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网能否走出“外资之殇”
- 发布时间:2015-05-25 09:33: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最近几年,引进外资合作或是成为外资的全资子公司的企业不在少数,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但我们更应该从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中华英才网被外资收购后“水土不服”可谓是其元气大伤的关键因素
刚刚合并了老对手赶集网的58同城,5月8日又掷出收购中华英才网的大动作。中华英才网发内部信称,出售交易从即日起完成,全部解除员工劳动合同,员工纷纷表示震惊和不接受。当天,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期间,鸿运大厦楼下出现挖人的展台,首先是中华英才网创始人张杰贤离职后创业的全职招聘公司"接老员工回家";稍后,又有51猎头的前来招聘。
中华英才网,以前人们更愿意叫它“ChinaHR”,想当年也是招聘行业响当当的牌子,一度被誉为中国认知度最高的全国性专业网络招聘企业之一。最辉煌的时候,90%的全球500强企业都使用过中华英才网的服务。
但就是这样辉煌一时的中华英才网,在经历了几番易主外资集团之后总是让人觉得所托非人,终以管理理念不同而最终在5月8日落户58同城旗下。
对赌协议埋下的隐患
中华英才网由张杰贤创办于1997年,当时员工只有5人。张杰贤凭借其人力资源行业的出身带领中华英才网在这个几乎还是空白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被认为是国内第一家网络招聘平台。随后,中华英才网经过多次融资迅速发展,在2000年至2001年之间先后获得3次融资,共计640多万美元。今日资本是其主要的投资方。
有了资金保障,中华英才网开始迅速成长。但到了2004年,创始人张杰贤突然离职,中华英才网由今日资本合伙人徐新全盘接掌。在2008年之前中华英才网曾拥有过业界最强的销售团队和最高的市场营收。
2005年,在美国招聘业巨头Monster准备收购中华英才网时,曾与中华英才网立下对赌协议:如果中华英才网的年销售额达到某个预期,Monster将在2008年以11倍的PS值(市效率估值法)全盘收购。如此高的估值,足见时任Monster CEO的Andrew McKelvey团队对中华英才网的诚意。但这一针兴奋剂注定是一把双刃剑,它意味着中华英才网根本不需要上市,资本就可以安心退出。
而如意料中的,最终在资本的压力下,“不计一切代价做大销售”成为彼时中华英才网的唯一目标。这种涸泽而渔式的业务拓展方式为日后中华英才网的健康运营埋下了隐患。不计一切代价做销售自然将营销成本极大拉高,其恶果是,一旦营销投入减少,销量便急剧下滑。
因此,当Monster入主、控制中国市场的营销投入后,惊觉自己被原来的中华英才网“忽悠”了。于是双方团队从一开始便陷入信任危机,注定了这场联姻必将以悲剧收场。
2008年,中华英才网上市失败。当年10月,Monster以1.74亿美元完成对中华英才网剩余55%股权的收购。这个节点可以说是中华英才网的拐点,这家老牌的招聘网站从此步入下坡路。
被Monster全盘掌握后,中华英才网发展迟滞。在竞争对手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逐步扭亏为盈时,中华英才网仍是Monster财报亏损的一大来源。无奈的结果是,2013年Monster低价将中华英才网出售给尚龙集团。然而,来自爱尔兰的尚龙同样无力回天。等到今年58同城宣布这笔与赶集合并后的首笔并购时,中华英才网早已跌出国内招聘第一梯队,曾经的美人已经迟暮。
道不同难相与谋
中华英才网是国内鲜有的经历过多次易主的互联网公司,从今日资本到Monster,再到爱尔兰尚龙集团,最后是58同城。每一次“易主”对于公司和品牌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伤害。更要命的是,伴随着工作人员的流动,多次报道显示,中华英才网的大肆裁员事件均引起不满,这一次同样引起了不满。
在曾在中华英才网工作8年、从一个城市经理一路做到北方区总经理,并在Monster全面接手英才网后,升任中国区销售副总裁的贺佳波看来,如果说在2013年尚龙集团接手后,英才网的没落已成必然,那么其实这一命运是早在Monster时代就被注定的。
