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平谷搭建马坊物流基地新平台

  • 发布时间:2015-05-25 17:34:12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北京市平谷马坊物流基地(以下简称“马坊物流基地”)是北京市“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具有口岸与保税功能的四大物流基地之一,是北京东部发展带与京津发展走廊的重要物流节点及重要通道。北京平谷国际陆港(下称“平谷国际陆港”)位于马坊物流基地(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西与顺义临空经济区接壤,南与河北省三河市为邻,东南与天津市蓟县、东北与河北省兴隆县毗连,位于京津冀两市一省交界处),2010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批复建立,2014年11月,平谷国际陆港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和国家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平谷国际陆港是集国际中转、国际分拨、货物配送、保税仓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陆空铁联运口岸枢纽。

  功能全面产业聚集

  马坊物流基地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一期1.3平方公里已完成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功能区、电子商务区、御马坊国际物流中心区、流通总部区的功能布局,全部产业设施已启动并部分完成建设。截止2014年底,马坊物流基地累计入驻企业656家,入驻企业以商贸流通、物流信息技术研发、流通总部与电子商务型企业为主。入驻企业注册资本总计约2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5亿元,上缴税收总计约15.7万元,解决社会就业近2000人。

  “物流中国”项目

  物流业的淘宝网—京津冀区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即“物流中国”项目,为车主、货主信息发布与交易磋商提供了有效对接渠道。在国家部委、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3年京津两市政府签署的《北京市天津市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明确:加强京津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建设,推进两地电子口岸互通互联,以“物流中国”为支撑逐步实现京津综合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共建共享。并获批交通部牵头建设的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32个省级平台之一。目前,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已覆盖北京、天津、河北等约100个城市,全国企业会员数约10万家,其中京津冀区域企业会员数约5万家。平台日均信息量达30万条,日均货运量达200万吨,线下交易额达2亿元。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在整合区域社会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能效,促进绿色流通,推动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平谷国际陆港展示交易中心项目

  以口岸为依托,建设集进出口贸易、保税展示交易、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展示交易中心,为陆港进出口货物提供仓储、展示、交易、配送等一站式供应链服务体系,创新商品交易服务机制,推进内外贸易一体化,为发展口岸经济,带动区域发展,催生新兴产业,打造特色口岸提供有力保障。

  全自动立体化冷库项目

  为推进进口指定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马坊物流基地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马坊物流基地发展潜力,建设16万吨冷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备案冷库规模,吸引食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陆港集聚,为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和发展进口指定口岸、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北京平谷国际陆港食品产业科技园提供有力保障。

  京津冀电子商务园

  由普洛斯投资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集交易、仓储、配送、结算为一体的综合型电子商务园,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企业,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整体水平,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物联网北斗信息技术产业中心

  物联网北斗信息技术产业中心由北京博雅英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以科技产业、科技投资、科技孵化为内涵,建设集物流仓储、销售展示、科技研发、生产加工、信息平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商贸物流园区,吸引北斗、物联网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加速科技与物流的融合,加快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的形成。

  御马坊国际物流中心

  由中弘集团投资建设的御马坊国际物流中心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保税展销于一体,包括商务度假、会议中心、奥特莱斯等,进一步聚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构筑临港新兴产业板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马坊物流基地建设成为现代物流园做出积极贡献,为平谷区建设“生态绿谷”、“京津商谷”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给力绿色快速

  随着马坊物流基地产业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产业链的完善升级,平谷国际陆港的快速发展,马坊物流基地正在成为保障首都城市正常运行,实现以服务业带动一、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重要产业平台。

  丰富的通关模式

  企业可根据物流需要自主选择转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一种通关方式。区域通关一体化作业模式适用于企业在京津冀口岸申报的进出口货物。京津冀企业按照经营单位注册地或货物进出境地自主选择接单现场,并据此确定申报口岸。非京津冀企业在京津口岸清关的,向进出境地海关申报。允许代理报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

  便捷的服务举措

  北京海关驻平谷办事处在确保有效监管前提下,打造优质服务品牌。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确定重点企业的直接对口、固定联系人,将关员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告知重点企业,在工作中为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式服务,对企业参与通关一体化改革进行指导。海关接受24小时预约查验,保证对资质良好企业的进出口货物随时验放、监管货物及时入库和布控货物当天查验。针对天气等特殊原因,海关还可以启动查验放行应急方案。上门查验制度是根据货物的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对冷冻品、大型设备等不适宜在查验区内拆箱的货物实施上门查验。海关同检验检疫部门开展“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最大程度节约企业通关成本。此外,安排专人负责企业自律管理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各类问题,保证自律管理工作顺利推行,量身制定通关方案,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平谷办事处在北京局提出的“绿色通道”、“24小时预约服务”、“直通放行”等便捷服务措施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突破管理模式,推出多个促进通检便利的有效举措。

  针对示范区企业推出系列简化程序、便利出口的优惠措施,实现出口验放同步,使产品上架销售时间提前7到10天。另外,通过报检前、发货前的检企沟通,对报检要求、通检环节、时限需要等进行沟通指导,尽量降低企业附加成本,节约通检时间。报检后,对各个环节流程、时限要求,做到有承诺、全透明,按照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时限要求并尽量压缩。在产品合格前提下,最快7天出证,最慢21天出证,平均用时15天。对符合条件自平谷口岸入境的海运货物,选取试点企业,允许货物直接从入境口岸运输至企业仓库,进行自愿指定地点监管。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享受中关村相关政策,马坊物流基地是唯一一家正式获国务院批复,纳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物流基地,入驻基地的企业均可享受中关村政策。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享受检验检疫监管便利政策。国家级示范区内出口食品农产品原料种植场、养殖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申请备案或注册登记的,申报材料审核合格后,检验检疫机构可直接给予备案或注册登记。国家级示范区内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符合要求的,优先对外推荐获得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注册。检验检疫机构可依据企业自检自控情况和检验检疫监管情况,对国家级示范区内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给予出口检验便利措施。质检总局择优向境外推荐国家级示范区,推动进口国家或地区对来自国家级示范区的食品农产品给予通关便利等优惠措施。检验检疫机构定期对国家级示范区的企业及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并提供进口国家或地区最新的食品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咨询服务。

