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广州82座“烂尾楼”目前九成已经盘活

  • 发布时间:2015-04-11 09:35: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杨进 袁国客  责任编辑:罗伯特

  烂尾楼曾是城市伤疤 一度达82座 专项小组一案一策强力整治助其重获新生

  丛生的荒草中,16条巨大罗马柱环绕的豪华办公楼;黄金地段上的现代化智能写字楼立项10多年,还只是停留在图纸上,现场仍是积满泥水的工地……

  和国内很多城市一样,在上世纪90年代广州不少商业开发项目因资金链断裂等原因,陷入停顿,成为一栋栋长满青苔的“烂尾楼”,在繁华的闹市中心,犹如一道刺眼的“疮疤”。

  解决烂尾楼问题,治愈城市伤疤,成为广州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重点民生工程。市领导亲自挂帅,两次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处置“烂尾楼”,在尊重历史、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分批逐个解开死结。广州82座“烂尾楼”目前九成已经盘活,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成因:

  资金链断裂

  是烂尾共性

  据一位城建人士介绍,当时大批境外商人看好广州的前景前来投资,一些本地投资商也瞄准发展机遇,纷纷购置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广州迎来了房地产开发热潮,“有些开发商没有资金实力,想借项目融资甚至空手套白狼,资金链断裂是这些楼盘烂尾的一个共性。”

  记者了解到,从化温泉山庄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售,1996年曾首创“买别墅送洋房”,当时别墅报价约5000元/平方米,后销售不理想,投资方撤资随后烂尾;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现名为广州中石化大厦的中诚广场在外墙完成80%的玻璃幕墙后,施工单位被拖欠了数千万元工程款后停工,该楼进入“烂尾模式”。

  在海珠区昌岗路商业旺地,达镖国际商务中心在盘活之前的名字叫“港澳江南中心”,这也是一座矗立了多年的烂尾楼。1993年奠基,盖到29层时停工,随后多次易手,多次改名,到2006年再次转手后,又因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烂尾。

  有人说,每一个烂尾楼都可以拍成一部电影:有些投资人为此断送了生命,1995年,一位合作商从烂尾的港澳江南中心一跃而下,轰动一时。曾被称为“中国第一烂尾楼”的中诚广场将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拉下马,曾风光奠基不久烂尾的海联大厦也将广东省统战部原副部长徐裕年送进了监狱。每每遥望这一座座烂尾楼,不少经历者都唏嘘不已。

  影响:有些拆迁户至死也没有回迁

  2003年,刚从武汉一所高校毕业的刘莲生对刚来广州时看到的一幕城市“奇景”仍十分清晰。“一出广州火车站,在拐到环市路上,就看到一片荒草地里有一幢高大宏伟、四四方方的建筑。”“在广州工作多年后,仍看到这个神秘的房子在原地,四周用高墙围起来,像豪华的办公楼,又没有见到有人进去。”

  这些烂尾楼,曾一度成为广州“城市的疮疤”和“环境的污点”。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这些烂尾楼大多集聚在中心城区,而且身置闹市、旺地。以盘活前的万菱汇为例,正好位于天河核心商圈,正佳广场旁边,可谓黄金地段;曾被称为“中国最大烂尾楼”的中诚广场,位于天河北路与体育西路交界处,周边中信广场、市长大厦、维多利广场等皆是广州商业重地,楼价高企。

  “这些烂尾楼不仅影响周边环境和城市形象,让宝贵的经济资源被闲置浪费,更重要的是导致大量的信访个案出现,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一位业内人士坦言,楼盘烂尾,最受影响的是原来居住在此的拆迁户、购房户,导致他们长期不能回迁安置,短的10多年,长的有20多年,“有安置户甚至至死也没有回迁到新楼里,不少烂尾楼上拉起了几十米长的白布黑字的横幅,令人心痛。”

  破解:列为重点工程 多部门通力合作

  2002年,广州市政府提出“消灭烂尾楼”的目标。2003年广州市人大推出《关于尽快制定整治“烂尾楼”办法的议案》实施方案的决议中提出,将解决和预防“烂尾楼”作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市长陈建华两次对“烂尾楼”作出批示,“烂尾楼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请建委成立专责小组牵头,逐个项目分析,一案一策,加快盘活的进度。力争做到老账尽快清,新账不再欠。规范城市建设和项目管理。”“啃下‘烂尾楼’这块硬骨头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举措。”

  据广州市住建委负责人介绍,广州两次成立了广州市处置“烂尾楼”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进。“有些烂尾楼召集了10多个部门,开10多次协调会,从早开到晚是经常的事情。”一位多次参与烂尾楼盘活项目的城建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每座登记在册的烂尾楼他几乎都调研过,定好盘活方案,还要负责跟进落实,“建一座新楼容易,盘活一座旧楼很难”。

