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有风险 投资须谨慎
- 发布时间:2015-03-17 11:29:19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核心提示:有些金融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会夸大产品的预期收益,来误导消费者。而日益兴盛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中,也有诸多涉嫌欺诈甚至“非法集资”的陷阱。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问清楚产品属性,看好相关产品合同的条款规定;进行互联网金融投资,投资人不能简单地只看收益,应该分析平台背后的真实业务。
【案例】定期存款 误买保险
传统银行保险等销售人员会出现利用消费者表述不够严谨且缺乏相关知识,来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今年1月,在广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马小姐前往银行存款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大忽悠”。
“当时我说要定期存款,银行大堂经理就建议买另一款定期产品。”马小姐说,对方说这并不属于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一样,保本无风险,收益还更高,一年后就可以领取本金和利息。“因为是熟人,我就相信她了,也没有细看手续单,直接签名了。”
马小姐直到回到家后,才发现这款工作人员称为和存款一样的定期产品其实是保险。尽管她已在第二天后将该保单退保,但还有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及时发现,而无奈承担钱财损失的风险。
【专家】细看条款 问清属性
虽然大多数理财产品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大部分营销人员也能做到合规合法,但也总有一些营销人员和互联网金融网站,为了多卖理财产品,而利用消费者的信任进行“忽悠”。
“无论是银行、保险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向消费者介绍理财产品时,需充分告知消费者产品属性,如果消费者在不知情前提下购买,那么这些机构就存在误导消费者行为。”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健一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金融理财产品时首先要理性,不要轻信一些银行销售人员、保险代理人,以及网络页面上所给出的产品收益保证,警惕一些宣传语中的“预期收益”。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般都会看到银行或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认购书。如果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认购产品的名称为“×××银行第×期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还会有理财产品的编号;如果是银保产品会在认购书中有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产品的名称等。
“消费者看中一款理财产品,最好也要在购买之前和家人商量之后再做决定。而且建议要问清楚产品的属性,看好相关产品合同的条款规定。”刘健一表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相应的金融监管部门来进行投诉维权。
【网络理财】投资方便 当心陷阱
近年来火爆异常的P2P网贷投资也成为了风险高发集中地。“钱多、没人管”的乱象一直困扰着互联网金融P2P投资。“保本保息”“高收益”外衣包不住自融、虚假标等问题,一旦平台出问题,投资人的维权之路漫漫。
春节前,广州交易规模最大的P2P网贷平台“盛融在线”首度出现提现困难,并被爆出因平台自融等关联交易致使资金链断裂。春节后,盛融在线不断出台方案,目前已发放资金250多万元,却始终没有解决9亿元债务问题,上万投资人正在经历艰难的维权之路。不少投资人感叹,互联网金融投资方便,然而出了问题后,债权追溯之路却困难重重。
网贷之家创始人朱明春分析,现在P2P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公司都是因为老板缺钱,然后开一个平台自融,这种风险很大,往往这种平台给投资人的收益比较高,所以投资人不能简单的只看收益,应该分析平台背后的真实业务。“建议投资人在没有时间对平台进行全面考察的时候,还是去投一些背景比较大的平台,比如上市公司背景、国资背景,或者获得了大的风投的一类平台。”
如果所投资的平台真的不幸出现了风险,朱明春建议投资人通过法律的途径,第一时间介入,把资金追讨一部分或者全部。当平台出现风险,维权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涉及到众多的债权人,应该选出意见领袖,找有经验的律师,通过法律途径尽快保全资产,追讨债务。
(据《南方日报》报道)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