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商贸DNA助推航运中心

  • 发布时间:2015-03-27 07:35:2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专家:航空大都市经济契合“一带一路”战略

  新机遇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教授。对广州市和白云区打造航空大都市经济,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广州日报:很多城市把空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引擎,与其他城市相比,广州的个性与特色在哪里?

  曹允春:我认为,广州的个性很突出,广州历来就是一个商贸的城市,从城市发展、历史积淀来说,具有天然的优势,拥有发展商贸“DNA”。其实,作为航空大都市的迪拜原来就只是一个商贸商城,还是比较低端的商贸,没有靠近空港,做一些转口贸易,但利用机场优势,大力发展了空港经济,从而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广州的城市DNA具备商贸的特性,加之当下面临的新经济常态和新机遇,在全球经济和中央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情况下,广州的空港经济完全有能力迈向更高的空间。现在利用好白云机场以及广州既有的优势,在中国迈向世界经贸网络核心的时候,广州这座城市商贸发达的DNA,对于广州能不能抓住机遇成为中国空港经济的核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州日报: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州发展空港经济有何优势?

  曹允春:广州发展空港经济的优势很明显,机场条件很好,客运货运吞吐量都排在世界前列,航线网络很发达,能够通往很多国家和城市。我认为现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不仅仅是指海上的、陆地上的,过去经济交流是人通过骆驼、马匹走出来的,现在航空是世界更大范围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全球经济发展转型期,通过航空资源的优势,支撑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满足经贸网络。

  广州白云机场具有强辐射力,但在与区域产业的结合、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结合还有进一步释放的潜力。广州空港经济区产业的发展思路应立足于广州空港经济区在全球、亚太、珠三角的价值,深入探索全球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形态(例如跨境电商等),从广州空港经济区航空核心产业出发,找出引爆产业—航空关联产业,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关联产业、航空引致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临空产业生态系统。

  广州日报:对于白云区发展航空大都市经济,有何具体建议?

  曹允春:白云区是机场的一个所在区域,无论是白云区,还是花都区,现在面对新的经济发展,首先要打造好基础设施环境。航空大都市具有高端性、外向性等特点,这就要打造高端区域来吸引500强企业,不仅需要广东化要素,还要吸引国际化的高端要素,这就要打造国际化的基础设施,满足投资环境的要求,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其次,发展空港经济,对产业的遴选很关键,现在也积淀了一些产业形态,但是面对着新常态和经济,当然需要面对一些新的产业,自己是否具备条件去面对这些新的产业,白云区要深入进行产业分析。

  再次,空港经济区离不开周边区域,与周边区域关系也要协调好。白云区、花都区属于广州空港经济区的范围,白云区的一个特点是面向主城区,两个区要站在发展空港经济区大战略下,坚持整体化发展,在引资等方面不能恶性竞争。

  空港经济

  广州日报讯 (记者肖桂来)昨日上午,2015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航空大都市经济高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白云区区委、区政府承办,绿地集团协办。来自政府、民航管理机构、机场公司、企业、高校专家等与会代表,着重探讨了新常态下的广州航空大都市如何创新发展、航空大都市模式如何落户白云区、发展航空大都市需要政府与企业怎样协同发展等议题,共同描绘广州航空大都市未来发展美好蓝图。

  据介绍,自2004年白云国际机场转场至今,旅客吞吐量和货运市场增长迅速,2014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5478万人次,同比增长4.4%,全国排名第2位,全球排名第11位;货邮吞吐量145.7万吨,同比增长11.2%,全国排名第2位,全球排名第19位。拥有南航、深航、海航、九元航空、联邦快递等5家基地客货运航空公司。目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成为国内通达大洋洲、非洲和东南亚、南亚、中东地区的第一门户机场。

  “机场已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既能吸引相关的产业集聚,又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白云机场航空枢纽建设,依靠机场大力发展空港经济的战略思路。白云区是发展空港经济的重要平台,在地理位置、交通设施、产业基础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白云区应充分发挥新旧机场的优势,加快建设航空大都市经济的构想。”

  ——广州市副市长骆蔚峰

  金融合作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提速、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获批以及国内金融业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包括香港在内的大珠三角区域金融改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粤港金融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广州也迎来了加快发展金融业的重大契机。3月26日,在“新常态 新机遇”2015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开幕之际,由广州市委、市政府主办,越秀集团承办的金融产业分论坛举行,超过100位来自境内外的金融监管部门官员、金融界专家和各大金融机构高管聚首花城,为广州金融业改革发展把脉,发掘新常态下粤港金融合作的机遇。

  文/广州日报记者李妍

  抓住机遇实现金融业

  跨越式创新发展

  “1”个主体体系——

  发展壮大金融机构

  “2”大引擎——

  着力打造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和广州国际金融城

  “3”大市场——

  大力发展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民间融资

  “4”大交易平台——

  做大做强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碳排放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航运交易所

  “5”大抓手——

  认真抓好产业金融、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人才队伍、风险防控

  广州正实施金融强市战略 去年金融业增加值1300多亿元

  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在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金融产业分论坛上表示,广州正在实施金融强市的战略,努力打造广州国际金融城、中国广州国际金博会等金融品牌,建设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碳排放交易所等,特别是要抓住南沙作为国家战略新区以及自贸试验区的机遇,大力推进金融业的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加强穗港澳台的金融深度合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大力推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据陈如桂介绍,去年广州经济总量连续26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的第三位,排在上海、北京之后,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4%。