  拓展服务完善功能

  “十三五”期间,马坊物流基地将以服务首都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为目标,按照“口岸+平台+基地+聚集区”的发展战略,拓展服务空间,完善政策功能,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快速发展。

  服务首都的内陆海运口岸

  按照“服务北京、保障北京、便民利民”的发展宗旨,继续发挥平谷国际陆港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交界处,处于天津港与河北各港口直接腹地范围的区位优势,借助开放口岸与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的获批,加快发展内陆海运口岸的物流服务,提高口岸物流系统运行效率,成为首都的主要海运通道。

  一是加强与天津市和河北省各港口的联系,在海关、检疫部门的支持下,实现口岸直通,成为联系首都与海港的枢纽。北京市出口货物在平谷国际陆港集货,办理通关手续后运抵港口直接装船;进口货物抵港后,直接运至平谷国际陆港完成通关手续,并在马坊物流基地完成仓储、加工、展示、交易、配送等环节。节省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在保障首都城市消费,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助力天津、河北各港口业务量提升,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不断完善口岸设施,在海关、检疫、商务(口岸办)、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的支持下,建设平谷国际陆港数字口岸,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交换和联网核查,提高通关效率。

  服务首都的展示交易平台

  借助开放口岸与指定口岸获批契机,建设服务首都的食品、农产品、化妆品、红酒、艺术品等商品进出口的展示交易平台,促进展示交易产业的聚集,形成以会展促贸易,带物流的产业链条,丰富首都口岸经济体系。

  一是加快平谷国际陆港展示交易中心(一期)、全自动立体冷库等产业设施建设,力争2015年投入使用。启动基地二期用地中展示交易区建设,搭建实体交易平台。

  二是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发布、支付结算、质量追溯等虚拟平台。完善配套政策功能,提高服务能力,扩大交易量,实现物流与商贸协同发展。发展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并推动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转型升级。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最终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现货期货相促进、国内国际相贯通的,具有定价、信息发布、交易结算等诸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商贸平台。

  三是加强与天津、河北等周边地区的合作,延伸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功能,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平谷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北京平谷国际陆港食品产业科技园的相关政策,提高周边区域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设集成食品流通加工、质量检测、展示交易、口岸贸易、产地预冷等于一体的食品农产品产业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以现代服务业带动京津冀产业升级。保障首都食品供应,扩大出口,开创首都商贸流通业与周边各产业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保障首都的物流配送基地

  一是建设冷链流通中心。完成平谷国际陆港14.4万吨(二期)冷库建设,促进现代冷链物流技术、规范、标准的应用,夯实首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促进冷链物流发展,保障首都安全食品消费需求。

  二是建设流通加工中心。按照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相关要求,建设必要的加工中心,对进口肉进行切割,达到冷藏、检测、分装与配送要求,发展流通加工,提高进出口产品附加值。辐射延伸国家级出口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与平谷国际陆港食品产业科技园区相关政策,吸引食品、农产品商贸流通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加工水平,保障安全食品供应,扩大出口。

  三是建设多式联运中心。利用基地拥有内陆“无水港”与平谷地方铁路的资源优势,比邻空港的区位优势,通达多条高速公路的网络优势,完善平谷地方铁路仓库、堆场、查验、办公等设施,发展货运集装箱班列,完善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为首都产品外销,外地产品进京开辟新通道。

  四是建设城市配送中心。利用京津冀区域公共物流服务平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发展城市末端物流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城市物流运行效率,促进绿色流通。规划建设公益性物流设施,保障城市消费需求,增强城市安全应急能力。

  首都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

  一是集聚物流金融产业。搭建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吸引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企业入驻,为基地入驻企业提供存贷款、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等服务。用现代物流模式与需求推动金融创新,实现产业互动。

  二是集聚物流科技产业。充分利用中关村政策,吸引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加速科技与物流的融合,助推物流产业高端化发展。

  三是集聚流通企业总部。加快流通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完善行政服务,配套商业与商务、中介服务等功能,吸引商贸流通企业总部入驻。

  四是集聚物流配套服务产业。吸引检测、租赁、货代、报关等服务企业入驻,为物流产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链接

  发展历程

  ◆201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批复,同意在马坊物流基地建设具有口岸功能的“北京平谷国际陆港”。平谷国际陆港是天津港集团在北京地区设立的“子港”,其运营主体为北京京津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2010年3月,平谷国际陆港启动运行仪式在马坊物流基地举行。时任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王勇、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和天津市市长黄兴国等领导共同为平谷国际陆港剪彩。

  ◆2010年8月,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相继入驻马坊物流基地,平谷国际陆港业务全面展开。

  ◆2012年10月,马坊物流基地正式获国务院批准,纳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3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平谷区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马坊物流基地为该示范区的核心区。

  ◆2014年1月,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北京市科委共同批复“北京平谷国际陆港食品产业科技园”纳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体系,平谷国际陆港为该科技园的核心区。

  ◆2014年11月,平谷国际陆港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和国家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成为我国首家内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2015年1月,平谷国际陆港获批国家进口冷冻水产品指定口岸。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