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产业花开春满“园”

  • 发布时间:2015-04-14 07:29:42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走进产业园区 感触工业强省脉动 ——写在“六园行纪”系列报道开篇的话

  依托产业园区,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2010年10月26日,贵州召开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强势起笔!

  201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作为加快工业强省步伐、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此后,全省各地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风生水起,成为我省“后发赶超”的先行区、“四化同步”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大窗口、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2013年10月25日,全省第二次工业发展大会强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推动贵州省工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在工业强省主战略的引领下,贵州凝聚追梦力量、唱响奋进之歌,奋力开启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2014年,我省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起步建设期”步入“快速发展期”。省级30个重点园区明确升级路径,一批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地方特色园区蓬勃发展,为支撑工业经济增长夯实基础。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产业园区实现总产值68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2%,新建标准厂房1070万平方米。其中小孟、仁怀2个园区总产值突破500亿元,20个园区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

  为此,本报编辑部策划推出“六园行纪”系列报道,选择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大龙经济开发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水月产业园区、绥阳经济开发区、金钟经济开发区等6家园区作为样本,持续不断追踪园区成长的足迹,挖掘园区成长的亮点,探究园区成长的“烦恼”,力求从中管窥我省产业园区的真实面貌,精准触摸园区发展的脉搏,广纳真知灼见,集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营造更加积极的舆论氛围,助力全省产业园区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

  小孟 工业园区

  鼓足干劲冲刺千亿级 本报记者 向永东 周清

  小孟工业园,名声在外。

  去年全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样板示范园区评选,勇夺第一。

  驱车行驶在小孟工业园区内,窗外,明媚的不仅仅是阳光,更是一个个耀眼的企业:奇瑞客车、中航工业、海信电子……一个个知名的企业安静立在宽阔的道路两旁,像一颗颗汇聚着无穷力量的种子,让人欣喜。

  2014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53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34亿元。新入园区企业2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新增13家。完成融资22.1亿元,新增就业6600人。

  今天的小孟,将成绩留在昨天,踏着春天的脚步,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小孟工业园区有着一个更大的目标:2017年,建成全省首个千亿级工业园区。

  两年,如何建成千亿级工业园区?

  小孟工业园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产业规划路径,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大数据产业、医药大健康产业布局,通过“成片推进、腾笼换鸟”的方式,助推转型发展。

  目标倒逼,一场新的战争打响,小孟工业园区整装出发。

  4月2日,小孟工业园区的安静被排队签约的村民打破。村民们乐呵呵的笑容里,传达着对小孟园区扩容的支持。

  这,将是未来小孟工业园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孟工业园区按照南拓北展和“北城南园”战略,以建设工业园区和加快城镇化建设为着力点,重点加快对已经规划的2400亩北地块和1700亩南地块进行连片开发。

  一个新的小孟工业园区正在破土而出。

  贵阳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局正在紧锣密鼓地为这片土地寻找新的“主人”。

  现在,以大数据外包服务中心、传化智能公路港为代表的大数据产业,以奇瑞客车、汽车零部件为龙头的工程机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同济堂、勤邦生物为代表的新医药和健康产业,正成为小孟工业园新的经济增长极。

  高水平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起点发展、高水准服务,将是小孟工业园未来的新注解。

  小孟之“大” 本报记者 向永东 周清

  “如果说装备制造业带领小孟工业园区书写了昨日的辉煌,那么,小孟未来的发展蓝图上,大数据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贵阳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叶国强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看作是未来拉动小孟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小孟工业园区内,风生水起的大数据企业强有力地应和着叶国强的观点。

  2014年3月,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正式落户小孟工业园区。

  算不上“宏伟”的公司内,工作人员各自忙碌着。

  “货车帮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互联网技术,正在整合升级一个万亿级市场的中国公路物流产业群。这是中国公路物流划时代的项目。”总经理助理张莹介绍。

  公司会客厅十多块屏幕上,数据以十秒的速度迅速更新。屏幕上司机姓名、货车信息、装货地、目的地、联系电话等信息一一显示。

  货车帮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帮助司机找货,帮助货主找车,降低原始物流的空驶率和趴窝率。

  “货车帮平台上每天可提供上百万吨的货物。目前平台上已经注册的有16万家货主单位和70万货车司机。”张莹说,注册数据还在飞快增加。

  张莹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业内专家估计的数据:2014年,货车帮平台为中国节省200亿元物流成本。

