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火车司机薛军的四本驾照

  • 发布时间:2015-03-21 03:21:2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物小传

  薛军是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的火车司机,他钻劲十足,认真钻研业务,用27年考下“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四种车型的驾照,运送旅客达1100多万人次,安全行车250多万公里。

  火车驾照不好考,一般考取一本驾照需要花费三五年的时间。而在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有一名叫薛军的火车司机,却同时拥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四种车型的驾照。

  薛军的4本驾照摞在一起有20毫米高。跨越这20毫米,薛军用了整整27年。在这27年间,薛军与火车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驾驶过“前进、东风、韶山、和谐”系列的18种机型,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动车组”的发展历程。这些年,他运送的旅客达1100多万人次,安全行车25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2.5圈。

  薛军的童年是枕着火车的“咣当咣当”声度过的。他家住在铁道边上,一放学就攀上围墙,眺望“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庞然大物,拖着长长的车厢,雄壮威猛地一路鸣笛向前。当时,火车司机探出多半个身子、脖子上扎着白毛巾的画面,定格在他童年的记忆深处:“这才是男子汉从事的职业。”

  1985年,铁路系统在社会上招工,刚走出校门的薛军如愿跨入“铁路蓝”的海洋。

  然而,现实并非薛军想象的浪漫。他被安排的第一份工作是蒸汽机车司炉,就是一锨一锨往蒸汽机车炉膛里添煤。薛军的第一锨煤,一粒也没填进炉膛,扬满了整个驾驶室。“铲煤、踩踏板、炉门打开、投煤,这几个动作必须一气呵成。蒸汽机车稳定性差,人站都站不稳,铲满一锨煤,抡圆了臂膀,踏板没踩着,炉门没开,那只能是乌金四散了。”薛军回忆道。当时的煤很湿,一铲煤大约有5公斤,到了上坡路段,平均每秒钟要往炉膛里送一铲煤才能保证动力。铲煤的时候还要讲究速度,一分钟要铲煤70锨左右,一个班次下来至少四五吨。这同时还不能耽误确认气压、水位等辅助性工作,下了班,人都快要散架了。

  “一个班次12个小时干下来,除了牙是白的,全身都是黑的。那时有人编了段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炭的,走跟前一看是机务段的。’说的就是我们司炉工。”薛军笑着说,有一次,他母亲给他送饭,愣是半天都没认出他来。

  与其他工友相比,薛军钻劲十足,别人在闲暇之余喝茶聊天时,他总是抱着业务书籍埋头苦读,不断“充电”。细心的他发现,投煤时只有形成三面高一面低的簸箕型炉床,煤炭燃烧才最充分,火车动力最强劲。他总结出蒸汽机车“一触、二摸、三闻、四看”检车法,在整个机务段推广。

  在当时,由司炉转为司机,要通过理论、钳工、投炭、给油等一系列考试。稍有不慎,安全行车纪录就归零,一切还得从头开始。有很多司炉工终生没有通过司机的考试。可是薛军硬是凭着那股子钻劲儿,在1987年考取了蒸汽机车驾驶证。“感谢那段当司炉工的艰苦岁月,如今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我都能从容应对。”薛军说。

  后来,内燃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时速也从60公里提高到90公里。“在内燃机车内部的电气间、机械间、冷却间作业,在前后司机室操纵,就像住进了三室两厅的大房子,内燃机车不吃‘粗粮’——煤,而改吃‘细粮’——油了,工作服比以前干净了许多。”1992年考取了内燃机车驾照的薛军,笑称自己“鸟枪换炮”。

  但内燃机车排山倒海的噪声,令薛军不胜其烦:“机器发动后震耳欲聋,驾驶室内两人说话基本靠比划和‘吼’;除了吵,还有难闻的柴油味。开完一趟车,从头到脚都是油味。还没进家门,家里人就知道我回来了。”这期间,薛军没有停止钻研,自学了大量柴油机、电气方面的相关知识。他创立的内燃机车“利用动能”闯坡法和“柴油机转速控制”节油法获得好评。

  2006年,全国铁路大提速,电力机车开始以120公里的时速奔跑在齐鲁大地上。这一年,薛军考取了电力机车驾驶证。司机室里配备了冰箱、微波炉、电暖气、空调等设施,让薛军享受到更加现代化的机车环境。勤奋好学的薛军又首创了电力机车“低手柄、低电流”平稳起车法。

  不等细细品味,电力机车带来的惊喜很快又被高铁的快速崛起所替代。2008年,薛军过五关、斩六将,考取了动车组驾驶证,成为操纵350公里时速的动车组司机。“这是从业以来最难的一次考试,像‘新华字典’一样厚的‘技规’,必须全文背诵,连标点符号都不能错,90分才算及格。动车组司机也最具挑战性,过去,有手‘绝活’能用10年;现在,动车组高科技的车载设备不断升级,这逼着我不断学习。”坐在驾驶室里,穿着洁白的制服,享受着贴地飞行般的感觉,薛军说:“速度快了,更需要冷静稳健的心理素质和娴熟过硬的技术能力。”前不久,薛军总结的动车组“一清、二想、三看、一朗诵”防错漏安全作业法,在济南铁路局机务系统推广,成为火车司机们与机车交流的共同语言。

  “告别蒸汽机车,我们用了百年时间;而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动车和高铁,却只用了10多年。原来开车靠体力,现在开车靠智力;过去马车能跟蒸汽火车赛跑,现在高铁都能跟飞机比试,老百姓享受到的是现代化带来的实惠与便利。”薛军为自己亲历了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倍感自豪。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