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一个人遇到一个时代
- 发布时间:2015-05-11 08:31:06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4月27日,敬一丹60岁生日。那天,她将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19时36分,《焦点访谈》播出前2分钟,她在微信上发出两张图片,一张月色下的央视大楼,一张当月主持人值班表,配图的文字,描述着她淡然的心情:“享受着工作,进入告别倒计时。”
是的,敬一丹要退休了。她的新书《我遇到你》于今日首发。
退休后需要一个“间隔年”
退休这件事,敬一丹身边的人其实早就知道。近一两年,她一直给自己做心理暗示,碰见熟人时经常有意识地提一嘴:“我要退休了。”可最近,这件事儿被拿到桌面上,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就一个退休,怎么弄出这么大动静呢?在这件事上,我是有准备的。《焦点访谈》3位主持人排班,排到4月的时候,我主动提出4月1日《焦点访谈》21岁生日那天,我来值班。再往后排,我又主动要求在4月27日我生日这天值班。将来,我的生日可能过得多种多样,却不可能有工作中的生日了,所以我特别珍惜这种状态”。
敬一丹淡然地说:“我无意将《焦点访谈》做得有特别强烈的个人色彩,但我内心还是需要一种告别的感觉,所以我愿意以这种方式,度过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天。”
敬一丹表示,退休后,自己需要一个“间隔年”,之后再重新规划生活。“我可能有更多机会回到校园,和年轻人交流,也可能参加支教,成为一名志愿者”。
曾对电视“一点感觉也没有”
上世纪80年代,电视兴起。因为人手不够,敬一丹奉命到黑龙江电视台客串播音员。白天,她在电台的话筒前说“各位听众”;晚上到电视台对着镜头说“各位观众”。
回忆起和电视的第一次“握手”,敬一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视可真是初级阶段,拍出来黑咕隆咚的,还是直播。当时,在广播人眼里,广播是最正宗的,电视是新来的。电台看电视台,那眼光,就像国有大厂看乡镇企业。我也对电视有一种排斥,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敬一丹想回到省电台,更想通过考研的方式重回母校。可在哈尔滨,她举目四望,没一个人能告诉她考文科研究生的试题是什么样子的。没办法,她决定在压根没学过英语的情况下,壮着胆走进考场看看。
最终,这样一种看似冲动的尝试让她有了两个收获:第一,知道了自己和研究生之间的差距;第二,认识了日后的先生、华泰保险公司董事长王梓木。“我们当时在同一个考场,他是75级的,要考经济专业”。
此后,敬一丹将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学英语上。1983年第3次考研,她英语拿到66分,终于被母校录取。那一年,敬一丹28岁,已和王梓木结婚。她的研究生导师,是新中国最资深的男播音员齐越。
稍做点事就能遇到个“第一”
研究生毕业后,敬一丹留校任教,不久又被派到央视参加实践,以积累素材写播音讲义。在央视的每一天,对她来说几乎都是新鲜的、陌生的,这种生活把她心底里的那种欲望唤起来了。“我并不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人,所以一旦我的内心真正涌动起来的时候,我就特别珍视这种状态。我找到系领导,希望能调到央视”。
1988年,敬一丹正式入职央视。近30年电视职业生涯里,敬一丹赶上了很多“第一次”:1989年《经济半小时》创办,她和同事第一次尝试用两个主持人交谈的方式串连节目;1991年央视第一场“3·15”晚会,她在场边负责接听热线电话;1993年,她创办了央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栏目《一丹话题》……
1995年元旦,敬一丹加盟《焦点访谈》。“那之前,我已做了五六年电视人。经济节目观众群稳定,有一种稳重感,但它不是新闻前沿。《焦点访谈》不一样,它离尖锐的问题更近了。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一种力量叫做‘监督’,能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权利,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实实在在推进这种力量的成长。这个栏目让我有一种前沿感,似乎有摸到时代脉搏的感觉!”
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她亲历了一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遭遇战。“现在想想,这可能也是一种‘赶上了’。面对新媒体,我虽然有很多不适应,但我毕竟看到了它的生命力。假如没有这种‘后有来者’的感觉,也会很危险吧。前些年,电视人的自我感觉一直很好,没有对手、强势、第一媒体。现在,当身后出现了追赶者,大家的脚步、状态就都要调整了”。
对话
记者:作为在《焦点访谈》工作时间最长的主持人,您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敬一丹:我所说的生活方式可能更广义一点,是指一种职业状态。这种状态很难用特别精确的语言来形容,但有一点,我会下意识地让自己贴近这个栏目,比如拒绝一些娱乐性较强的节目的邀约等。生活方面也是,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公益活动时,在别人眼里,你就是《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所以必须对自己有所约束。
记者:主持人怎样才能做到即使在台下也不忘自我约束?
敬一丹:主持人不能只注重专业修养而忽略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准则。作为公众人物,主持人的确更应该自律。面对林林总总的生活细节,将这种约束变成一种习惯,这才叫自律。
记者:退休以后,还会继续关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敬一丹:我曾采访过一位乡村老师,胡大清老师。在大别山里,他每天坐着木盆到水库周边把学生接来上课,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在那个片子的结尾,我说:“我们能为大别山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当时,我的女儿王尔晴才4岁,还看不懂这句话。但25年后,她在我的书稿里看到了这个故事,主动对我说,“我和我们美丽中国的小伙伴们来了”。说这话的时候,我女儿已经加入公益支教组织美丽中国两年,成了一名职业公益人。我就想,退休以后,我的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就是和女儿还有她的小伙伴们一起,走近这些孩子们,从这些年轻人还有孩子身上获得一种力量。他们给我带来了一种相信,相信未来。(文/肖莹 原载《环球人物》)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