  离贵州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不远处是另一家正在快速崛起的大数据企业:贵阳大数据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投资公司。

  2014年10月,以呼叫中心为核心业务的贵阳大数据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投资公司正式运营。短短几个月的发展,呼叫中心500席位已经全部坐满。

  公司副总经理高静梅说:“6月,我们要坐满1000席。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完工,招聘工作也在各大高校启动。”高静梅的语气里,信心十足。

  小孟工业园内,一家家大数据企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带领着小孟工业园区驶向经济发展的新“蓝海”。

  金钟 开发区

  产城景互动新样本 本报记者 金艾

  4月3日,站在金钟经济开发区整体规划的沙盘前,开发区工委副书记陈光洲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的金钟经济开发区就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一座致富的小城,一座新兴的小城,也是一座希望的小城。”

  陈光洲兴致勃勃地给记者介绍起金钟经济开发区的成长历程:

  2011年1月1日,丹寨金钟工业园挂牌,陆续引进了喜相聚食品、九鼎钢结构等企业入驻。

  同年7月23日,丹寨金钟工业园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按照四代园区建设标准,打造以人为本、以企业为本、产城互动的“现代企业生态城”。

  2012年10月,开发区跻身贵州省“511”民营经济示范园区。

  2013年,全省开发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金钟经济开发区在全省46个百亿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1。

  2014年,在全省园区综合考评中,金钟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十个样板示范产业园区。

  经过短短4年的建设发展,金钟经济开发区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应用、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主导产业。

  以兴富祥为龙头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炼铁→铸造→机加→钣金→光机→装配→专用设备的全产业链,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目前,金钟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已落户上下游产业项目27个,建成投产23个。

  以俊建食品、黔丹硒业为代表的特色硒锌食品加工业渐成规模,带动10多万亩茶叶、辣椒和硒锌米基地建设。

  斯凯尔电子、桂荣电子、流金海拉、宏天电子、中斯龙科技等企业入园;欣紫鸿药业、新科医疗科技、碘雅医疗器械、涵龙生物科技落户,开发区逐渐形成“一个项目引进、多个项目关联”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4年,开发区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3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9.34亿元。

  然而,在丹寨人的心中还有更宏大的蓝图:十三五末,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财税收入15亿元以上,就业人数超过8万人。

  抱团起飞 本报记者 金艾

  从去年底开始,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洪富一直在忙着一桩“大事”。

  4月初,喜上眉梢的彭洪富告诉记者,大半年的忙活没有白费,一笔“大单”今年5月将花落兴富祥。据初步测算,彭洪富所说的“大单”将给公司带来上亿元的产值。

  行走在兴富祥厂区,令人心旷神怡。绿草、鲜花,树木掩映着11幢蓝白相间的厂房,“为梦想而战,打造中国‘瑞士’”、“让中国创造成为世界的标准!”,醒目的标语张贴在厂区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兴富祥的每一位员工。

  作为一家集机械装备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兴富祥一直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道路上砥砺前行。

  2011年4月,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落户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填补了贵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空白。

  去年9月,兴富祥参加“2013德国汉诺威欧洲机床展”,海内外订单纷至沓来。

  “公司产品质量优异、稳定性好,在国产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可以和国际品牌媲美。”公司副总经理边文俊很是自豪。

  落户丹寨3年多来,兴富祥以商招商引进了欧泰数控、天凌高数控、山巧数控、建轩佳数控、添辉钣金、金航铸件、大国众机等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入驻金钟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园,逐步形成“炼铁-铸造-机加-钣金-光机-装配-专用设备”的全产业链。

  “兴富祥犹如一条线,众多有关联的企业犹如珠子,相聚在丹寨,用线把一颗颗珠子串接起来,形成一条完美的项链,也就是产业集群,企业间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抱团发展,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才能把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边文俊说。

  绥阳 开发区

  “老三线”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范朝权 干江东

  “工业”这个词汇,对绥阳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早在20世纪70年代,绥阳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军工企业落户为这个传统农业地区播下了工业文明的“种子”。

  到了20世纪90年代,驻在风华镇的军工企业转型生产电冰箱等民品,同时衍生了一批民营企业,绥阳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然而好景不长,军工企业的搬迁让绥阳的工业化脚步停顿下来。

