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论坛”在汉举行 聚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
- 发布时间:2015-04-08 21:3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武汉4月8日电(记者 周锐)在中国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后,一场高规格的“头脑风暴”在武汉上演,与会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献计献策。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长江论坛”8日在湖北武汉东湖宾馆梅林礼堂举行。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院士徐匡迪,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湖北省省长王国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辜胜阻,国家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君文等官员出席了本次论坛。
李培林在开幕致辞时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部板块效应日益凸显。顺应这一态势加速中部崛起,需要核心板块和支点发挥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他指出,“长江论坛”将在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的同时,深入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途径,对于解读和落实国务院4月6日批复同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李鸿忠在致辞中表示,湖北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岸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中肩负重要责任。下一步,湖北省将借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东风,按照建设“文化长江、生态长江、经济长江”的思路,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湖北段新一轮开放开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在《在新常态下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主题报告中指出,城市群是近50年来大国城镇化的主要趋势。美、英、日、法等发达国家中单个巨型城市逐渐被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网络状城市群所取代。城市群之间用高效、便捷、绿色的交通相联结。
徐匡迪表示,2030年前中国城镇化的三大重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通江达海、联结东、中、西的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首先应明确其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增长极;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发展的示范区;长江黄金水道承东启西的重要纽带和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代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向与会专家领导汇报课题进展及成果。
据悉,“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是2014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启动的科研项目。一年多来,课题组通过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多地调研和分析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总报告和六个专题报告。
题为《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总报告首先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过程中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所将面临的挑战。
报告中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绘出了实现这六大定位的路线图:第一,强化区域一体化平台与基础建设,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与国家级城市群;第二,深化改革开放与参与全球分工,建设国际中心城市与国际化城市群;第三,深度创新发展与智慧化,建设世界中心城市与世界级国际化城市群。
论坛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夏杰长副院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秦尊文副院长等专家学者还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定位及对策、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宜居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与升级转型、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与对外开放等多方面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论坛总结时表示,希望在各方努力推进下,加快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中国新区域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新的增长极。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一是促进城市群产业对接合作,打造几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是要在产业合作的同时,加快推进城市群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等一体化,最终实现城市群经济一体化。
三是要优化城市群城镇体系、促进就近城镇化,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四是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优化区域合作载体。
五是要加快建立完善城市群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调机制,促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六是要加快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合作推进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