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客运班车进村来

  • 发布时间:2015-05-22 06:16: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魏劲松

  农村客运和物流发展滞后,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和城乡统筹发展。2013年,湖北省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14年年底,湖北省委、省政府又启动“村村通客车”工程,提出要在全省所有的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村村通客车”工程建设有何新进展,山区的农民朋友出行更便捷了吗?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湖北襄州、老河口、当阳、枝江等地——

  山村库区不再闭塞

  “6天前村里刚开通了客车,我们再也不用搭摩托车接送孩子了!”4月15日,在远安县洋坪镇蔡家沟村委会,四五个村民正在这里等候客车,春日的阳光映照着他们的笑脸。

  一组村民段玉梅告诉记者,她9岁的孙子在15公里外的双鹿小学上学,没通客车前,靠租摩托车接送,往返一趟要花近百元。去年,孩子搭摩托车摔了一跤,到医院缝了18针。无奈之下,全家只得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现在坐客车接送孩子,往返一趟只需7块钱,不仅省钱,安全也有了保障。”

  蔡家沟村位于鄂西南,山大人稀,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取临沮小道入蜀,因山高路险在此地被吕蒙所擒。今年,县里启动了“村村通客车”工程,政府投资150万元进行了道路改造,路通了、车也通了,昔日险道变坦途。

  段玉梅是山里的养殖大户,养了120头黑山羊和10头牛。她说,村里之前也在发展种植和养殖业,但是交通不方便,以往山货卖不出去。“现在通车了,我要扩大养殖规模,要养鸡还要种香菇。”

  记者下山时已是傍晚,夕阳西下,晚霞笼罩着的山村如诗如画,一批摄影爱好者也来到了蔡家沟,不停拍照,不忍离去。“村村通客车”不仅连通了山民与外面的世界,也让外面的客人走进了村落,捕捉到了山村别样的风情。

  在当阳市淯溪镇漳河库区的廖家垭村,多年冷清的月潭河渡口也逐渐热闹起来。4月16日上午9点半,渡口边一辆通村客车正在等客。渡口的另一边,廖家垭村七八位女村民正等待渡船过河。

  “以前出去一趟要几十元钱,现在不到10块,还坐的是客车。”在廖家垭生活了几十年的吴昌英,带着儿媳过河去产检。她说,通客车以后方便多了,以前到镇上,要先找个摩托车送到渡口,花20元,再坐渡船过河搭车,又要15元,这一趟就是35元。

  隔山容易隔水难。当阳市淯溪镇是山区,吴昌英所在廖家垭村是个被漳河水库包围的半岛,如果不过河搭车,走陆路到市区或者镇上,要绕上30多公里路。

  “村村通客车”工程启动后,地理条件特殊的廖家垭村如何通客车,被摆上当阳市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调研,当阳市确立了“水陆接驳”的通车模式,并确定“要长期通”的目标。

  “为了保证开通,解决主路出行难问题,我们向省里争取了1300多万元资金。”当阳市交通局局长杨兴中介绍,目前从当阳县城到渡口所在的陈院村的26公里路面正在改造升级,同时,为了保证客车的安全开行,交通局还争取了100多万元专款改造渡口驳船。到10月,从廖家垭开往城区的客车,可以直接通过驳船过渡,村民将不再需要换乘。

  与当阳市廖家垭村村民一样,襄阳市襄州区加岗村的村民李秀莲也感受到了村村通客车给村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她说,到村里的客车一天有三四班,以后出去赶集、去看读书的孩子,她都会选择乘坐村村通客车。

  记者了解到,从4月开始,湖北省多个地市,陆续完成部分偏远村组道路的安全改造,舒适客车正在逐步代替摩的、黑的。如今,“统一着装”的农村客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停靠在醒目亮丽的候车亭,搭载着携带大包小包的乡亲们,在县城、乡镇和村庄之间往来穿梭……成为了一道道蜿蜒在美丽乡村的流动风景线。

  村村通带来村村变

  四月的荆楚,到处都是盎然生机。从江汉平原到鄂西山区,正打响着村村通客车的攻坚之战,即便是在最偏远的村庄,一条条通村公路正在改颜换貌:狭窄的路面正在拓宽,每隔几百米都会有新修的错车台,急弯或被拉直或立起了凸面镜,而沿路种植的香樟或樱花等树木,既保护了路权又美化着乡村。

  村村通客车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正成为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新契机,村村通客车,通的是美丽路、产业路和致富路。

  3月下旬,“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在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南垭村拉开序幕。一畦畦盛开的油菜花间,前来赏花、踏青、写生的游客络绎不绝。往昔平静的村庄,一夕间人气爆棚。

  从零零星星的农家乐,到连线成片的乡村游线路,依托的正是农村公路和客运网络。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介绍说,以此为开端,夷陵将在全域范围内推出6条精品休闲旅游线路,23个子活动贯穿全年。围绕这一计划,农业生产、城乡设施、生态环境等都要进行系统谋划。

  如今,夷陵区行政村已实现100%通客车,公路沿线,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已经发展到700多家,从业人数2.8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现在道路拓宽,大货车进来更方便了,也没有压价的了,大蒜价格也从1元涨到了1.6元。”说起“村村通客车工程”带来的好处,当阳市两河镇大蒜种植大户宋贵梅乐得合不拢嘴。