  经历十余年的沉寂,当“工业强省”战略的春风吹来时,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在绥阳激情奔涌——2012年,省级绥阳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准成立,按风华产业园、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区两园”布局,拉开了绥阳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大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拥有较好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园区规划和丰富人力资源的绥阳经济开发区,先后引进了中电投集团、中城建集团、航天风华等一批国有企业,广东肯富来、重庆高桥、宇之源太阳能、鑫大福等大批民营企业和香港旭源集团等外资企业投资兴业,中小企业更是雨后春笋般在开发区这片热土上蓬勃生长。

  201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6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0.53亿元。

  目前,绥阳经济开发区初步形成以肯富来泵业和拓特铸锻为龙头的特种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吉帮科技和郎笑笑凉茶为龙头的金银花精深加工产业园、以航天风华实业公司为龙头的军民融合产业园、以中电投绥阳化工公司为龙头的煤电锰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产业发展格局。

  “新绥阳牵手老三线,老基地重振新雄风。”绥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胡玉平介绍,开发区将围绕装备制造、金银花精深加工、大健康产业、仓储物流、电子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吸引更多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兴业。

  紧盯市场本报记者 范朝权 干江东

  4月阳光照耀,大地生机勃勃。

  绥阳经济开发区风华工业园,笔直宽敞的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道路两侧矗立着幢幢崭新的标准厂房。

  4月1日下午,高桥实业科技发展公司总装车间里一派繁忙,一台台通过质量检验的微耕机整齐地排放在车间一角,10多名工人紧张有序地打包装箱,赶在下班前将这批100台微耕机发往广西。

  正是春耕时节,高桥公司生产的微耕机等系列产品供不应求。“从2月26日大年初八复工以后,我们每天生产近200台微耕机才能满足客户需要,加班加点生产要持续到5月底。”生产部主任梁思林一边在车间里督促生产进度,一边向记者介绍企业生产情况。

  重庆高桥集团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型农机出口生产企业,2013年9月在绥阳县投资成立高桥实业科技发展公司,成为第一家入驻绥阳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企业。

  穿过园区大道,记者走进遵义肯富来泵业有限公司。机声轰鸣的加工车间,19台(套)数控车床、精密磨床、数控镗铣床等生产设备开足马力全负荷运转,各道工序的工人在岗位上全神贯注地忙碌着,一台台大型泵盖、泵体经过精密加工后将发往佛山总厂进行总装。

  2013年,全国泵业重点骨干企业——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在风华工业园区投资兴建遵义肯富来泵业公司,历时一年建成投产,作为集团泵装备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基地。该项目不仅填补了贵州大型工业泵生产的空白,更成为绥阳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的标杆企业。

  “国家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生产的大型节能环保水环真空泵等产品的订单也越来越多,每天都开足马力赶生产进度。”肯富来泵业公司生产管理人员杨道伟介绍,企业现在接到的年度生产任务是1000台(套),随着集团总部接到的订单增多,生产任务还将不断增加。

  来到园区内的遵义市凤华电器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的依然是繁忙的生产景象:顺着自动传输带,一台台预装完成的冰箱被源源不断送往总装车间,在那里完成冰箱的检测和包装。

  “厂里从大年初八复工后一直在赶订单,每个星期六都要加一天班补齐欠量,4月份的订单就有2000多台。”在产品展示厅,公司董事长罗洪丽指着五颜六色、品类齐全的冰箱向记者介绍,“花花绿绿的面板颜色,农村市场特别喜欢;有山水、鸟鱼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图案的冰箱则很受民族地区群众的欢迎。”

  眼光盯准中低端市场,开发适宜乡镇和农村家庭使用的产品,凤华冰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了自己的天地,不仅畅销省内各地,在云南、四川、重庆、河南、黑龙江、新疆均有销售点,目前接到的产品订单已排到了下半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市场哀鸿一片的情势下,高桥农机、肯富来泵业和凤华冰箱生产经营为何却不降反升?

