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开门红背后的八年工

  • 发布时间:2015-03-10 05:29:32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李龙俊

  换挡、加油、提速……3月6日,四川中自尾气净化有限公司实验室,一辆载重1.5吨的柴油轻卡在进行最后的尾气排放实测。

  从2015年1月起,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国三标准车不得销售,中自尾气的柴油车尾气催化剂产品迎来暴发式增长。“今年前两月公司产值同比增加55%,营收增加43.6%。”中自尾气董事长陈启章报出了“开门红”数据。这是在爬坡期,随着柴油车尾气催化剂产能的释放和订单的陆续确定,增速还将提升。

  新政策一实施,产品就迅速抢占市场,绝非上一条生产线这么简单。八年前,中自尾气就启动了国四柴油车催化剂产品的试验,两年前,技术成熟。为此,公司投入近亿元,技术比肩巴斯夫等跨国公司。八年前播下种子,如今开始收获果实。“等到需求出现再去研发,那黄花菜都凉了。”说到技术,陈启章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他认为环保行业中,技术要远远走在需求的前面、走在政策执行时间点前才能生存。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华西能源环能科技、美富特等川内节能环保企业的认同。今年我国才执行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早在2012年中自尾气已启动了欧六标准尾气催化剂的研发,目前执行了3个欧六标准863国家级项目,是国内同类公司中863项目拿得最多的,今年该公司欧六标准车催化剂有望形成量产能力。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技术拥有行业话语权,市场随之而来,中自尾气一次次从中尝到甜头。2009年公司完成国三标准摩托车尾气催化剂技术突破,次年公司摩托车催化剂销量从2000万元跃升为1.2亿元;CNG尾气催化剂技术的突破则让公司去年CNG催化剂销售放量,公司在这两个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目前包括潍柴、一汽、福田等都是中自尾气的客户,公司已成为我省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中的佼佼者之一。

  去年中自尾气营收2亿元,今年在新产品的推动下,公司保守估计营收上3亿元;如果排放标准严格执行,上4亿元也有可能。

  但陈启章认为这还不够,每年中国生产的各类汽车中,跨国公司拿走了80%的尾气催化剂份额,汽油小轿车领域几乎都是跨国公司的天下。如何从中抢到更多市场份额?中自尾气的时间还得提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