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坎儿井:绿洲血脉

  • 发布时间:2015-04-14 00:31:4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吐鲁番市原种场,70岁的老人阿尔西丁·力提甫讲述着自己56年掏捞坎儿井的历史(4月2日摄)。他说,坎儿井流淌的是他们的血液,如果干了,他们就死了。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也是全国陆地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在这片富饶的绿洲下面,有着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三大工程之一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坎儿井里流淌着的涓涓细流养育着这片沃土,也滋润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

  坎儿井在我国集中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其产生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是新疆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古老的坎儿井是由若干个竖井、地下暗渠以及地面明渠和“涝坝”组成,当地老百姓会巧妙利用山的坡度,凿竖井、通暗渠,在荒坡戈壁上,引水在暗渠中奔流,到达绿洲盆地则流入明渠,供老百姓汲取饮用及灌溉桑田。在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的吐鲁番盆地,每到冬闲季节,当地农民就会自发对坎儿井掏捞清淤,以保证来年的出水量。

  作为丝绸之路上少数还在延续利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疆吐鲁番盆地1108条坎儿井中,仅剩下278条有水。为了保护这一“地下长城”,在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下,从2009年底开始,新疆坎儿井维修工程率先在吐鲁番地区启动实施。至今,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保护加固工程共完成四期,累计投入资金4500万元,已加固维修108条坎儿井,四期维修工程累计维修加固暗渠约18千米、掏捞清淤约600千米、加固竖井口1万余个,遗址本体得到妥善保护,最大限度遏制了坎儿井的消亡速度,确保坎儿井的有效遗存。

  眼下,吐鲁番大地刚刚完成“开墩”(开墩是指将埋入地下越冬的葡萄藤重新挖出来),再过几个月,当这片大地再次披上绿装的时候,一条条重新焕发活力的坎儿井、一眼眼潺潺甘泉,孕育出一片片葱茏茂盛的葡萄田。在“火洲”的一年四季里,坎儿井正在用它的清冽与甘甜滋润着这里的土地、滋润着这里的人。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