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补齐花生产业三大短板院企互补融合成就未来

  • 发布时间:2015-04-13 14:4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我国是花生生产和消费大国。据统计,仅花生油的消费量就达到全球消费总量的50%,占据半壁江山。然而,传统的花生热榨法制油方式导致的损失惊人:饼粕残油高达8%,也就是说每年损失29.7万吨的花生油,相当于280万亩花生产量。同时,副产品花生饼粕因蛋白变性仅能用做饲料……如何走出当前花生产业“损耗大、附加值低”的窘境?历经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企业等多方联手、多领域融合的实践表明——

  我国老百姓有喜食花生产品的传统饮食习惯。花生油、花生酥、花生酱……所食花生产品种类多样。世界粮农组织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花生的产量、贸易及花生油消费量均居全球第一,其中,花生产量41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0.7%;贸易量268万吨,占全球总贸易量的19.8%;花生油消费量553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9.4%。“然而,花生生产大国并不等于花生加工强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研副所长、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强说。

  制约短板

  制油技术落后、饼粕利用率低及蛋白深加工不足阻碍产业升级

  王强分析,花生制油工艺技术与装备落后、饼粕综合利用率低、蛋白深加工程度不足,是制约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的三大短板。

  长久以来,我国花生油加工多采用传统的高温压榨法。记者了解到,采用这种高温压榨的制油方式导致的损失惊人:饼粕残油高达8%。据估算,每年损失29.7万吨的花生油,相当于280万亩花生产量。除了严重损失外,采用这种高温榨油方式,还可导致所加工的产品营养损失重,酸值与过氧化值高,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王强介绍,花生饼粕综合利用率低也是困扰业界的难点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榨花生油加工得到高温花生粕297万吨,由于高温导致花生粕蛋白质发生变性,只能用作饲料。与早已在肉制品、焙烤食品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加工技术成熟的大豆蛋白相比,花生饼粕开发深度不够,资源利用率低。“迫切需要加强饼粕综合利用,拓宽其食品工业应用领域。”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此外,花生蛋白深加工程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也是花生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花生是我国粮油资源中为数不多的从产量、消费量及加工水平上均占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王强说,要解决花生产业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就要沉下心来把花生这一中国的特色农产品研究透,并进行多领域融合,让科研成果实实在在“落地”,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吃到更好、更健康的花生产品。

  步步深入

  从花生特性到功能性产品研发层层递进

  实现花生蛋白的高值化利用:功能性花生短肽制备技术使功能性花生短肽产品附加值较花生蛋白粉提高了35倍;浓缩蛋白制备与改性技术:突破了长期以来花生蛋白不能用于肉制品加工的技术瓶颈;突破现有榨油工艺:从高温压榨变身为低温压榨;完成科研成果“落地”:相关成果已在全国9家企业转让应用,并建立国内最大的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蛋白联产生产线……

  10年来,王强带领他的研发团队一步步深耕着花生产业,补齐了花生制油工艺技术与装备落后、饼粕综合利用率低、蛋白深加工程度不足这三大产业发展短板。

  记者了解到,2015年1月9日,“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制”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被国科网评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王强早在10多年前就将研究定为从花生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领域起步。2012年8月,在北京国际谷物科技大会上,王强被授予2012年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最高学术奖。这充分表明我国在特色优势粮油资源花生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走在国际前列。

  领域融合

  多方优势互补向产业更深层次延伸

  “技术要‘落地’,契合市场需求且有未来产业延伸的空间,不仅需要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多领域融合也必不可少。这不仅是花生产业,更是未来我国食品行业科研创新的发展方向。”王强深有感触地说。

  “低温油——蛋白——短肽”的三大创新,让花生产业的升级成为可能,也让企业因参与融合创新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从2009年开始,“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制”项目成果与山东高唐蓝山集团、河南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融合,并成功转化应用。

  全国最大低温压榨花生油与蛋白联产企业山东高唐蓝山集团总经理助理穆洪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之所以从2005年开始,就积极参与低温压榨花生油与蛋白联产项目的试应用,主要由于其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和提升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双重优势。与热榨花生油的工艺不同,冷榨油增加了脱皮工序,并在原料方面采用分级花生米,减少花生感染黄曲霉毒素的几率。同时冷榨工艺产出的副产品花生饼粕因保持了蛋白性状也可应用于面粉、火腿肠等食品中,价格在每吨七八千元。如今,虽然冷榨花生油的价格高出热榨油20%以上,但在市场上正逐渐为消费者所认可。

  穆洪静十分认可这种边摸索边生产的院企融合的研发模式。她表示,以往研发与生产衔接不好,就在于科研院所的“小试”不等于企业生产中的“大试”。科技成果往往需要在大试中定下工艺参数。“蓝山十分愿意能与王强的创新团队将这一项目延伸下去,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的花生产品。”穆洪静说。

  国内最大花生油加工企业鲁花集团也开始尝试采用低温压榨花生油制备技术与装备进行试生产,并加以推广。据了解,鲁花集团拟与项目组合作,用2—3年时间,将该技术在山东、湖北、河北、江苏等其下属的花生加工企业实施。

  “多领域融合”在王强的这一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记者了解到,亚临界萃取装备目前已在提取高端植物精油、中药材等多个领域加以应用。而这一高新设备也为冷榨花生油项目所融合。主要负责项目中亚临界萃取装备研发的河南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祁鲲介绍,企业25年来在亚临界萃取装备研发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亚临界萃取装备在花生冷榨油领域的融合应用,则是更深层次的延展,更是顺势而为。”祁鲲说。

  技术“嫁接”是这一项目“落地”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农机院油脂装备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胡淑珍告诉记者,加工出优质花生油和蛋白,好工艺必不可少,但工艺需要设备来实现工业化。在与王强创新团队的多次沟通中,凭借多年来对特种油料作物加工设备的创新经验,胡淑珍将具有温升小、不打滑等优点的双螺杆技术,“嫁接”在低温压榨制油设备中。“立足优势,发挥特长,强强联手合作有利于食品行业未来的研发创新。”胡淑珍说。本报记者王薇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