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将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 发布时间:2015-04-22 16:22:31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陈志实昨天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自贸区对于外商投资项目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实行境外投资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境外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对内外资均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商事条例改革下的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一口受理机制、人员进出境。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范冬萍则认为,广东自贸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是第一要务
广东自贸区的第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广东省有关部门表示,优化法制环境要围绕加快形成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完善自贸试验区法制和配套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机制;发展国际仲裁、商事调解机制,构建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仲裁体系和调解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则要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一口受理、同步审批的“一站式”高效服务模式,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探索备案文件自动获取制;建立集中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探索设立法定机构,将专业性、技术性或社会参与性较强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交由法定机构承担;建立行政咨询体系。建立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要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建立企业诚信制度;以商务诚信为核心,在追溯、监管、执法、处罚、先行赔付等方面强化全流程监管;探索服务行业的管理职能由社会组织承担,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开展出口产品低碳认证;探索建立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制度创新将激发企业活力
广东自贸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对于国内和国外企业的具体意义是什么?“自贸区的设立和建设,主要要体现政府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思想。行政对企业经营的干预要大幅减少。所以自贸区的设立对于国内外企业意味着能更便利、更快捷地开展和经营业务;享受比之前保税区更优惠的政策;享受促进投资和贸易的有关税收政策优惠,围网区域内执行相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税收政策。”陈志实表示。
范冬萍则认为,广东自贸区以核心制度的创新来保证政府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社会活力。自贸区将建立的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是一项核心的制度创新,它将明确政府职能的边界,使政府能够时刻告诫自己“不该管的不要管,该管的要管好”。行政权责清单制度也将为政府主动适应自贸区市场的新变化新常态提供一个变革的导向。因此,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也就成为自贸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举措。
“广东自贸区的另一个亮点是以科技化手段和创新管理保证政府服务的高效性和行政权力运行的公正性。”范冬萍介绍,自贸区将进行的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探索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建立一口受理、同步审批的“一站式”高效服务模式,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等措施,“这不仅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国际化的服务标准,体现了政府公开透明的全方位服务,运行程序的系统规范、管理模式的便民高效,而且将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效益,确保权力行使的公平公正、依规合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负面清单统一便于推广
国务院印发的《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划分为15个门类、50个条目、122项特别管理措施,同时适用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之外领域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由广东省负责办理;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及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由广东省负责办理,备案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陈志实认为,负面清单制度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和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一个根本性变革,意在用好政府“有形之手”,管好市场“无形之手”。自贸区作为试验区,累积的经验是要为将来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基础。同时,负面清单的统一,有利于形成负面清单制度全国推广的作用,市场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因此,虽然全国四个自贸区的功能细分和定位各有不同,但是在负面清单上,统一比分别制定更有长远的好处。”(羊城晚报记者 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