  “眼下在我们园区生产繁忙、销售红火的企业还有很多。”对于记者的疑问,绥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胡玉平解开了其中的“奥秘”:“我们招商引资密切联系产业链条的聚集和市场需求,坚决不贪大求多,一定选择发展潜力良好、市场空间较大的企业入驻。”

  黎阳 产业园区

  转型路上“痛”与“快” 本报记者 王璐瑶

  一个小小的油封,经过改良材料和设计之后,能够保障汽车连续跑30万公里不漏油——凭借这项性能,已能将世界上所有同类产品远远甩在身后。

  “这将是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又一块金字招牌!”杨忠一语道出了他如此重视这个小物件的原因。

  从2001年为了集中平坝县的生产要素而建立的工业经济带,到今天的省级高新区,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走过了14年的发展道路,成为贵州最老牌的工业园之一。

  然而现在这家“老字号”,产业转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沉疴积弊已阻挡了前方的发展道路,下定决心、下味猛药,腾挪转型的自新之路上,“痛”过之后,便是“快”。

  痛在哪里?

  杨忠回答:“名不副实。”

  在名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园区内,集聚着227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仅有6家,比例微小。

  “园区建设得早,刚起步的时候,定位和规划都比较模糊,所以只要有企业愿意,只要有产值、有税收,能解决就业,我们统统都引了进来。”杨忠说。

  “饥渴”般的轮番招商之后,才发现,其实很多企业生命力并不强,结果反倒成了整个园区转型升级中最痛的“瘤子”。

  产业转型升级成了唯一出路。

  快在哪里?

  杨忠回答:“外借力,练内功。”

  安顺市委市政府将夏云工业园、羊昌工业园和乐平工业园统筹进高新区后,在92.1平方公里的大舞台上,产业资源全面发力,大展拳脚。

  杨忠粗略算了一笔账,近几年,园区因为产业定位不符、企业体量小、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原因,婉拒了大概30亿元的投资入驻。

  心里虽然有点痛,但却觉得值得:“既然决定了转型升级之路走到底,那么进来的企业,必须是个头大,或者是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

  去年,园区得知贵州联鑫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制新型油封,产品市场前景可观,于是发动一切力量将其留住。该企业于2014年7月19日入驻,两个月后生产出第一个产品,随即引来国内外众多汽车制造商趋之若鹜。这一举措,正是“外借力”的漂亮一招。

  与此同时,在园区内部,铺天盖地的小企业是“内练功”的雄厚基础。

  “小企业灵活性高,‘船小好调头’。”杨忠介绍,园区正引导和扶持现有企业向高新技术方面升级,“通过技改,已有100多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更迭风起云涌,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转型之路只能往前,不能退后。进退之间,更像在打一场悬崖上的战役。

  “未来园区的理想蓝图是什么样?”记者问。

  “在前,有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在后,有较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最终能够成为国家级的高新区。”杨忠回答。

  经营服务 本报记者 刘力维

  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各类中小企业聚集。有一家企业显得很特别,它的“产品”不是别的,是服务。

  从租赁厂房、代办手续到厂房设计、施工,企业人员招聘、培训等,只要入驻项目有需求,几乎能都在这里找到相应的服务。

  带着好奇与疑问,近日,记者走进园区,深入这家企业一探究竟。

  公司门头正中的“夏云工业园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十三个红色大字尤为显眼,整个服务中心四层楼,主要服务机构位于一层大厅。

  走进服务中心,一楼大厅正对着的墙上挂有一面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园区内各家企业发布的用工需求。进门右侧,设置了人力资源、代办事务、信息服务、创业辅导几大类窗口,分工细致,井然有序。

  在人力资源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不仅发布企业的招聘信息,同时也发布求职者的人才信息,提供给企业参考,海量信息每周更新一次,提高了招聘效率,有利于人员流动。

  “服务中心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说来话长。”中心负责人王作亨谈起了创办这样一家服务公司的缘由。最初,贵州亨泰投资公司、安顺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在园区修建标准厂房,为了让租赁厂房的中小企业能尽快落地,2012年3月与安顺聚源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该服务中心。

  随着入驻园区企业增多,需求不断拓展,服务中心的功能也在跟进完善,辐射范围扩大,成立至今共引进入孵企业26家,为企业推荐人才6000余人次,成功就业1800余人,同时为园区内10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我们通过搭建起服务平台,能让企业更顺利地在园区落地,最大限度地服务好企业建设、生产各环节。”王作亨表示,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样的契机,把前方的服务中心和后方建设标准厂房相结合,变身为园区中小企业的明星孵化器。