2005年,时任Monster CEO的Andrew McKelvey一直怀揣着一个远大的理想——把Monster怪兽的旗帜插遍全球。基于此,作为进军中国的关键一步,Monster在2005年控股了正在蒸蒸日上的中华英才网,双方对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都满怀期待。但是,2007年,AndrewMcKelvey由于违反证券法规,不得不离开Monster。Sal Iannuzzi带着一支并不了解在线招聘行业的外行管理团队接管Monster,此后巨兽全球裹挟着中华英才网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对赌失败之后,中华英才网的原管理团队套现撤离,留下一个“烂摊子”。美国公司决定空降高管香港人罗秉权。或许是金融出身的罗秉权缺乏“互联网思维”,上任之后,他便开始缩减开支,但副作用是中华英才网销售的业务提成及销售费用不断被降低,大大挫伤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选择“节流”而非“开源”是一个决策的重大失误。罗秉权掌舵的中华英才网不再将大量资源对外投放。而同一时间,竞争对手们都是铆足了劲儿加大推广宣传。再加上战略模糊,罗秉权与其他管理层人员时有不和传闻,还因公司业绩有假账问题而和前CEO打起了官司等等因素,中华英才网步履维艰。
所谓“危石之下,焉有完卵?”加之母公司的全面衰落,使得并没有本土自主权的英才网注定难以幸免。Monster急于割肉止损,终在2013年,将ChinaHR再度转手。
水土不服最终难以为继
最近几年,引进外资合作或是成为外资的全资子公司的企业不在少数,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但更应该从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中华英才网的水土不服可谓是元气大伤的关键因素。
纵观整件事情的发展,首先应该引起注意的就是中外企业的体制不同。Monster作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它面对的是愤怒的投资人。所谓愤怒的投资人就是他们只有3个月的耐心。上市公司每季度发布财报,每个季度投资人都希望看到增长。因此上市公司所有的决策都以股价为出发点,难以承受不能立竿见影的投入。但在Monster全面接手中华英才网后,中国在线招聘市场已经进入高举高打的竞争时代,相比于智联招聘的高投入,Monster在中国市场则显得投入不足,也注定难有斩获。
其次,运营方式是扼住中华英才网喉咙的关键原因。Monster有很成熟的运营管理体制,但这套“官僚”体制对快速发展变化、客户需求灵活多样的中国市场却显得水土不服。
“类似网站局部改版这样的事都要层层汇报到美国总部,竞争对手用一天就能办完,我们可能一个月都做不到。”贺佳波透露。而在关键的品牌推广层面,英才网更无法与本土竞争对手相比。出于品牌全球化的考虑,Monster在中国只能使用全球统一的供应商。这本身没有问题,但这家供应商除了服务费高昂,在中国的服务团队还极不成熟、反应拖沓,于是曾经一度以反应迅速、创意丰富见称的英才网过早地进入了“老龄化”阶段。
而由于缺乏信任,一旦经营出现问题,Monster便认为是本土高管“不给力”,于是大量引进具有外资公司背景的管理人员。这就说到了导致英才网没落的第三个原因:职业经理人的困境。
一个僵化体制下的职业经理人一定是坚持次优化选择——他们所有的目标都是优化自己,对企业缺乏所有权,不敢承担责任。宁可犯大家都犯的错误,也不会坚持一件有可能极有价值的正确的事。
典型的例证是,2012年的核心技术平台改造就是个灾难,如此重要的项目,执行到一半出了问题,CTO消失,追责时连项目负责人都无法界定。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都发现了问题,但由于决策是Monster总部制定,职业经理人们都对“皇帝的新装”保持了沉默。而对打破沉默指出问题的“孩子”,引来的不过是CEO关于“不尊重技术同事的专业度”的指责。
期待焕发往日光彩
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华英才网遭受各种变革后呈现出疲态,但中华英才网18年在线招聘领域耕耘所形成品牌影响力却是最有价值也最被58同城所看重的。正如58同城CEO姚劲波在给中华英才网员工的内部信上表示,英才网的专业线员工RPO、校园招聘、IB国际业务等部门将被全部保留,核心业务团队几乎全部保留,核心产品技术骨干绝大部分被保留。
交易完成后,58同城将获得中华英才网的无形资产,如品牌、商标、资质、客户关系等。在未来的发展中,58同城将继续保持中华英才网品牌和平台的独立性,58同城将运用多年来中国互联网运营的本土经验和务实的风格,为其市场发展需求提供资金与市场推广支持,整合产品运营渠道,优化产品组合,对其进行流量输出和扶持,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越和周到的服务,提高中华英才网新团队的市场战斗力,以期早日使“中华英才网”焕发往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