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高校联合国”
- 发布时间:2015-04-20 01:31:0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绿色加黑色搭配,这是香港科技大学产学研大楼内生物医药中心实验室所有门框的典型设计风格。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王志明。作为港科大深圳研究院去年引进的首位博士后,王志明从事荧光成像研究。“深圳虚拟大学园给我们提供的各类资源,对我们的科技研究和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便利。”年青且略显腼腆的王志明向记者道出他在深圳虚拟大学园一年来的感受。
2006年中,港科大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建立深圳研究院,随即筹建科研大楼。2011年年底,这栋共七层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产学研大楼正式启用。
“在这里,我们有多个实验室,常驻专家教授有71位。”港科大深圳研究院院长李世玮教授告诉记者。
实际上,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内,港科大深圳研究院只是百花一红。“目前,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的院校已达57家,其中境内41所,境外7所,香港6所,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除了深圳,还没有一座城市能把如此多的高校旗帜聚积到一起飘扬。有人说,深圳的虚拟大学园,是名符其实的“高校联合国”。
高校“联合国”如何炼成?
在十六年前的深圳,如果说到经济的繁荣,任何一个深圳人都会无比自豪,然而一说到深圳的高校资源,就显得底气不足。原因很简单,在深圳,确实数不出几所国内外知名的高校。
“深圳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高端教育和高端科研资源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在当时的深圳,高校科研资源与经济市场的发展无法匹配。”上述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人员说。
如何破解高校科研资源的不足?深圳市创新地提出建立虚拟大学园的思路。所谓虚拟大学园,就是把境内外各类高校引至深圳,在深圳开设教育、科研和产业机构,并将这些高校机构整合为资源平台,以弥补深圳的高端技术人才教育的不足,并以高端研发、技术转移来带动深圳产业向科技型转型发展。
拿什么条件吸引高校来深圳?高校在深圳的机构性质如何划分?都成为决策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999年,深圳市政府正式开建虚拟大学园区,进驻虚拟大学园的高校机构,定为事业单位。“园区为进驻的高校机构提供办公室并配备了办公设施,办公人员基本上可以拎包入住。”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首批进驻的高校有22家。
“当年我们就带了十七个人,七八条枪到了这个地方。当时这个地方实际上还是一片海滩。”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院院长冯冠平告诉记者。
为迅速壮大规模,2003年,深圳市政府在高新区南区划拨了22.6万平方米土地,启动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清华、北大、哈工大等第一批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内建立了科研大楼,此后一共有12所院校独立建成产业化基地大楼。
相比之下,港科大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并不算早。“入园是港圳双方一拍即合水到渠成的事情。”李世玮说。如今,深圳虚拟大学园已聚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国内外57所知名院校,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成面积50万平方米。
作为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深圳虚拟大学已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科技人才基地”。
“深圳虚拟大学园本身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伟大的构想,是有世界意义的。”对于深圳这个高校“联合国”,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如是说。
逆向培养的人才有什么不同?
去年12月,港科大深圳研究院唐本忠教授“基于三键化学的高分子合成”课题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目前,该院承担科技部“973”项目的就有两项。
“近几年,港科大深圳研究院拿到的国内科研项目资金就达1.5个亿。”多年来李世玮主要从事LED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他还在佛山成立了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据介绍,在虚拟大学园区内,进驻高校建立了各种类别的实验室,形成了深圳市的科学技术公共平台。对于园区内的高校研发项目,深圳市政府提供“有竞争性”的扶持和资助,从而大大促进了这些高校的科技创新。
由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的“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ISEAT)每两年在深圳举办一次。ISEAT2013共有近700人参加,参与的代表来自近200家中外企业。至今,ISEAT已成为该领域的标杆性会议。
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虚拟大学园累计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207家,专利693项,软件著作权133项,发表各类论文562篇,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404个,其中国家级项目638项。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广东省科研单位发明专利申请前十。
而对于这些科研平台,深圳的各类人才也趋之若鹜。由于这些高校机构高度的开放性,深圳各类企业科技人才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导师,更不乏企业向这些高校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不同的是,这些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熟悉市场的技术应用,有的甚至在研发领域有了较好的成果,因而,这些属于“回炉再造”的学生,往往对导师有着更为“挑剔”的眼光。
“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园区内高校的教育创新,走出纯理论的传统教育模式。”
对此有人认为,之前的人才都是从高校到企业的输出模式,而通过企业人才到高校再造,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的。
在虚拟大学园记者看到一组数据,截至去年九月,深圳虚拟大学园累计培养各类科技人才超过21万人,其中培养博士1672名,硕士40950名,本科生46000名,订单式培训66000多名,引进实习生4000多名,博士后140名。“这还不包括一些短训人次。”
如何让科研接地气?
