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昂的“疯牛”终于低头了
- 发布时间:2015-05-29 07:34:53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路“任性上涨”的A股终于“低头”了!在“国家队”中央汇金公司减持工行、建行股票35亿元、监管层摸底银行资金入市等“黑天鹅”翅膀的有力煽动下,看似无坚不摧的沪指昨日暴跌6.5%,创下本轮牛市以来第二大跌幅,创业板也重挫超5%,两市共有超过580只个股跌停。
两市连续4个交易日成交超两万亿,筹码如击鼓传花般快速转手。尤其是近期一路狂奔的“疯牛”,完全将监管层苦口婆心的风险喊话和监管措施频频加码不当一回事,“失蹄”重摔是迟早的事。
市场“高烧”注定不可持续
造成昨日市场方向逆转的有两大消息:一是中央汇金26日减持工行和建行A股,金额分别为16亿元和19亿元;二是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上报资金入市情况。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晨华认为,中央汇金减持银行股不一定代表监管层意图,但却说明在“国家队”眼里这些银行股现阶段已物超所值了。而银行资金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等管道进入股市早就是事实。
不过,“黑天鹅”事件对昨日股市断崖式暴跌只起到了诱发作用,做多氛围迅速烟消云散,本质上说明持续“高烧”的市场注定不可持续。“每天两万多亿成交,天天刷新全球成交记录,这肯定不会是未来股市的新常态。”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说,2007年“5·30”暴跌就起因于印花税上涨200%。而新股发行提速也变相让股市资金“失血”,下周巨无霸中国核电将领衔一批新股密集发行,预计冻结资金约8万亿,远超前几轮。
其实,细心者都能观察到躁狂股市变盘的一些征兆:很多过去对股市一窍不通的人都急着要开户炒股;而在股市里的人也是“股神”遍地,甚至卖菜的、补鞋的都在谈论股市行情;A股对于港股的溢价达到30%。接近五年高位;两市开户人数高达周均400多万。“这种现象肯定不正常。”张晨华说。此外,之前高调唱多的权威媒体近来也“急转弯”了,人民日报昨日发文,提醒资产泡沫破灭会导致旷日持久金融危机,这种口吻与前期“沪指4000点,牛市才起步”的导向已完全相反了。
“贪”字当头或许颗粒无收
沪指一日暴跌连失三城,前期涨幅巨大、融资加杠杆占比高的个股杀跌最为凶猛,如石油、煤炭、券商板块纷纷暴跌超7%。
张晨华所在的南京解放路营业部近期业务空前繁忙。“净忙着开户了,有开创业板的,有开融资融券的,开户的人都很急切,似乎晚开1小时就会少赚许多钱似的。”张晨华说,股民之间还眼红攀比,一打听你赚的比我多,是因为炒的是创业板,而且融资加杠杆了,于是也跟着开户,完全忽视了风险二字。其实,经过大半年的轮番炒作,现在股价已很贵了。虽然沪指没到6124点,但是84%的股票都比6124点时还贵。
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指出,与前辈相比,现代投资者过度关注所持有资产的年度、季度、甚至月度的估值和资本的增值,而不在意资产的持久红利以及公司内在的成长价值。而这轮A股牛市已将月度季度改成交易日和分秒必争,投资者每天忙着抢涨停板、“抓飞猪”。“投资之道,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股民最终多数人亏损就是这么来的。”南京职业投资人郎宏伟说。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暴跌发生前,不少经历过多次洗礼的老股民都纷纷减仓甚至空仓,而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逢高减持,26日两市共有25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其中南京中央商场股东江苏地华实业就在5月19日、5月25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2860万股。
风雨之后盼见慢牛“彩虹”
昨日股市被一击而溃,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8年前的“5·30”暴跌惨剧给市场投下的心理阴影。不过,虽然同样是“祸”起过度投机,但今天的市场和那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背靠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享受着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红利,一个更加法制化和市场化的A股市场,在暴跌的“风雨”过后一定会迎来和实体经济相得益彰的慢牛长牛、健康牛。
张晨华表示,牛蹄近乎失控,让监管层也处在了风口浪尖上。但是,这一次监管层的降温手段更加市场化,无论是清查融资融券违规、伞形信托违规,打击股价操纵,还是收紧券商融资杠杆,摸底银行资金入市情况,这说明管理层对于股市过度炒作造成的隐性风险早已有所警惕。
“5·30”暴跌后的几个交易日,沪指曾暴跌近20%,从4300点一口气急跌至3400点,不少个股更是暴跌达40%。很多散户都把这次调整比作“5·30”,但是问题是历史是否会重演?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急跌后,这轮牛市内在运行逻辑和中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快涨急跌是牛市的特征,短期调整恰为新资金进场提供了较好机会。但也有经济学家持不同看法,在牛市来时,用自己的钱炒股票很正常,但是一定要警惕加杠杆。当风起来的时候,猪都会飞,所以当退潮的时候,不要裸泳,否则杠杆资金踩踏风险不能小视。
“行稳致远。一个有活力的健康牛,才能成为未来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实施的温床,才能为实体经济走出低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腾飞注入正能量,才能让所有市场参与者共享理性繁荣的成果。”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说。
本报记者 吉 强 陈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