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焦作:环境“亮”了一座城

  • 发布时间:2015-04-07 03:54: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  龚金星  王汉超  责任编辑:罗伯特

  春分过后,河南焦作北部山峦生机初绽。曾经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废弃矿山遍植绿树。虽矿坑依稀,但这里已成为3000余亩山地公园和1000余亩矿山公园。

  奔腾的南水干渠水面宽阔,浩荡穿城。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唯一经市区穿越的城市,而更多的纵横河流正按照蓝图实现水系贯通。

  “半城青山半城水”,这是否还是百余年采掘后资源枯竭的煤城焦作?是否还是煤灰粉尘能没着脚踝,来几个月看不见城北是山的豫北矿场?这些记忆不远,2008年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焦作榜上有名。如今这里已是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市,正在建设一座生态宜居城。

  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说:“绿水青山好,转型攻坚难。治山、治水的基础必然是凝心聚力的大环境,是务实重干的干部作风。让行政环境为城市环境开路,为经济转型护航。”

  治山:树是“缝山针”,缝合城市生态屏障

  焦作城北就是太行余脉。一座巨大的钢针凭空高耸,横插山脊,这座雕塑的名字叫做“缝山针”。

  焦作人多么希望,能用一根如椽大针把破碎的山体缝起来,把轰然崩塌的石壁牢牢固定。既然有“定海针”,为何不能有“缝山针”,缝合起北山这扇城市天然的生态屏障?

  这似乎是一种奢望。多少年来,焦作城就是在埋药崩山的隆隆轰鸣中度过的。从上世纪80年代起,北山一带厂矿林立,放眼就是小水泥、小冶炼、小化工的烟囱钢梁。仅非法采矿点就200余个,随之衍生出的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更多达700余家。北山遍体鳞伤,采石场尘土飞扬。

  市区里衣服不能挂出去晾,人不能穿白衬衫。1999年市里二级以上空气质量一年不足20天。2004年,113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进行空气质量排名,“中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焦作赫然在列。痛定思痛,扭转“黑色印象”,焦作开始艰难转型。

  “缝山针”象征着老百姓的希望,扎在山上,更扎在人心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两年多前,时任市长的孙立坤在北山生态环境治理现场会上表明了最大决心:“北山是全城人的北山,是子孙后代的北山。要用铁的决心、铁的意志、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把山‘缝’起来!”

  两年多时间,焦作治山“层层加码”,18公里长,约4公里宽的南太行一带纳入治理规划。短短几个月间,248处非法采矿点、710处非法矿产品加工点被依法取缔,设备拆除,人员遣散。南太行安静下来,留下满山裸露的坑渣石场。

  树,是真正的“缝山针”,焦作史无前例的造林工程全面拉开。石块矿渣中,植物无土扎根,工人就系上缆绳,攀岩附壁,打孔、钉桩、挂网,把拉来的泥土固定在山崖,将裸坡平整成梯田,种上松柏;在缓坡植上草皮,铺设水管,喷播滴灌。14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30家重点企业分片造林,碑牌标示分明,管种还要包活。

  两年苦战,城北第一道山脊已成一道绿色屏障,实施废弃黏土矿、废弃采石场等地质环境治理项目32个,治理面积2.5万亩,新增林地近3000亩,各类树种16万棵。龙翔、缝山等多个森林公园彼此相连,合成一条南太行林带,环城森林体系初见雏形。

  林中步道吸引老少市民健身。树木逐渐覆盖坑洼的地表。焦作人绿化上瘾,“我们目标是全国森林城!”

