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找回中国文化的自信

  • 发布时间:2015-04-10 14:31:05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孟妮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化的开放始于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特别是加入WTO组织后,伴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文化对外开放也驶入了快车道。而过去的30多年来,《国际商报》对文化对外开放的关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2006年3月17日,本报产业经济周刊刊登了题为《国际影业公司登陆中国》的文章,报道“美国华纳家庭录音与中国录音录像出版社建立历史性合作,从而,成为首家在中国境内发行DVD、VCD,并进行市场运作的国际影业公司。”

  电影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重要部分,其开放历程也是我国文化对外开放的缩影。从1994年我国首次引进美国分账大片《亡命天涯》,到2001年我国开始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美国大片,再到2012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每年增加14部I-MAX或3D电影,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一步步推开。客观地说,我国电影业是受开放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加入WTO之前,“狼来了”的担忧一度笼罩着整个电影业界。当时,中国电影年产值仅有8.9亿人民币,其中,还有5~6个亿是由进口片完成的。

  加入WTO后,中国电影业在进口片市场份额不断增大的挑战之下,开始了从低谷到复兴的艰难爬坡,十几年间,中国电影经过了各种类型片的探索,既遭遇了浮华大片的失败,也收获了主流电影的成功,从2005年的16亿元到2014年296.39亿元,中国电影票房已多年保持20%~30%的年增长率。

  据统计,在201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中,国产片票房达到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66部票房过亿影片中,国产影片36部,占比54.55%。中国电影逐渐开始找回了自信。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