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领跑建筑业绿色革命
- 发布时间:2015-04-15 00:33:3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从一名桃李满天下的人民教师,转身跨入商海成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再到坐拥几家企业,成为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行业的倡导者和领跑者,徐州飞虹网架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洪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商海经历。
性格决定命运
“我祖籍是山东人,但是在徐州长大。虽然山东大汉长我这种身材的不多,但性格却是杠杠的!”身材并不高大的高洪向记者站这样介绍着自己。
“1992年我山东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徐州第一中学,也曾被别人羡慕过。”高洪笑笑说。
十年寒窗,修成正果。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八年后,高洪选择了下海经商。
对此,高洪的解释是,性格决定命运。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教师这个职业虽然神圣崇高,但是约束性太强,不自由。下海经商只能说是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对于高洪的举动,家人和朋友是十二分的不理解。
2000年,好不容易从亲戚朋友手中筹借到50万元本钱,高洪成立了钢铁贸易公司。
至今,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单生意是从酒泉钢铁公司发的货,单笔就赚了50多万元。“要知道,那时徐州最好的房子也就每平方米1200元左右啊!”高洪说,那一年,只有5个人的公司足足赚了大几百万元。
“那个时候的钢铁贸易比房地产利润高,只要有货可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高洪这样描述当时的市场热度。
面对初试牛刀的成功,高洪并没有陶醉。对市场极其敏感的他深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经营法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高洪说,近年来,他将企业由贸易型转向实业型,由实业型向创新融合型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不能满足眼前,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洞悉未来事业发展。
高洪向记者介绍,当初并购飞虹建筑是因为该公司是我国最早掌握网架技术的企业,技术成熟是钢结构网架行业的排头兵。近30年来,生产制作安装的工程有14000多座,遍布国内和世界各地。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见到的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许多人参观过的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亿万乘客都曾经过的北京西客站高架候车室,就是由飞虹建设参与生产制作并安装的。”还有上海大剧院、海南三亚凤凰机场、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看台罩棚以及众多城市的体育场馆,一座座宏伟的建筑之都有飞虹建设的印记。
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
“地震发生时,日本人会往自己家里跑,而中国人是从家里向外跑。原因是日本的房子大都是钢结构的,而我们的是混凝土结构的。两者的差别是前者不仅安全,还节能环保,后者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不仅安全系数低,还存在资源浪费严重。”
谈起钢结构,高洪兴致勃勃。他说,相比传统住宅建筑,钢结构住宅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安全,钢结构具有材料自重轻、延性好、韧性好等特点,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其墙体不承重,可以广泛地采用新型墙板、复合墙体等轻质墙体材料;便捷,住宅的钢梁、钢柱等构件以及墙板等建筑部品可大批量在工厂预制加工,实现工业化生产。现场采用机械化装配安装,使住宅建筑精度更高、品质更优。钢结构住宅施工可不受季节和地域影响,可实现大规模、快速度、高效率;环保,钢构件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且施工现场干法作业,现场施工误差小,减少粉尘噪声污染,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舒适美观,钢结构住宅的装配式围护体系,可实现优越的保温、隔热和隔声性能,显著提高住宅品质和舒适度,有效地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另外,钢结构住宅设计灵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使用室内房间。
“这是建筑业的一次革命。”高洪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建筑用钢占钢材消耗总量的50%以上,钢结构面积占到总建筑面积约40%以上,而我国目前建筑用钢量只达到22%-26%,钢结构建筑所用的钢材还不到全国钢材总产量的2%。
“在国外,购买低密度钢结构住宅就像买车一样,用户只需在图纸上挑出自己中意的那套钢结构建筑,工厂就会将该套房的构件装在集装箱内拉到施工现场,几个工人20天内就可以把房子搭起来。”
高洪说,钢结构住宅现场组装部件,不仅很少看到建筑工地常见的泥水满地的情况,而且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也少,施工时基本不受天气及季节影响,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和资金。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钢结构住宅也被称为“从流水线上走下来的住宅”。
目前,我们国家也开始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高稳定性的、节能环保的建筑是今后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下一个10年目标就是要让中国的老百姓住上更安全、更牢固、更适用的房屋。”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飞虹公司大院内驻足观看办公楼前的“奔牛”雕塑,它粗壮的身躯紧绷,低头拱腰,四蹄踏地,阳光下,奔牛粗犷的轮廓闪闪发亮,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奔突中全身充满的劲道和迸发出的一往无前的力量,正如高洪勇立绿色建筑业革命浪潮的执著和干劲。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