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收藏艺术品:别只信经验

  • 发布时间:2015-04-15 05:33:0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前不久,沸沸扬扬的《功甫帖》事件有了最新版本。收藏家颜明在他的新浪博客发表公开信称,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一致认为,该藏品作伪水平不高,并提出了几点看假的原因。《功甫帖》是2013年9月由藏家刘益谦以5037万元人民币从纽约苏富比拍得,此后便一直陷于真假之争的漩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艺术品市场逐渐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又一投资热点,艺术品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艺术品市场乱象丛生,“拍假”和“假拍”屡屡出现,假货、赝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当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混乱,是由‘鉴定之乱’引起的。”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说,而造成鉴定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品鉴定过度依赖“经验鉴定”,即凭借鉴定师的经验进行真伪判断。

  大量事实证明,“经验鉴定”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直接影响了艺术品真伪判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即便是国内最知名的鉴定大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数年前,多名顶级鉴定专家竟然为一件“金缕玉衣”开出了24亿元的评估天价,事后证明是造假者自制,以致相关银行损失5.4亿元资金。

  如何有效地遏制艺术品鉴定乱象?魏传忠认为,亟待构建一个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这一提议得到了有关专家和众多检测机构的响应。不久前,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与雅昌文化集团等29家专业检测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建立“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

  “科技鉴定为基础,专家目鉴为借鉴,将打破艺术品市场没有行业标准、专家说了算的局面。”《艺术品鉴证》杂志执行主编董大巍说。

  具体而言,鉴证一件艺术品,首先要通过现代科学检测技术来说话。比如鉴定一件唐伯虎的作品,可以先通过仪器检测,看纸和墨是否是明代时期的产品,如果检测出来是清代时期的产品,就可以直接证伪;过了科技检测这一关,专家团队才可以凭经验分析作品的风格和笔墨,判断是否是唐伯虎的作品。

  “每一幅作品,我们都会通过科技手段对多个局部的纸张纤维结构、墨水与纸的附着状态进行记录,这可以说是作品的DNA。通过科技检测的数据将会进入雅昌文化集团的数据库。”雅昌艺术家服务中心副总经理申小波告诉记者,两年来,雅昌鉴证已签约1000多位艺术家,对3万多件作品进行了鉴定。“这个数据库是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今后,只要市场上再出现其中某幅作品,只要与数据库一比对,就可以确认真假。”申小波说。

  据了解,按现行规定,当艺术品买卖发生纠纷时,无论是机构还是专家,他们的鉴定结果都不会作为证据被法庭认可。但董大巍透露,质检总局组织的鉴证体系,其鉴定结果将可以作为法庭证据,从而具备司法效力。

  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艺术品鉴定体系?魏传忠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形成质检、文化、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只有解决了‘鉴定之乱’,才能把我国艺术品市场推向‘质量时代’”。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