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人才匮乏:南昌求变

  • 发布时间:2015-03-11 10:29:3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口红利"曾是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法宝",如今劳动人口短缺却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障碍。

  数据显示,中国劳动人口正在急剧减少,2012年减少345万,2013年减少233万。劳动力需求却在增加。海通证券预计,2013年以后,每年新增劳动力需求在1000万人以上。同时,老龄化也在加速,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

  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越来越多的地方遭遇人力短缺和工资上涨,制造业成本上升迅速,传统比较优势趋于消失。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公共服务差异,地方人才结构失衡显著。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缺少高端人才供给,区域增长换挡缺乏动力。

  作为中部地区唯一同时接壤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的省份,江西省长期为东南发达省市输出了大量劳动人口。虽然近年来劳动力回流趋势明显,但仍然远远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之需。

  "中西部地区应当着眼长远,鲜明突出人才优先的战略定位。"江西理工大学教授、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叶仁荪分析道,要从"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

  为此,2011年,江西省南昌市专项设立3000万元的"人才发展资金",一年后便增加到7000万元。2013年,此项投入达到1亿元。此外,各类相关资金及人才项目在南昌持续推进。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劳动力跨省流失、技术人才断层、高校培养乏力、投入产出不均等问题,仍然深刻影响着这个中部省份的发展。

  南昌市委宣传部致信《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部人才战略的推进,面临着很多既有及新增的困难,导致"成效并不明显"。

  定位之惑

  不发达,也不落后--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将中部城市定位在"中间地带"。因此结合城市特点,"寻找、确定、发扬比较优势,才能真正贯彻人才战略并与发达地区抗衡"。

  作为"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南昌不仅自然环境优良,地理位置也很突出:除毗邻中国经济"三角"外,更连接长江、珠江及海峡西岸等三大经济圈。

  因此,从"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到"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南昌集聚的荣誉繁多。

  "太多优势,等于没有优势。"南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感叹,定位不清,导致南昌发展尴尬,"这样一来,人才引进很容易变成政策跟风"。

  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黄世贤明确指出,南昌在中部省会城市比拼中"节节败退",正是因为"未形成省域范围内分工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市场格局"。

  随着东南沿海人才回流及新常态下各地竞争加剧,南昌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看到了机遇。2013年,南昌市政府集中开始"自我检讨",并以《江西日报》为宣传平台,列出2012年数据对比:中部省会城市中,南昌GDP仅为武汉的37.5%、长沙的46.9%、合肥的72.1%。

  南昌决定把自己"做大",与九江联动实行"昌九一体"的"双核战略"被高调推出,南昌市市长郭安将此形容为"江西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突破"。

  同时,南昌修订发布《引进人才的政策和措施》等相关文件,继而密集推出人才引进新政。《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南昌市人才市场获知,昌九社会保障一体化正初步实现,在服务于海外高新人才的"洪城计划"外,针对民营企业招工也出台了"40条"细则,扶持、奖励民营及小微企业,并对底层劳动人口进行针对性补贴、培训。

  "情况正在好转,但还未到可以自信宣传的程度。"南昌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谨慎表示,"再过两年,可能会趋于乐观。"

  人才培养之难

  长期研究南昌人才问题的叶仁荪,曾形容南昌的人才流失为"孔雀东南飞"。在其相关著述中,亦将其作为中西部人才战略的普遍问题。

  对于高新技术人才,中部地区需要不断创造有利环境"争取和吸收"。在制定维持普通劳动人口和高新技术人才数量稳定的政策中,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知,在南昌调整经济定位及人才规划的前一年,其工业园区企业缺工近3万人,六成以上员工流失率企业占比高达15%。

  此外,据南昌市人才中心发布的《2012年企业人才需求目录》显示,2012年南昌高新技术类人才需求总量为2988人;而南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仅1062名。

  人才培养变得刻不容缓。

  2014年,南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各项人才培养保障举措,以南昌大学为龙头,实行学生"私人定制"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的同时,南昌市出台《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以个人最高资助额度10万元的方式,鼓励当地落户人才进修。

  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透露,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将建立,被确定为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单位,可获得8万元的建设经费,为南昌市"青年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技能人才"等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开路"。

  多重举措之下,成效慢慢显现。据《江西日报》报道,2014年,南昌市相关部门对9个工业园区范围内的100家企业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返厂率约为86%,相比往年提高约30%。

  但参与此次调查的南昌市政协相关人士仍然头疼于南昌劳动人口"就业外向心理明显"--"即使在待遇相同的情况下,更乐于到外省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就业",所以人才流失的改善,还需时间去验证。这也是许多中西部省市面临的窘境。

  发挥市场作用

  强力投入下的脆弱成效,让南昌在后续人才政策的制定中,极为谨慎。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中部城市其实可以更加自信去开拓:"中部现在最缺的就是市场意识,在人才配置上也亟待打破政府束缚。政府应该只起引导作用,淡化计划色彩。"

  但如何激发市场在其中的作用,成为新问题,且短期内难见成效。南昌市委组织部长陈德寿曾撰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注重从零散服务举措向综合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人才服务体系。"

  自2015年起,通过摸底调查,南昌市政府将公布每年所需进行的人才技能培训及培训要求等相关细节,并试点政府向社会购买"培训成果"。

  该项人才工作试点的核心,便是将优质技校和培训机构引入政府招标,分类、针对性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维持。按照规定要求,"各县区(开发区)工信委(经发局)"须"高度重视","对辖区内重点工业企业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调查摸底,梳理相关数据,并实地核实信息、认真统计分析"。

  记者了解到,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开始进行并统计。

  叶仁荪认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中西部城市更应在"制订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同时制订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在安排财政预算的同时要优先考虑人才资本的投入;在决定项目设置、产业规划、区域布局的同时,要考虑人才的布局"。

  如何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中西部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汪峥 实习生 田晨彤

  系列报道:区域发展谋变

  地方债压力:“乐观”的债务报告

  人才匮乏:南昌求变

  城乡失衡挑战:大武汉与大农村

  环境困局:兰州“成本”

  “苏南”隐忧:苏州竞跑

  资源枯竭城市:后劲何在

  宁波外贸何处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