  广州市住建委负责人介绍,“烂尾楼”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企业内部原因,例如因资金链断链导致停工、因企业破产导致烂尾等,也有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例如因债务纠纷被法院查封、因规划调整难以实现经济平衡等。要解开死结,必须厘清烂尾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盘活方案。

  “每一座烂尾楼有共性,也有特性,要跳出旧思维,不能按常规出牌。”这位负责人还介绍,广州盘活烂尾楼的经验已经吸引了珠海等多个城市来“取经”,他总结,短期内盘活这些烂尾楼并非易事,“要先易后难,分批处理”,而且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

  全市一度有

  82座“烂尾楼”

  盘活了47座“烂尾楼”项目

  正佳东方国际、麓景台、京隆阁、帆影阁、侨康大厦等

  正在盘活的项目

  10个项目已进入施工或销售阶段

  海联大厦、名城商业广场等

  13个项目按程序办行政报批手续

  新濠大厦、东湖轩等

  10宗已进入司法处置执行阶段

  富都大厦已拍卖完毕

  富信广场由新债权人盘活

  ……

  通过企业重组自行盘活

  中水广场由大股东的上级公司三峡集团重组自行盘活,三峡集团同意尽快启动程序,但进展较慢。

  “这意味着,目前广州市9成以上的烂尾楼得以妥善处理或者已经盘活,实属不易。”一位城建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尚未盘活的项目属于实实在在的‘硬骨头’,存在法律关系和债权债务纠纷、项目手续不全、资料缺失及规划调整等诸多历史问题,盘活千头万绪。”广州市住建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协调规划部门主动列出集中在规划报批阶段项目的规划审批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协调各级法院加紧项目的司法处置,使项目能尽快进入行政报批和复工。

  烂尾楼去哪儿了?

  中诚广场 烂尾9年

  位于天河北路与体育西路交界处,是当年广州巨无霸写字楼在建项目,1992年动工后,不少港澳投资客疯抢,价格在当时就已经飙升到每平方米3万多港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该项目成为“中国第一烂尾楼”。据介绍,该楼债务纠纷复杂,15年间就此各类官司就打了300多场,几经易手后,最终在2006年年中,中石化集团总公司以约100亿元购入中诚广场的一栋塔楼,正式将中诚广场改名为“中石化大厦”。

  合银广场 烂尾7年

  1998年位于环市东路花园酒店旁的合银广场正式开工,命名为“大鹏国际广场”,是“广州环市路商圈首席写字楼”,吸引了大量港资进入。金融风暴来袭,开发商大鹏地产弃合银广场,接手正佳,2002年该项目最终成为“广州第二大烂尾楼”。

  香港瑞安集团曾宣布拟以13.88亿元收购合银广场,2009年1月,瑞安集团突然宣布放弃收购,合银广场盘活受挫。2009年年底, 大鹏地产筹足资金,再次让合银广场复工,正式盘活,2011年年初正式开盘,并更名为正佳东方国际广场,目前是广州正佳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

  帆影阁 烂尾7年多

  帆影阁位于海珠区滨江西路130号,原由广州市恒景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恒景公司)开发,2003年停工“烂尾”,2010年因债务纠纷部分房屋被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执行拍卖,由广州市益丞江兆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江兆公司)竞得,由其进行帆影阁的复建工作。

  此后又因被执行人恒景公司不配合,买受人江兆公司不能办理工程、水电、消防验收以及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以及档案归档等复建的相关手续,影响复建,102个购房小业主无法收楼和办理房产证,引起小业主不满上访。

  2010年,广州市建委2次召开协调会,与各参会职能部门达成一致:从保护已购房102个小业主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支持竞得者尽快完善手续后复工,因海珠区法院已明确同意以江兆公司名称办理复建报建手续,由海珠区人民法院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给相关部门办理。2010年6月12日,广州市建委和广州市调处办又一次联合召开“关于加快办理帆影阁烂尾楼复建相关工作”的会议,确定了办理复建报建手续的各个环节的协办部门和办理方式,使该问题得以最终解决。该楼盘现已经建设和验收完毕,业主已入住和办理房产证。

  西场电子城 烂尾9年

  西场电子城项目位于东风西路81号、中兴横地段,由广州市荔鸿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项目用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建筑13层,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

  1995年,建设单位开始建设工程报建。2000年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03年,因建设单位资金问题而停工,停工时完成主体建筑结构及外墙,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未完工。2011年,荔鸿公司开始理顺关系重新启动项目。2012年,经广州市处理烂尾楼专责小组协调,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对项目建筑设计进行审查。其后,广州市规划局、荔湾区建设和园林绿化局分别批复建筑设计和施工许可。现建设单位完善了申报手续,完成施工并进入预售。 (记者杨进 通讯员袁国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