  治水:水为城市聚气,水系贯通城市生态之魂

  焦作似乎不缺水。城市背靠太行,山溪汇成大河,然而河道纵横,却条条干涸见底。地下水丰富,然而随着生产发展,水位逐年下降。究其原因,焦作是一片俯瞰平原的高坡,市区南北高差百米,径流匆匆过境,掉头而去。

  为了有一片水面,焦作挖出一方700来亩的龙源湖,多年成了市民心中“城市的眼睛”。周边高楼拔地而起,小区以接近湖水为荣。可是,这样一泓湖面终究是“一潭死水”,水质可想而知。一段时间,水成了红色,只好用化学药剂处理,结果水又成了蓝色。无奈之下,政府购买市政供水,注入稀释,几天几夜,杯水车薪。即使这样,湖面还随着地下水位逐渐下降。

  防洪灌溉,地下补源,生态景观,转型发展,哪一个不需要解决水的问题?既然不缺资源,如何破解困局,不再受制于水?两年多前,焦作跳出窠臼,以更为宏观的视野,勾画出一条“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治水方略。

  引来黄河水,调节过境水,蓄足天上水,补充地下水。通过梳理河道,修建引水调蓄工程,“四廊六脉”“五库六湖”“东西湿地”等点线条块在214平方公里的城区范围纵横镶嵌。6条纵向河道,4条横向廊道循环贯通,南引黄河,北蓄降雨,西揽径流,融汇进城。

  这片坐落于“山之阳,河之阳”的土地,古称“覃怀”,是大禹带领先民治水初见功效的地方。3年内,焦作市民将在这片从来“存不住水”的城区看到150公里景观河道,1.8万亩新增水面,3500万立方米水库库容。

  经过两年努力,城市水系初步目标一一实现。黄河水通过引黄入焦干渠注入大沙河,新增引黄灌溉面积160万亩,成功应对去年夏旱。大沙河两侧已形成5.4公里长、120米宽的景观水面。灵泉湖千亩水面形成,影视湖三道水堰完工,带状湿地完成10公里主体工程……

  龙源湖已是波光粼粼,烟波浩淼。过去临水气味熏天,如今钓鱼风行,白鹭鸣叫。焦作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谢玉安说:“投入产生经济效益是眼前账,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大回报是长期账、基础账。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元素,水对焦作绿色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

  治吏:人是决定因素,风清气正聚力转型攻坚

  一组数字体现了焦作环境治理的决心。两年间,全市共关停污染企业39家,搬迁重污染企业14家,否决污染项目31个。孙立坤说,环境治理与转型攻坚同步,是摆在当前阶段的课题,任务繁重,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实现的关键在人,在干部,在大环境。“环境”是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从自身抓起。2013年年底,市委常委和正市级领导登报承诺“八个做到”,带头依法依规办事、带头抵制跑官要官、带头抵制拉票贿选、带头完成工作任务,并带头接受各方监督。

  对公职人员,提出了“五个一律”要求。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的、参与赌博的、借考察学习名义公款旅游的、上班时间打牌下棋的、上班时间到不当场所娱乐健身的“一律免职,绝不通融”。

  “精兵”伴随“简政”。去年焦作实施行政审批改革,建设工程类审批由300个工作日压缩至40个,行政审批日办量比前年增六成多。就在这一年,新登记资本总额同比增长153%。焦作被河南确定为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

  作风过硬与否,只有放进干事创业中“锻造”。在焦作急需推进的铁路、公路、能源、水利、生态等十大建设中,由班子领导责任分包,配套“一大建设、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作风硬不硬,看真抓实干。

  焦作是陈氏太极故里,太极体育中心是十大建设之一。眼看2014年9月将作为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主场馆,2013年4月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茹华接受任务,牵头负责的时候,建设进度不到30%。甘茹华带领各部门组成的班子开足马力,每周几次现场办公,最终保证如期竣工。

  焦作市委、市政府深知,抓作风如逆水行舟,就像绿水青山得来千辛万苦,一定不容许有污染企业毁掉大环境。

  去年年底,焦作纠风办用3天时间,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对全市职能部门“过堂”评议。一边是百名各界评议代表,一边是全市64个重点科室、58个市直二级机构、48个政府部门和33个公共服务行业的“一把手”。根据日常群众反映、履职尽责情况,现场打分,现场公布,最终结果通过媒体公开。

  山青、水绿、人心齐,环境是核心竞争力。太行之阳,黄河北岸,“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生态宜居城阔步走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7日09 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