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求变聚力科研攻坚
- 发布时间:2015-05-01 03:31:23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文博通讯员许天颖
“吃进去的是秸秆,吐出来的是生物炭。”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全球环境基金“生物质炭与可持续土壤”项目启动会上,南京农业大学潘兴根教授团队攻关的农业废弃物热裂解生物质炭的农业应用及技术开发,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
“给我两吨半稻秸,还你一吨生物质油。”潘根兴教授与我国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处理产业界积极合作,形成了生物质炭与绿色农业网络,从产学研合作出发,初步形成了一套产业化技术体系,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都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正当时,南京农业大学实践摸索后,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组织模式:从“单人作战”走向“集团攻关”
“现有的以单一项目或课题、个人研究兴趣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模式,难以采用集团攻关优势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多年的经验让南农大副校长丁艳锋发出感叹,创建覆盖现代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团队作战,成为南农大主要的组织攻关模式。
2014年,万建民教授团队在水稻抗性育种方面合作攻关,理论研究成果入选2014年中国十大科学研究进展之首,相关科研论文发表在Nature系列杂志,而且育成的新品种有效解决了我国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等危害的难题。
团队合作的成功,更加坚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团队合作路线。凭借丰富的历史积淀,学校对现有科研团队进行梳理,在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学校统筹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团队协作组织模式,有效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81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89项,省部级项目1004项,其他纵向项目557项,横向项目1487项;获批科研经费约19.4亿元;科研项目到位经费从2009年的3.17亿元上升到2014年6.03亿元,创历史新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经费连续两年过亿元,立项数在农业院校中排名第二。
科研评价:从“知识产权”转向“成果转化”
南京农业大学的菊花课题研究在业内享有声誉,从上个世纪80年代李鸿渐先生搜集整理的近2000份菊花品种资料开始,已经快人一步。
(上接第一版)
房伟民教授从事菊花课题研究20余年,在更多的时间里思考如何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保存好的同时,着重考虑如何培育出新的品种,多年积累下来,他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专利1项、新品种权两个、省新品种鉴定两个,以第二或第三完成人获授权专利3个、新品种权10个。近两年,他的思想有了转变:新品种也要有好口碑。
2013年在南京市江宁区建立了湖熟花卉基地,占地400多亩,将学校的3000余个菊花品种搬入老百姓的视野。据江宁区统计,2014年到湖熟旅游人数达到90多万,都是菊花带来的经济效应。
自湖熟基地菊花栽培试植成功后,两年内有几十家单位主动要求引进南农培育的菊花品种。据房伟民教授介绍,现在已经跟宜兴市张渚镇建立合作关系,提供菊花栽培技术服务,每年服务费能拿到10万元,还可以凭技术入股,拿到旅游地10%~20%的门票收入。
将科研团队的兴奋点转化为创新点,学校在推行对不同科研活动实行分类评价,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协调发展。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科研评价体系,调动科研人员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完善以转让、入股、新建公司等形式转化成果的制度规范,建立激励有效、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成果孵化载体与条件建设,打通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丁艳锋说,该考核体系促进了科研导向的转变,科学研究不再唯发表SCI论文为考核标准,更注重的是科学研究对国家需求的满足和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中分类评价使学校涌现出一批产业教授,不仅能够做基础研究,更能活跃在产业舞台之上,进一步加强了高等学校在服务社会方面的功能;此外,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促进了学校科研人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一批社会影响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并成功转化,如抗褐飞虱水稻育种材料、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等的研发与转让。
合作创新:从“个体团队”迈向“大联合”
以他之长补己之短,成为南农大发展创新的重要谋略。无论是学校、院所还是企业,都有自己优势和缺陷,只有强强联合才能打造出更加高精尖的品种技术。南农大采取协同创新,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创新资源。
2010年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团队,由南农大沈其荣教授牵头,多部门、研究机构共同合作,对病死畜禽及屠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求“化废为宝”之道,终于取得成功,获多项国家专利。这项技术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面源污染问题,使企业的堆肥效率提高1倍以上。据初步统计,新技术推广企业新增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累计处理有机固体有机废弃物超过500万吨,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0.5亿亩,解决了有机肥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
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是学校另一项协同创新成果。开发的冷却肉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等技术,不仅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约50多亿元,而且让越来越多的“放心肉”摆上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而创新的现代作物生产技术,推广了宁粳系列品种及配套技术481.91万亩,占江苏省超级稻面积的70.9%,在安徽、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四川、陕西等省份推广,多地创造粳稻产量纪录,对当地籼稻改粳稻,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发挥了很好的效应。
南农大正在着手打造一批协同创新中心。目前,牵头建设的“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教育部初审认定,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牵头建设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和“现代作物生产”3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江苏省立项建设;参与建设的“食品安全与营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生猪健康养殖”3个国家级培育中心也顺利进入教育部答辩程序。南农大将继续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提升学校创新能力。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