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村级“技术大拿”撑起农业科技推广“半边天”

  • 发布时间:2015-03-27 05:29:38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李小华

  走进瓦房店市元台镇利兴村,一个个覆盖多层塑料膜的西红柿冷棚,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有点刺眼。透过薄膜,不时可以看到棚内忙碌的身影。春耕时节,虽然大田耕种尚未开始,但大棚生产却已经如火如荼。

  利兴村是我市最大的西红柿种植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村现已发展了1000多个西红柿大棚,栽种面积超过2000亩,年产西红柿万余吨,大连市民“菜篮子”里的西红柿大多来自于此。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利兴村最早种黄瓜,而大面积发展大棚西红柿,村里几位“技术大拿”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所说的“技术大拿”,就包括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德江和村级技术推广员王维良。记者在利兴村见到王德江和王维良时,他们正在挨个棚做村民工作——施用有机肥,提高产品的品质,从而保证商家能收购到高品质的西红柿。

  从温度高达二三十度的大棚走出,王维良的额头还冒着汗珠。他告诉记者:“使用有机肥可能会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很多老百姓有点担心,到时卖不上价怎么办?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谁都不愿意用新技术。”但为了村里西红柿产业发展更好,动员工作还得认真做。有过多年推广经验的王维良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只要是好东西,村民们早晚都会接受。”而他的经验和做法就是,先在自家的大棚内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现代农业要发展,科技支撑是关键。在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以市县乡为基础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关键,而在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分布在村级和企业里的“技术大拿”则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村级技术员和种植大户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成为农村农技推广的一个有效方式。

  记者在大棚内看到,在大棚顶部安装两层塑料膜的同时,棚内每一垄菜地上还架了一个小拱棚。王维良告诉记者,加个小拱棚可以提高棚内温度,与普通冷棚相比,西红柿可以提早上市20天,从而形成了温室、三膜覆盖冷棚、普通冷棚、露地西红柿连续接茬全年覆盖的生产模式。在王维良等“技术大拿”的推动引导下,利兴村成为新品种新技术优先推广使用地区,很多种子公司也在这里进行试种实验。因为种植标准日趋规范,并成规模,利兴村西红柿种植基地也成为许多大型商家的直供基地。记者在基地现场看到,部分大棚旁边竖立了多个试种品种的标牌,规模大的大棚区还修建了水泥路。王德江告诉记者,新修道路既方便商家车辆进出,也有利于以后更多大棚机械化器具的推广。

  为发挥村级“技术大拿”的作用,从2005年开始,我市聘请部分种植大户和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户作为村级农技推广员,到目前为止超过千余名。除了村级技术推广员,很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内也集中了很多农业“技术大拿”,他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