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坚持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并非中国版QE

  • 发布时间:2015-05-08 20:30:30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刘欢 有之炘 李云路)近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中国打出一套以定向调控为主要手段的货币政策“组合拳”,这与一些外媒认为的所谓“中国版量化宽松(QE)”有根本不同。中国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证政策的松紧适度,其目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分析人士认为,从央行已经使用的政策工具来看,保持稳健总基调不变不是不作为,而是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在把好货币总阀门的同时,采用定向调控思路,使用更为灵活的政策工具,支持薄弱环节发展,并把金融改革推向纵深。

  所谓QE,是指央行在实行低利率或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表示,目前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8.5%、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以上、信贷额度受到严格控制,银行间利率一直处在高位,中国远未达到其他国家央行因政策工具枯竭而不得不推出QE的境地。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以改革开放催动市场内生力量。而货币政策在常规操作领域依然有较大空间,中国政府将更多采用定向调控,注重精准发力。

  “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遵循年初确定的主要政策目标,主要表现为M2的增速目标等。”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尽管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灵活多样,但是政策变量始终在预定的政策目标范围内,这与欧美央行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灵之后所采取的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有本质区别。

  目前看来,中国常规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失效,央行手中还有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如再贷款、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来保证合理的流动性,维持货币和信贷的平稳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央行手中的各种流动性调节工具,足以维持合理的流动性,没有必要以直接购买新发地方债的QE手段来投放基础货币。法律也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政府提供融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过去半年,中国央行已两次降准、降息,并通过其他流动性工具投放流动性,但实际利率仍高于去年平均水平、且基础货币增速放缓。

  普遍预计,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二季度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偏松,在继续降准降息的同时,央行将创新并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流动性适度加速。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多元化的,需要统筹考虑物价、就业、增长及国际收支等目标之间的关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这种多重目标制与当前的中国转轨经济有关。”

  他认为,当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会较宽松,但会通过定向方式来限制,以保证释放出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并尽力去杠杆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专家表示,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二是继续将宏观审慎管理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三是继续探索和完善定向调控,促进融资结构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需要允许一些面临着麻烦和难题的传统行业平稳地做一些自身的调整,甚至包括有一些行业要从市场上退出;另一方面,要鼓励一些新兴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创业企业、高科技行业的发展。

  这意味着,传统行业的去杠杆化进程没有终结。中国希望通过“扭曲操作”的方式来让更多的金融资源向新兴行业集中,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市场活力的释放。

  外界普遍认为,新常态下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经济增长,考虑经济增长的新特点;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结构改革。定向调控而非过度宽松的政策,恰恰能为中国经济积聚“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动能提供保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