卖”,不仅桃园的投入早就收回了,一年的收入更是达到30万元。多年来,赵亚夫培养了王巧娣、纪荣喜、王柏生、杨修林等一批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草莓种植大户王柏生说:“赵主任对我们的那份热心真是没话说。我们随喊随到,比‘110’还要及时。”

  村民彭玉和至今仍对2008年发生的后悔事记忆犹新。那天下着大雨,彭玉和的桃子生了病,他犹豫了半天拨通了赵主任的电话。没想到赵主任二话没说,立刻冒雨乘车赶来。车子来到桃园外的路上,老彭等了半天,也不见有人下车,走近一看,才发现赵主任腰痛得抬不起腿,瘫坐在车后座上。老彭赶忙请赵主任回去休息,可赵亚夫却倔强地让老彭和驾驶员架着他走进桃园,查看过桃树病情后,教给老彭防治办法。老彭后悔不迭:“为了我的桃园,赵主任连命都豁上了!要是出了闪失,我会后悔一辈子,乡亲们会记恨我一辈子!”

  赵亚夫的手机里存了上百个农民的号码,无论什么时候接到农民电话,他都耐心解答;无论什么情况,农民有需要,他就会出现。

  为什么热爱农业?为什么喜欢农民?常常有人这样问赵亚夫,他的回答很质朴:“学农以后,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服务,是一件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事。”早在50年前,赵亚夫就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这样的话: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农民服务一辈子!为了这个承诺,流汗、跑路、吃苦、受累,赵亚夫从来不放在心上。赵亚夫经常揣着两块烧饼,天不亮就往农村跑;烈日下,他和农民一起在闷热的大棚里,悉心查看苗情、传授技术;冰天雪地的寒冬里,他拄着拐杖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在田间地头,说不清滑倒多少回、摔伤多少次。今年74岁的赵亚夫,步子已经日渐蹒跚,精力也不如以前,却依然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农民们提起他,心里都是满满的感激。

  戴庄农民杜富海说,我们这里乡亲们最怕的是下雨,因为下雨天赵主任的腰病就会发作,躺着都会痛。但是,越是下雨天,赵主任越是往田头地角、山岗坡地跑。66岁的村民桂成龙告诉记者:“我亲眼看见赵主任摔跟头就好多次,他比我年龄还大啊,真是打心眼里心疼啊!”

  改变乡村:“让最穷的村实现真正的小康”

  靠农业能不能实现小康、奔向现代化?这是赵亚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如何把党的政策、老区的实际、农民的需求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这是赵亚夫不断在探索的方向。

  2002年,从镇江市人大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的赵亚夫,带着这样的思考,来到了当时镇江茅山老区最穷的戴庄,组建综合性有机农业合作社,创建了有机农业产业园区,试点生态农业,创造农业经营与农村管理“合二为一”的模式。

  一位退休的老人,到一个最穷的村庄发展有机农业,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当时的戴庄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村集体不仅一分钱没有,还倒挂了80万元债务。初到戴庄,赵亚夫并没有得到村民认可,他勾画的农村小康图景,在农民看来就是“海市蜃楼”。赵亚夫第一次办的科技讲座,只来了两个人,甚至有村民怀疑“是不是来了个推销种子的骗子”。回家后,赵亚夫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他决定要用实实在在的效益证明给农民们看。他承诺给试种的农民免费提供有机“越光”稻种苗、有机肥和技术指导,不管好坏,每亩以1200斤水稻市价保底收购。

  听过讲座的杜中志答应尝试栽种1.6亩“越光”稻。为了帮助杜中志种好稻米,赵亚夫来到戴庄,和杜中志同吃同住,帮助他栽种稻米。杜中志按照赵亚夫教的方法,精心培育,当年就收获了700余斤“越光”稻,加工出来的大米卖到了8元一斤。

  杜中志是戴庄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戴庄村第一个在赵亚夫的指导下富起来的农民。如今他承包了有机桃园,还种植有机水稻和有机草莓,年收入30多万元。

  看得见的效益,调动了农民参与有机农业的积极性,随着有机农业面积逐年扩大,一大批农户富了起来。2006年,在赵亚夫的指导下,成立了江苏省第一个综合型社区农业合作社——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并亲自担任“不拿一分钱的顾问”。当时就吸引了全村90%的农户参加。

  戴庄村总支部书记李家斌告诉记者:“通过民主程序,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了合作社理事会,农民获得合作社分红得到实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民主管理、生产经营都得到了加强。”2013年,戴庄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66万元,是10年前的5倍,富裕起来的农民盖起了小楼,买上了小车。杜中志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回来了,“没想到农业也这么赚钱,当农民也可以这么爽!”戴庄集体经济也有了发展,从负债80万元到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最让赵亚夫欣慰的是,村里的20多个贫困户在合作社帮助下过上了好日子。合作社吸收低保户张乃成为社员,帮他垫付生产成本,几年下来,张乃成不仅还清了欠款,还盖起了新房。

