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港口为啥只用“进口钢缆”?

  • 发布时间:2015-03-11 03:31:3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两会话题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许振超代表一直搞不明白,“简简单单一根钢缆,国内企业为什么做不好”?

  起重钢丝缆绳是港口码头起重机的常用基础零部件。“一根400米长、0.26—0.42米直径的钢缆,大约起重10万个集装箱,寿命差不多是一年。”许振超说,他所在的青岛港,每年都要消耗几百吨钢缆。

  “国内也有钢缆制造企业,价格不到进口产品的一半。我们也想用,就通过招标,找了一家国内最好的企业进货。没想到,第一批产品就出问题了,用了不到两小时,钢缆就由圆柱形变成了六角形,钢筋也跟着变形了。”许振超到各大港口调研时发现,“大家用的几乎都是进口钢缆。”

  作为专用设备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应流代表明白其中的“症结”,“别看这小小的钢缆,里面的基础材料、工艺可都是‘高精尖’,没有高端的基础材料和高端的基础工艺,怎么做出质量稳定、高端耐用的钢缆”?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杜应流却发现,“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有的主机产品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不过,与主机配套的机械工业的基础领域,如高档液压件、高端轴承等关键基础件,高端基础材料,高端基础工艺的水平,却与世界水平差距拉大。这就迫使主机不得不高价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杜应流的观点得到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的认同。在蔡惟慈看来,长期以来,由于资源有限,国家在决定资源投向的先后次序中,存在着“先主机、后配套”,“重主机、轻配套”的现象。

  蔡惟慈说,重大技术装备主机主要是服务于国家重点工程,只要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就可将国家意志落实到依托重点工程上去。零部件在主机和成套装置总价中一般占比不大,主机生产商不愿自己花精力去做,宁愿采用进口配套产品,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水平低—不愿用—无积累—难升级—水平更低—升级无望”的恶性循环。

  “政府要对主机和零部件一视同仁,从业企业要千方百计地加强与主机企业紧密合作。”蔡惟慈说,要以开放的心态,吸引国企和民企平等参与,推动关键零部件产品向高端升级。“推动主机和配套产品共同前行,才能解答许振超代表的疑惑,也能帮助基础件走出‘缺核’的困境。”杜应流说。(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