  夏云工业园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伴随着整个园区的逐渐转型也在经历着蜕变。王作亨表示,未来将按照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形态的服务。

  大龙 开发区

  循环发展好戏连台 本报记者 向永东 周清

  4月,大龙经济开发区在浓浓的春意里,绽放着耀眼的美丽。天,蓝得清澈,云,白得透彻。随处可见的山茶,绚烂开放。春的气息,四处弥漫。

  “转型发展,让大龙人看见了久违的蓝天白云。”大龙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明说,在大龙人眼里,这样的景色别具意义,格外美丽。

  干净的城市、清新的空气、如诗如画的春色······多年前那个灰蒙蒙的大龙已经脱胎换骨。

  1999年,大龙经济开发区成立。在15年多的发展历程中,令人刮目相看的却是近些年。

  2009年9月,大龙北部工业园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大龙开发区正式踏上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5年间,大龙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和落后产能,推动现有企业上档提速,精彩“转身”。

  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项目,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步步推动大龙转型发展。

  如今,大龙开发区已形成能源、冶炼、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成为铜仁市重要的财税增长源之一和黔东物流中心。

  2014年,大龙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8.8亿元。

  最让大龙人引以为傲的是:这一年,大龙成功迈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是贵州唯一入选者。

  这,是对大龙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极大鼓舞。

  园区内,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形成。

  大龙电厂产生的蒸气成为红星、汇成等化工企业的动力,电厂的尾气二氧化硫变成了红星、汇成的能源。每年可节约燃煤40余万吨,实现尾气回收利用、原矿利用、热电联产。

  锰钡结合,大龙红星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精细碳酸钡生产基地。

  大龙经济开发区内,循环经济好戏连连、精彩不断。

  贵州银星集团在国内率先实现汞锑分离。

  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重金属回收处置、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走在世界前列。

  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部分技术、工艺已经处于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发展循环经济,让多年前黑白相间的大龙焕然一新。

  转型升级,大龙经济开发区正在“绿色崛起”。

  力争2015年建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20年建成千亿级开发区;2032年建成一座30万人口的工业新城,成为黔东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奋进大龙,发展蓝图正在绘就。

  大龙之“绿”本报记者 向永东 周清

  明媚的阳光洒在碧绿的氵舞阳河上,绿意悠然。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透出勃勃生机。

  花园式的厂房,优美的环境,让人无法将其与化工厂联系起来。

  “这都得益于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龙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黎滨江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电厂发电时产生的蒸汽为我们的生产提供了动力。”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海滨指着公司旁边的大龙电厂,向记者介绍他们公司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再利用电厂发电燃烧煤产生的硫废气与含锰溶液反应,在得到新产品硫酸锰的同时,又消除了电厂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硫。目前我们每小时能处理蒸汽30万立方米,每小时脱硫2.4吨。”

  硫酸锰还只是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初级”产品,其核心产品是用专利技术精制成的高纯硫酸锰以及四氧化三锰。

  这一相关技术,让汇成公司站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纯硫酸锰供应商。

  “就在半个小时前,一日本客商参观了企业,很满意,表示要跟我们合作。”曾海滨告诉记者,汇成公司的产品已走出国门。

  汇成的生产车间内,废渣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

  “废渣可以卖到附近的水泥厂,作为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材料。”曾海滨说,废渣是公司的另一笔“财富”。

  2013年落户开发区的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以重金属废料、废水为原料,提取金属产品的公司。“公司每天能回收利用38.7吨废水,每年能回收利用含汞危险固废物5.6万吨,经济价值在15亿元以上。”负责企业生产的周钟告诉记者。

  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内,绿草依依、常青绿植在春风中摇曳。依山而建的公司,在群山绿色的怀抱中更显悠然出尘。

