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32次降价之后 药价竟还这么高?

  • 发布时间:2015-05-27 08:32:36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滑璇

  自6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这场让药价遵循市场规律的改革早该到来,如今正式宣布,总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药价谁说了算?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原副巡视员郭剑英指出,1996年恢复管制之初,纳入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范围的药品只有200多种;10余年后,已增至2700种。其中,政府定价的约有100种,占国内已批药品总数的0.8%,“这些价格在实际交易中既不能降低,也不能提高”;而政府规定最高零售价的约有2600种,占药品总数的22%。

  在于明德看来,所谓的“0.8%”“22%”只是价格部门的“数字游戏”。“有的药,可能一年只有一个人吃,也算一种;有的药,比如阿司匹林,可能一年上千万人吃,也算一种。”于明德解释,对于消费者和药企来说,真正重要的并非政府管控的药品数量有多少,而是这些药品在市场中占有多大的份额。

  “政府定价、最高限价的药品,基本上覆盖了中国人用药需求的90%。”于明德说。价格管理部门对药品市场的干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拔地而起”的药价

  2010年5月,湖南省湘雅二医院被曝出“天价芦笋片”事件:出厂价仅15.5元的芦笋片,在医院被卖到213元,利润率达到1300%。而芦笋片加价的奥秘,就在于药企向价格主管部门虚报成本,而价格管理部门在未进行认真核查的情况下,批准了这一虚报高价。

  一旦成为单独定价药品,价格马上“拔地而起”,药企从中获利良多。于明德告诉记者,最多的前后差价可以达到几十倍。

  “可是那些价格高于同种药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药品,真的会有人买吗?”于明德的回答是:有。价格奇高的药,销路也能特别好。

  由于药品价格奇高,药企的利润空间也会奇大,可以从这些利润中拿钱对招标部门、医院、医生进行“反哺”式的行贿,招标、采购、开药都能享受“一条龙”式的服务。

  相反,如果某种药品受到高价举报后被迫降价,药企的利润空间大幅降低,医疗机构拿到的贿赂、返点、回扣等也会随之缩小。而这一连锁反应的最终结果就是药品降价后反而卖不出去了。

  自1996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经历了32次整体性的强制降价。但上述原因使32次降价均以失败而告终。

  业内观察

  药价谈判机制不够健全

  在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及医疗补助机构医疗信息咨询师吕卓远看来,中国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是药价谈判机制不够健全。吕卓远介绍,美国政府主导的联邦医疗保险、联邦医疗补助、商业医保公司等,一直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身份参与和药企的谈判。“这些机构充当患者的代言人,介入到制药公司、医院和药房间进行管理协调,核心目的在于对医疗费用进行有效管理,节省开支,增加药品收益。”吕卓远说。而这一点,正是中国缺乏的。 (据《中国新闻周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