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熬过职场空窗期

  • 发布时间:2015-03-29 06:06:4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生是没有真正假期的长途旅程,失去现有的工作不过是一次短暂的课间休息

  ?突如其来的失业不可预料,可以预料的是职业生涯不会因为一次波折就停滞不前

  春光三月,万物生发。有人为新一年的目标开始努力,有人却尝到了职业生涯的另一种滋味。被炒鱿鱼,对谁来说都是件难过的事情,但是度过了这段特殊时期,说不定你的职业生涯更加精彩。

  坏消息来了

  “你被解雇了。”当外国老板用英语淡淡地说出这句话时,在张女士心中激起的无异于惊雷。“我感觉是一大盆冰水从头泼到脚,浑身冻得发抖,比严寒的冬天还要冷。”发布新财年报告的第二天,张女士接到老板召见的电话。她多年担任企业高管,本以为老板找她是研究新财年工作,完全没有料到是当头一棒。“没有为什么,公司效益不好,老板业绩没完成,倒霉的是我们这些做具体工作的人。他以为换了新人业绩就能上去吗?”

  当局外人看到企业并购、公司换帅、年终报告等各种新闻时,关注的大多是这些信息传播出来的交易数额大小、新老板的姓名和曾经任职的公司,从中找出种种蛛丝马迹,以便分析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变化迹象。但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这种变化往往意味着一次内部的人士调节大地震。特别是那些高层经理人员面临的是要么追随原老板走,要么留下跟着新老板的纠结。留下,也许会被看成“叛徒”,离开,新的岗位并非自己熟悉并喜欢。企业里中流砥柱的骨干员工,常常是拿钱最多的一批人,但是到了企业不景气的时候,最先被开除的反而是这样的人。

  类似张女士境况的人,在外企中并不是少数,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外企在中国感到生意不赚钱或者看不到未来有希望时,撤销在中国的办公室似乎只是几个房间,但对于在外企工作的中国员工来说,则是一场灾难,无论职位高低,无一幸免,收拾东西走人。

  一位曾在两家跨国公司担任中国总经理的龙先生说,由于公司完全按照总部制定的脱离当地实际情况的战略做事,在中国执行起来很辛苦却难见成效,因此勉强支撑着一个摊子惨淡经营,最终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笔者劝他说:“你有好几套房子,光收房租就够养活你一家人,这些年你都在无休止地打拼,你也应该带着全家去度假,没准事情没有你想的那样糟糕。”龙先生失落地说:“不是钱的问题,这辈子的钱都够养活全家了,只是一个男人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事业,没有社交圈子,原来的朋友也会慢慢疏远你。”

  伴随工作状态的变化,在其他衍生问题陆续出现时,最紧要的是要维持现在的生活状态,比如重新找份工作。

  不过从头再来

  生活在继续,生活也必须继续。

  张女士是留法博士,年轻时曾是多家企业追逐的人才。她自信地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凭着她的资历和才华,重新找份工作是分分钟的事情。

  然而,多年来在职场生涯中一路高歌充满自信的张女士,却在现实面前到处碰壁。她在电话里抽泣,声音像被寒霜打过一般软弱无力:“像我这样50岁左右的人是职场最敏感和困难的年龄段,高不成低不就,既不可能随便找一份秘书的工作,人家也不要。而且,企业都在压低成本、缩减开支,我再找一份和原来待遇差不多的工作几乎不太现实。生活上可以简单、饮食上可以缩减,但孩子的学费一分都不能少。家里人还以为我犯了什么错误。我该怎么办?”电话那头带着抽泣的声音时高时低,丝毫没有像平时那样,问一句“你是否有时间听我唠叨”。

  “凭你的社交圈子和工作能力,一定会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挺住了,一切都会过去,趴下了,再也不会重来。”笔者苍白的安慰不知是否有效果。几个月后,张女士终于找到一份她满意的工作。她感慨地说:“通过几个月找工作的摸爬滚打,我相信了一条吸引力法则: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什么,这就叫心想事成;你怀疑什么,什么就会与你擦肩而过,这叫不信则无;你抱怨什么,什么事就在你身上发生,这叫怕什么来什么;面对机会和挑战,你相信能与不能都是对的,不一样的意识决定不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需要突破的是自己内心的障碍。

  一直在找工作的龙先生也从沮丧和失落中走了出来。他说,这些年忙忙碌碌,从来都没有机会陪家人旅游,趁着“失业”正好可以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在这段时间,龙先生实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青春梦想。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他对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其实,人在跌入谷底落魄时,才知道谁的手最暖。在这段时间里,家庭和朋友给了我很多的精神鼓励和实际帮助。职业的每时每刻都是起点,也是职涯突破点。我看好自己,深切体会的一点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心还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课间休息期

  个人的职业生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和人生追求。根据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萨珀和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等人关于职业规划的理论观点,职业发展可以分为学习探索阶段、创业积累阶段、成熟发展阶段、高峰维持阶段以及衰退阶段等不同的阶段。

  今年55岁的刘大卫在其职场生涯中,曾经在不同的500强跨国公司担任市场总监、中国区总裁等职位。在48岁本命年那年,他接到总部一纸辞职令,他精心策划的新年计划等于彻底泡汤。在他寻找下一个工作的时间里,他认真地给自己的职涯作了一番深刻的思考。他说,因为各种原因从原来公司离职,在找到下一家企业之前,这段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这一般被称作职业的时间窗口。在这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人一般都会做几件事情,比如陪伴家人,总结过去,规划未来。

  刘大卫说:“从我的体会来讲,在多重作用之下,一个人在企业中很难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作主动和清晰的规划。经过工作历练和一段时间的休息后,才有机会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知,为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作一次重新的规划。”

  在这段空窗期,不应忘记充电。职场专家建议说,面对未来不可知的压力,他们需要更多地从书本中,从朋友圈里,从导师教诲中那里汲取知识,得到点拨。从而重新准备自己的简历,研究行业最新发展,关注龙头企业的动向,打听可能的工作机会,联系猎头和职场的关系户,请过去的领导帮助介绍和推荐,都是不可缺少的为下次起程远航的功课。

  在一次次的探索和尝试中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做的后半生事业后,刘大卫说:“总之,人生是没有真正假期的长途旅程,失去现有的工作不过是一次短暂的课间休息。”如今,经过课间休息养精蓄锐后,刘大卫开启了人生下一次远航的征程,这一次,他要自己创业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