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互认 启动跨境投资新渠道
- 发布时间:2015-05-25 08:29:25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证监会22日宣布,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自7月1日起实行,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
两地市场均将此视为重大利好,港股国企夜期当日晚间大涨3.26%。分析人士认为,该消息对两地市场的长远发展及短期提振作用都十分明显,但投资者的实际参与量则不可过高估计。
基金互认拓宽跨境投资渠道
两地基金互认最早提出是在2013年1月,经过两年多的漫长谈判才最终达成了共识。
根据备忘录,符合条件的内地公募基金通过简易的认可程序后,即可向香港投资者销售。反之亦然。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
按照要求,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须成立一年以上,资产规模2亿元人民币以上,在对方市场销售的规模占基金资产比重不超过50%。
据证监会公布的测算数据,截至去年底,符合互认条件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截至一季度末,内地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有850只左右。
从目前两地基金的规模总量来看,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占比并不大。目前香港晨星有1000多只基金,而内地公募基金规模已逾6万亿元。可见,此事的真正意义在于为跨境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内地公募基金有望“出海”分销到香港市场,同时国际资金也可进一步开启中国投资大门。
基金操作风格差异大
基金互认消息既出,两地市场投资者均将其视为利好,雀跃以待。
港股国企夜期上周五晚间便大涨460点,涨幅高达3.26%。内地媒体也都以“重大利好”为标题报道此事。
分析人士认为,基金互认对两地市场无疑具有深远影响,短期的提振作用也值得期待。但是香港与内地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差异较大,互认易,而真正的认同并不容易。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认为,相比之下,国内的公募基金比较灵活,配置的灵活度比较大,契约上的约定相对宽泛,基金经理在操作上也比较灵活,换手率普遍比国际市场上高。国内基金的换手率和交易频繁度比较快,也偏好一些成长的股票。
实际上,这与内地投资者的偏好有一定关系,内地基金投资者的投资周期相对更短,期望的回报也会更高一些,要求短时期内有更好的效果。
这一点显然与香港的基金投资风格有明显不同。
记者曾多次采访海外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一个最突出的区别是海外基金经理对偏股型基金的契约的理解。一位曾多年在香港执掌偏股型基金、后在国内公募基金管理QDII产品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海外市场做股票型基金,基本上基金成立后都会把股票仓位打满,“我的任务是选择有价值的好股票,不会因为市场的大幅波动而来回加减仓位,所谓做波段。如果投资者觉得市场不好,他可以选择赎回基金。”这意味着海外的基金经理大多数情况下只择股、不择时,而把择时的工作交给投资者自己来做。
已经习惯了A股基金高换手、做波段特征的内地基民,是否能够接受海外基金的这种操作模式?香港投资者能否认同A股基金对于成长股的大胆追逐?这似乎都未可知。代宏坤认为,基金互认正式开始之后,资金的流动性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虽然额度是3000亿,但到时市场的实际影响还需要视乎实际使用量。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也提出:“关于香港基金:热烈欢迎,冷静对待。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考虑是否投资。”
合资基金率先与外方股东合作
基金互认的出现,让当前市场上的QDII与QFII产品处境变得有些尴尬。
在此之前,QDII与QFII实际上是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特殊的制度安排。但是随着基金互认这种更高层次的资本开放制度的出现,对原来这两种制度显然是一种替代的关系。有消息指,未来可能会对QDII和QFII有新的规则安排。
实际上,国内公募基金已经纷纷启动了基金互认背景下新的走出去战略,合资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公司便第一时间宣布,将与外方股东启动基金互认合作。
景顺长城基金是国内首家中美合资基金公司,在内地市场经营12年时间;景顺香港作为景顺集团的亚洲机构,在大中华地区已经深耕30年。景顺集团大中华、新加坡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透露,已经看到香港投资者在购买境内A股产品方面的强大需求,将通过与景顺长城基金的合作,争取成为首批开展基金互认的机构,为香港投资者引入景顺长城基金旗下A股产品。目前景顺长城旗下共有43只开放式基金,建立了覆盖高中低风险等级的较为完善的产品线。
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黄亮也表示,南方基金对于陆港基金互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南方基金产品线齐全,相信多类产品都会受到香港本地甚至海外客户的认同。“互认业务开展初期,我们会将重点放在更符合香港投资人投资习惯的股票基金和固定收益产品,随着香港客户对于国内产品类型认知的增加,会陆续推出其他种类的产品。在香港和国内市场的投资上,我们具有较强的投资和研究优势,相信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
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
有助香港资产管理发展
新华社香港5月24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4日在其个人网志上发文表示,内地与香港落实基金互认是令人鼓舞的喜讯,这对于香港金融市场具有长远影响,对于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曾俊华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两地投资者都能够有更多的基金产品选择,对于世界各地的基金同业,只要落户香港就拥有了一个可以打入13亿人市场的黄金机会,吸引力可想而知,“这对于香港要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资产管理中心和投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曾俊华看来,香港金融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一直朝多元化和高增值方向发展,“目前的金融市场发展,与上世纪已不可以同日而语。以香港交易所为例,自从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之后,港交所的业务由原来的集中于证券交易和衍生产品市场,到近年商品期货市场亦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交量创出新高。”
曾俊华认为,金融业和本地其他传统优势产业一样,从未因已有优势而放缓发展步伐。各产业一直都不断自我更新和完善,配合国家以及亚洲的迅速发展,和环球经济形势的演变,时刻留意最新的发展机会,令香港整体经济结构持续朝着更立体、更多元的方向进发。“这种灵活多变的特质,正是香港经济能够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动力来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