  两河镇党委书记欧阳澍介绍说,两河镇是湖北大蒜主产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长坂坡”品牌,但此前由于农村公路路面只有3.5米,大货车进不来,收购价一直很低。又由于班车线路没有全覆盖,边远村的一些大户和合作社,不能参加产销业者协会活动,收购方利用信息不对等而压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在一个镇内差价达到了三分之一。”

  村村通客车工程启动后,通村公路被迅速扩宽到5米,大户们和合作社也利用客运班车的便捷经常聚会,大家统一发展思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价格,全镇大蒜产业蓬勃发展,突破了亿元大关。

  村村通客车,同样让快递进村不犯愁。“要是不利用班车运输,我这个网点很难经营下去”。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邓村坪中通快递负责人王琴介绍说,她每天在坝区分部取件,然后利用江平至晓溪塔的客车将快件运送至邓村坪,再利用返程客车将每天的收件发出去,一天一趟的频率,虽然比不上城里的快递时效强,但对于大山里的老百姓来说,已实属不易。

  “他们在这里设了个快递网点,我们就能和城里人一样在网上买东西了!”邓村坪村村民吴秀枝告诉记者,网上实惠的价格为她节省了不少开支。“过去,卖家会直接告诉我,你们那里无法送货,除非把东西快递到夷陵区,你自己取货。”吴大姐摊开双手说:“自己去取,加上路费比我在镇里买还贵哩!”

  吴大姐觉得自取得不偿失,把快件送百公里外的邓村,快递公司也不情愿。“偏远乡镇快件量少,决定了开辟快递专线不现实。”王琴说,“运输成本是派件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收件数量又有限,谁赔得起?哪个愿意做赔本买卖?”

  现如今,市邮政管理局以利用运输班线资源为突破口,不仅让企业下乡进村的首要难题得到了解决,而且也带动了当地土特产“走出去”。邓村是湖北闻名遐迩的茶乡,“邓村绿茶”已然成为了当地重要品牌,很多茶农在看到快递进驻之后,开起了网店,销售方式的多元化让农民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多。

  开得通还要留得住

  “车是通了,但能不能长久,我们还是有些担心。”虽然客车通到了村头,村民们都是喜笑颜开,但不少村民内心也在敲鼓。

  “村子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客车坐一趟2块钱,一天也拉不了几个人,跑一趟还不够油钱。”不仅村民担心,运输企业也心里犯嘀咕。

  在老河口市,承担该市通村客车运营的顺通运业公司总经理田维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车司机的工资、乘客安全险和油钱一月的成本为9000元左右,而每车平均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一辆车一个月就亏损近6000元。“即便算上国家的燃油补贴,公司也采取了长短线搭配的方法安排运力,测算下来运营仍是亏损。”

  怎么办?公用事业的亏损,不能转嫁到企业头上。在推进村村通客车的过程中,湖北省各地市政府最先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也展开了各种途径探索,确保客车开得通,还要留得住。

  湖北省交通厅厅长尤习贵介绍,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底全省实现村村通客车目标后,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客运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地党委政府也将村村通客车工作列入今年的“1号工程”来抓,全面安排部署,迅速行动,全省上下形成了以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交通部门主动作为,各部门协调联动,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省交通运输厅选择了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经济状况、不同交通基础的7个县市进行试点,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村村通客车经验。

  “村村通客车成败的关键是资金和建立运管长效机制。”尤习贵说,全省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共建、积极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方式,广泛吸纳民营资本和社会投入的办法,共同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今年,共筹措引导资金27.5亿元用于村村通客车工程。省级财政筹措3亿元,省直有关部门从正在实施的涉农项目资金中整合筹措24.5亿元,其中省交通运输厅筹措10亿元,省农业、国土、水利、住建、环保、林业、人社等省直部门共计筹措14.5亿元。省直每个工作组筹资10万元以上。

  尤习贵进一步分析,湖北村村通客车工作一直随着村村通公路工程同步推进,2013年实现村村通公路,全省大多数行政村也实现了村村通客车,此次只是少部分边远山区和库区扩宽道路,开通客运班车,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目前,各地已陆续出台方案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长远”。宜昌市市委副书记王兴於告诉记者,为破解资金难题,宜昌确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发力,社会共建、农民参与”的筹资思路,通过“向上争取一点、财政安排一点、项目捆绑一点、工作组帮扶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农民自筹一点、吸引投资一点”等“十个一点”,共筹措落实资金4.8亿元投入到此项工作。

  企业都是市场主体,亏本的事情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记者调查发现,通过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弥补企业亏损,这已经是湖北省各级政府的共识。在襄州区、老河口市、远安、当阳等地,政府负责人都表示,补贴方案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老河口市交通局局长王山宏介绍,老河口引入PPP模式,政府和企业签订合同,政府建立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油料费、人员工资、折旧、各种保险、维修等正常亏损进行补贴,在每年年初、年中分别给企业预拨40万元,以维护企业正常运转;年底按照政府制订的农村客运营运服务考核标准对企业进行考核,确定回报率,最终达到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我们的原则是政府补贴先让企业吃上定心丸,而企业通过提高服务,吸引客源挣利润。”王山宏强调说。

  “同时,要培育好市场,让客车成为老百姓出行的首选。”在襄阳、宜昌多个县市,当地政府、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做大市场来减少企业的运营亏损。记者在枝江、远安等地也看到,通过出让候车站点广告牌经营权,多地回收了候车站点建设资金。

  此外,老河口、远安等地,都在引导客运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采取长线配合短线、热线配合冷线的搭配方式,提升运营企业的积极性。而客运企业也因地制宜,对不适合开行定期班线的村落,采取预约、电话叫车等方式,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