  陈如桂表示,欢迎金融界的企业、投资者依托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自贸区等重大平台,前来广州投资发展。广州将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务实创新的作风,为企业和投资者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共同开创合作发展的新格局,迎接互通共赢的新未来。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广州市高度重视金融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大力实施“金融强市”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战略,初步形成了金融机构种类齐全、金融市场运行稳健、金融产品功能完善、金融人才结构合理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2014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3.19亿元,同比增长13.7%,占GDP的比重达7.8%,占全省(含深圳)的比重预计将超过30%;广州首个、广东省第二个国家级金融专项政策——南沙金融创新15条政策获批;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千家;越秀集团完成收购香港创兴银行;珠江金融租赁公司等4家金融机构获批设立;广州企业上市实现破百目标。

  据介绍,广州金融业发展基础好、空间大、潜力足,国家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实施“一带一路”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为广州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

  专家建言

  越秀集团董事长张招兴:

  随着国内金融业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全面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进程逐步提速,以及广东自贸区战略正式实施,粤港金融合作和广州市金融产业发展都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周建军:

  在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方面,广州要探索合格的境内个人投资者试点、穗港两地的基金互认,并推动更多广州企业赴港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金融机构在南沙新设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期货公司。

  在保险业务合作发展方面,广州也在争取国家支持降低香港保险机构进入南沙的门槛,探索香港保险公司在穗设立售后服务中心,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香港贸易发展局首席经济学家关家明:

  在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金融产业分论坛上表示,在粤港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在金融方面会产生不同层面的需求,金融业将在四个主要方面迎来机遇:首先是帮助企业去并购和入股全新的投资;其次是帮助企业在并购过程寻找品牌收购;品牌以外还有企业的销售网络;最后是设备收购和租赁。

  一带

  一路

  广州企业走出去正当时

  广州日报讯 (记者李天研)“一带一路”建设是广州当前的两大机遇之一,作为与自贸试验区相提并论重大机遇,企业应如何把握?昨天上午,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广州企业‘走出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机遇”分论坛上,学界专家、业界大佬纷纷为广州企业“走出去”出谋划策,先开拓“海丝”国家,再进驻欧美市场,或许是值得借鉴的路径。市政协副主席孙峰参加了会议。

  政府:

  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市贸促委介绍,广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简称“海丝”)的国家经贸往来活跃,增长速度喜人。今年前两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999.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0.1%,其中对“海丝”国家进出口1534.2亿元,增长4.4%,远高于广东外贸整体增幅。

  按照市委精神,“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是广州目前面临的两大机遇,广州正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计划等国家战略,鼓励更多有实力的广州企业到东盟、非洲等地投资基础设施和经贸园区,承包建设工程,拓展新兴地区市场。

  记者从市商务委了解到,广州正推动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走向世界。引导企业在海外建立加工组装、境外分销、售后服务基地和全球维修体系。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后续运营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专家:

  “海丝”市场巨大前景看好

  到底哪些国家和行业值得投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为在场的企业家剖析了“海丝”国家的市场需求。“海丝”以中国为起点,贯穿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海洋经济带,包括东亚、南亚、波斯湾、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沿海30多个国家。

  他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3国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2000年至2012年的进口情况,发现机电产品需求量最大,达到5283亿美元,占比26.83%。而机电产品正是广州出口第一大户,今年1~2月,广州出口总值占比过半的就是机电产品,达356.2亿元人民币,增长23.4%。不过,陈万灵分析,“海丝”国家对机电产品需求量的年均增速为8.08%,属于偏低水平,未来成长空间有限。

  “海丝”23国进口需求年均增速最快的产品是:矿产品、珠宝及贵金属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增速在14%~19%之间。陈万灵说,这些产品的进口需求量,现在紧随机电产品之后,排在前六位,值得广州的企业家关注。

  企业“走出去”

  热情高涨

  广州企业“走出去”投资的热情十分高涨。去年,广州境外投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境外投资协议投资总额32.5亿美元,增长62.3%;中方协议投资额31亿美元,增长70.7%。如果将已投资但尚未办理备案的境外投资计算在内,全年实际对外协议中方投资额超过41亿美元,“走出去”和“引进来”趋向平衡。

  “海丝”投资

  前景看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整理2013年的统计数据发现,“海丝”国家共计人口27亿人,幅员面积2028.5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2倍多,市场十分巨大。“海丝”国家的GDP达7.8万亿美元,2007年至2012年年均GDP增长率为12.75%,经济成长速度比中国更快,投资前景看好。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中觅新商机

  广州日报讯 (记者耿旭静 通讯员穗协作宣)昨天上午,国际投资年会产业转移商机推介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市协作办主任谈志向主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宝怀出席会议并致辞。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瞄准粤东西北振兴战略,到现场寻找产业转移的商机。“环球港”计划在广州拿地开进广州,广州市民将又多一个逛街的选择。

  谢宝怀表示,广州有“千年商都”的美誉,承载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同时也是辐射泛珠三角、港澳和东南亚的区域中心。产业转移商机推介会主要是为了对广州市帮扶地广东清远市、梅州市、贵州黔南州三地投资环境进行推介,为广州与对口帮扶地区间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广州与三地将借势对口帮扶机遇,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核心,主动搞好对接,以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交通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重点,把广州资金、项目、人脉的优势和帮扶地资源、生态、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推动产业转移升级,实现盈利提升和产业升级“双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