  让最穷的村实现真正的小康,让村里的贫困户也能富起来,让农业也能成为赚钱的产业,赵亚夫的美好愿景正在实现。而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一幅生态家园美丽乡村的图画正在戴庄初现轮廓。

  赵亚夫在种植“越光”有机水稻时,使用鲜牧草和米糠作为有机肥,达到除草目的。他推广立体农业,在桃林套种牧草,林间散养鸡、鹅、羊;在有机水稻收获前,混播红花草和黑麦草种子,收获后放牧食草畜禽,既让农民获取多元收益,又解决了土壤肥力。这使戴庄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示范核心区的4000亩土地,农田生态系统显著修复,稻田蜘蛛等有益生物数量超过了常见害虫,村庄上空能见到老鹰在盘旋。全村化肥、农药的用量比过去下降了80%,大幅度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赵亚夫制定的《2011—2015年戴庄村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丰富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同步实现农业高效、粮食安全、农民大幅度增收,使戴庄村成为一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范例。

  不计名利:只为“离农民近一点”

  记者在戴庄村委会见到赵亚夫时,他穿着格子衫、牛仔裤、脚下的蓝布胶鞋沾着泥巴。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的赵亚夫,背着一个深蓝色的双肩背包,笑眯眯地问记者:“我要去地里看看,你要不要一起转一转?”大学生村官吴世玲告诉记者:“赵老一来,准保先去地里,很少能在办公室坐下来喝口茶。”

  而那个双肩背包里是赵亚夫的“全部家当”:一个相机、一把尺子、一个记事本、一把雨伞。“走到哪背到哪,省心省力!”路上,赵亚夫拿出相机给记者展示:“这是前天我拍的照片,这片秧苗刚插上,这两天低温多雨,我得去看看。”田间地头俨然就是赵亚夫的办公室,他步伐有些缓慢,腰身有些微驼,一边拍照,一边记录。站在他身边的记者,从他的一言一行中,能明显感到他对待田里的果树、庄稼、蔬菜充满了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

  几年来,每星期赵亚夫至少要到戴庄来两三趟,农忙的时候几乎每天一趟,一年到头,风雨无阻。据估算,他一年在农村的时间超过200天,除了出差和开会等,其余的时间都花在了戴庄。

  熟悉赵亚夫的人都知道,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自己的生活一直非常简朴。在戴庄,赵亚夫每天都要在田里忙到下午1点多才去吃午饭,对于伙食也没什么要求,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就行,匆匆吃完饭又继续工作。

  赵亚夫对名利十分淡薄,对待职务升迁问题,提出唯一要求,就是“离农民近一点”。1993年,赵亚夫被选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提出了不驻会的要求,就是因为他要经常到农村去指导农民。1999年组织上推荐赵亚夫任江苏省农科院院长,但赵亚夫推辞了:“我往上升就找不到根了,我的根在农村!”

  赵亚夫有个“三不原则”: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这些年,他帮了那么多农民致富,却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凭着领先国内的农业技术,他办公司、做项目,当千万富翁都不成问题,但他从来没为自己谋求过任何私利,他亲手建立的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自己没有任何股份;面对纷至沓来的高薪聘请、技术入股、有偿挂名,他一个也没有答应。他说:“我的退休工资足够用了,钱多了我也不会花,我只想帮农民多做事。农民这样尊重你、信赖你,就是最好的报答,比金钱宝贵得多。”甚至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兴农模范”的30万元奖金,赵亚夫也以购买合作社有机大米等方式,分发给了为戴庄有机生态园建设作出贡献的人。

  赵亚夫半个世纪对“三农”事业的坚守,凝结着他和家人的奉献。在他妻子黄宝华看来,赵亚夫就是一个“住在城里的农民”。大儿子小时候无人照看,两次差点溺水而亡。后怕之余,黄宝华要赵亚夫调离农科岗位,不要尽忙着下乡,可赵亚夫反而劝妻子从市区调到乡下工作。夫妻结婚47年,唯一的一次旅游是去了一趟杭州。最让黄宝华担心的是赵亚夫的身体,“毕竟是70多岁的人了,腰腿痛病更加严重了,还有高血压。”有几次,黄宝华看到赵亚夫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黄宝华就知道赵亚夫摔跟头了,就心疼得不得了,一边给赵亚夫按摩,一边轻轻责怪,一边默默流泪。

  “作为一名老党员,有生之年我还将继续在破解‘三农’问题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努力培养新型农民,帮助他们办好合作社,尽快实现现代化,实现我和他们共同的‘乡土中国梦’!”赵亚夫动情地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