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节的“新常态”

  • 发布时间:2015-04-05 07:1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符号标志。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承载着神州华夏千年的厚重历史,记录着中华民族共祖同宗的文明信息,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性情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敬畏,对家庭团圆与社会和谐的期望,无不蕴含于此。清明节不仅是东方国度人们祭奠、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血脉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因此,清明节一直以来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的高度重视。

  可以说,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杰出的文化创造,也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种标志。今天,我们过清明节,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次感悟和认同。通过扫墓、祭祀等形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体现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确保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记忆得以代代相传。当然,也正如学者葛剑雄所说,“一个传统节日过得是否有意义,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保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在追思祖先和亲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兴盛、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献身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应该在节日来临之际整修维护革命先烈、历史名人墓地陵园和相关文物、遗址,供民众祭扫参观。”

  同时,我们也要摒弃清明祭祖中的庸俗陋习,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节的“新常态”。清明节放假祭祖固然可取,它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但同一时间段内人们大量涌向墓地,令墓园人满为患,交通不胜负荷,也增加了危险的隐患。特别是在一些地方,人们拜坟、祭祖仪式中烧香、点烛、焚纸、燃放鞭炮等野外用火的陋习屡禁不止。祭扫时,不少人由于思想麻痹松懈,存在侥幸心里,未对墓地及墓地周围的杂草和凋残物等可燃物进行清理,也未开设必要的防火隔离带,便盲目进行野外祭扫用火,甚至未待香、烛、纸、炮彻底燃尽,就离开了祭奠的墓地。祭扫焚烧物带着火种,随风飘扬,很容易点燃墓地及周边的可燃物,进而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文明祭扫”,杜绝庸俗陋习,以安全、健康的方式连接多重强度和不同层次的情感纽带,搭建宽广、柔性、坚实的文化桥梁。让“文明祭扫”成为一种“新常态”,清明节将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经济网网友 攀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