  采访结束,再次凝视大龙经济开发区,那一抹绿,分外耀眼。

  水月 产业园区

  播撒绿色发展种子 本报记者 刘力维

  从因煤而兴,到碧水蓝天,六盘水水月产业园区发展正经历一条“壮士断腕”般的转型蜕变之路。

  4月的六盘水,天空湛蓝,生机盎然。曾依托煤、钢、建材资源而蓬勃兴起的水月产业园看上去有些平静,曾经的浓浓黑烟已经很难寻到踪迹。

  如今,这里重新播下绿色产业的种子,实践探索着转型之路,并开始遍地生花。

  5年前,水月工业园区成立,依托首钢水钢公司发展下游产业;2012年4月水月产业园区管委会正式挂牌;2013年12月园区被评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2月被国家工信部批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涉煤企业的兴盛时代,园区的经济提速显而易见。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逐渐低迷,园区内几十家涉煤企业逐步退出,去年,园内两家规模较大的长钢、长风焦化厂关闭拆除生产线。

  这并没有让水月产业园绝望,一条路走不通,就换个方向,“调头转型”是时候了。

  产业单一,园区经历的这种“痛”,可以说是整个城市因煤而生,因煤而竭的“痛”。

  阵痛过后,看清“短板”,把握优势,水月产业园区将重振旗鼓,把转型之路付诸实践,绿色发展“退二进三”是重新出发的目标和力量。

  按照“整合、融合、聚合、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水月产业园区将一期已有的41.79平方公里核心面积正逐步拓展到总规划的75.64平方公里,划分为核心区、临空经济区、月照养生谷三大板块,将大市场、大物流、大健康、大数据作为产业布局,贯穿其中。

  截至目前,水月园区项目共95个,核心区域内引进小型、环保型电子、物流、商贸等产业,将建立呼叫产业园和汽车物流园,依靠优良的交通区位优势,主攻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和城市物流链的发展。

  依托月照机场,规划建立临空经济区达10平方公里,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及冷藏产业。3月我省在北京举行的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月照养生谷作为六盘水市6个签约项目之一,已累计完成上亿元投资,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未来将打造为集养生、养老、休闲避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

  2014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1亿元;2015年,园区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338亿元。

  艰难选择 本报记者 王璐瑶

  地面上到处散落着黑色的焦炭碎渣,四周一片寂静。

  当林宝清再次踏进这片废弃工厂时,眼睛里闪动着一丝复杂的感情。

  林宝清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他过去的故事,以及现在的选择。于是4月2日早晨8时,他决定带领记者来到长钢焦化厂。

  穿过昔日的办公大楼,记者看到,前方场地空旷而荒凉,只有熄焦塔冰冷地耸立着,外表斑驳。塔下堆放着许多砖瓦,废旧,杂乱。

  “这里原来是一座很大的炼焦炉,从当初建厂开炉到关闭,整整10年时间,炉子里面的火从来没有熄灭过。”回忆起当时的生产盛况,林宝清有些怀念:“最忙碌的时候,有200多个工人同时干活,焦炭一出炉,整片天都被映红了。”

  曾经的长钢,是六盘水市钟山区规模最大的焦化厂,辉煌一时。

  2003年,福建商人林宝清投资6000万元,在如今的水月产业园区建设了焦化厂,为附近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提供下游产品。

  前几年,长钢效益不错。但好景不长。资源型粗放经济长期高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使得2007年起,国家痛定思痛,要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林宝清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对长钢实施技术改造,至少需要再投入数千万元。

  “产业发展潜力好,投多少钱进去都无所谓。关键从2008年开始,焦炭市场也不景气了。”他说。

  严格的产业政策,低迷的市场,成为勒住包括长钢在内的六盘水市所有焦化厂运行的紧箍咒。

  就在林宝清茫然不知所措时,地方政府为他做了第一步选择。2012年,六盘水市将水月产业园区纳入城市拓展区,整体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园区内的几十家涉煤企业被要求逐步“退二进三”,或关闭,或转型。

  2014年3月,长钢炼焦炉里燃烧了10年的焰火被浇灭了。推倒炉子,拖出设备,该企业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闭那一天,林宝清走出工厂大门,望向天空,发现原来头顶上的蓝天白云变得清澈多了。

  那么下一步的转型,该何去何从?这一次,选择权却把握在自己手中。

  此时的园区,正一方面明确产业规划定位,一方面积极为关闭的企业出谋划策。前方道路上的迷雾,渐渐被拨清。

  “我正等待出手的最好时机。”林宝清告诉记者:“我再观望一下当地的发展方向,希望进军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特色产业。”

  挥别昨天,林宝清来到十字路口。向左,或者向右,都是前行。反正他绝不会回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