在港科大深圳研究院有一个常规,那就是每一名研发人员每周都有一个“顾问日”。李世玮介绍说,所谓顾问日,就是科研人员自己安排,同科技型企业进行自由对接,开展技术产业化活动。
“我自己去华为公司,这几年至少有200多次之多。”李世玮说,通过顾问日,科研机构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技术需求,同时利于把研发成果快速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而他自己主导研发的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已在香港地铁车箱得到了成功应用。据悉,自去年开始,港科大深圳研究院已开始从事技术转化工作。眼下,他们正着手把“云洲”无人船推向市场产业化。
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内,“深圳速度”“把成果快速推向市场”已成为共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在深圳就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近年深圳启动的城中村出租屋流动人口聚集区的消防应急方案及设备应用,就是根据其研究成果实施的。
而中国地质大学关于珠宝检测的技术,既为深圳培训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又为产业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服务,其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技术研究,在深圳城市地下管网和城市综合管理的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014年6月13日,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与山西红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签暑战略协议,双方围绕以红豆杉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项目为龙头,逐步对银杏等有药用植物和微生物进行细胞培养研究,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方面开展合作,助推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
在虚拟大学园建立之初,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中心人员经常带着园区内的高校“首席代表”去走访深圳企业。如今,同样是和企业对接,这种方式却悄然发生了变化。现在,管理中心带高校去和企业对接,为提高对接效率,只会选择技术专业应用对口的企业和高校进行对接,由“人走企业”细化到“专业走企业”。
如果说在人才培养上,深圳虚拟大学园呈“逆向”式教育,那么在技术推广上,实际上在深圳也呈现出企业的“反推”效应。虚拟大学园区内的高校很注重同企业的接轨,形成了良好的校企沟通机制,因而高校很容易掌握市场对于高科技术的实际需求,因而在研发方向和技术的实用性上,就容易“接地气”。另一方面,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会提出高科技术的现实需要,并把这些课题直接反映到高校,从而推动高校建立新的研发课题。“在虚拟大学园内,有很多高校的科技研发项目,都是企业等着要的”。
“研发人员老呆在办公室是没有用的。”李世玮认为,多跑企业,一是促进科研机构对市场的真正了解,二是大大提升了技术转移和实现产业化的速度。
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内,已建成多个以政府主导、院校为主体、多元化投资的孵化器群,一种“孵化研究院、孵化研究机构、孵化企业”三位一体的孵化模式正在形成。到去年,深圳虚拟大学园孵化科技企业达861家,其中上市33家。
深圳虚拟大学园这个“综合创新的生态体系”业已形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园区内一批实力强的院校已突破地域边界,形成以深圳本部为核心、以周边市县为腹地、以产业基地为载体的合作与辐射相互联动的格局。如华中科技大学在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佛山等,都建设有自己的合作基地。清华大学研究院在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地设立了办事机构。这种“外溢式”发展无疑强化了虚拟大学园内院校的跨区域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虚拟大学园的“内生式”发展优势。
“按照许勤市长的要求,我们正加强虚拟大学园的顶层设计,目前正在作新的发展规划。”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中心人员说。
图为香港理工大学深圳食品生物污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照片由港理提供。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