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大棚补贴落地尚需严格监管

  • 发布时间:2014-10-14 05:23:5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政府出钱补贴建设农业大棚,是为了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然而海南部分地区却采用“虚假大棚、虚假棚主、虚假合作社、虚增面积、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补贴资金,且大棚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目前,海南已追回设施大棚项目财政补贴资金1600万元,移送纪检、检察机关案件30起

  大棚是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政府出钱补贴建设大棚,目的是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然而,海南省审计部门对11个市县2011至2013年度财政补贴大棚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存在大量虚假大棚、虚假棚主、建设偷工减料等问题,六成以上的大棚建设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海南许多市县的相关企业“花样百出”套取大棚补贴资金。在海南多个市县出现大棚补贴资金高过实际造价、通过建大棚赚取差价现象,甚至有些地方每亩大棚造价3万元,省财政补贴1.5万元,实际造价仅1万元。

  此外,材料以次充好问题也很突出。海南省审计厅副厅长何琼妹告诉记者,审计发现大棚钢管质量差,每米重量普遍不足国家标准的一半甚至只有三分之一,表面镀锌最好的仅达到标准的63%,最差的只达到8%,质量差到钢管徒手可以折断,大棚建好不久就锈迹斑斑。

  “我们在审计查账时,发现许多大棚业主千方百计隐瞒真实造价。”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有昌江县的一个大棚施工单位提供了真实建造合同,其他所有的大棚业主或农业主管部门都没能提供大棚真实造价资料,许多大棚业主甚至采取签订“阴阳施工合同”、假发票甚至无发票报账等手段。

  在海南省审计厅日前公布的《关于11个市县2011至2013年度财政补贴大棚建设资金审计结果报告》中,“虚”字频现,“虚假大棚、虚假棚主、虚假合作社、虚增面积、虚报冒领”层出不穷。

  “虚”字背后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权力寻租和腐败等问题。某县国土局土地交易与服务中心技术员陈某收受大棚业主贿赂,在用GPS测量大棚面积时,篡改数据,出具虚假测量图,虚增4个大棚面积95.28亩,骗取财政补贴资金135.81万元。还有不少市县的农业主管部门在大棚竣工验收时,测量面积采用手持式GPS仪器,绕大棚建造区域外围测量,没有按照规定剔除大棚建造区域内的排水沟渠、道路和空地面积。再如,某县有15个大棚多报验收面积186.17亩,多报24.11%,多领财政补贴资金270.11万元。

  此外,还存在不少虚假业主现象。海南中部某县一公司为了多拿补贴,竟然虚假注册7个合作社,将所建的659亩大棚拆分纳入合作社申报,超额领取补贴467万元。西部某市2家公司通过虚假入股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申报958.65亩大棚补贴,多领财政资金868.78万元。

  “权力下放并非一放了之,而是要上下联动,既要实现程序简化,也要实现监督有效。”海南省农业厅厅长江华安告诉记者。据悉,目前海南已追回设施大棚项目财政补贴资金1600万元,移送纪检、检察机关案件30起,已有30多名相关人员被依法查处。

  海南省农业厅表示,将建立设施大棚项目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对市县农业部门的指导。海南省财政厅也表示,将积极探索完善职责明确的支农资金分级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将积极推动财政支农资金信息公开,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