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为了沙海那片“高原绿”

  • 发布时间:2015-03-10 00:29:33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50多年治理,曾经沙害严重的“沙珠玉”方有了万亩林地;经过三代人的苦干,在4.5万公顷的滚滚沙海上才矗立起一片绿洲。

  

  说起“沙珠玉”,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因沙漠化严重,几乎成了“不毛之地”的代名词。由于风沙肆虐,沙区东部边缘的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农民几经迁移,村边的沙珠玉河几经断流,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整条河完全消失,下游的搭链湖由此干枯。

  沙进人退,生态恶化,沙珠玉留给人类的只有“朝为农田夕为沙”的恶劣环境,不仅威胁着当地村民的生存,还源源不断地向龙羊峡水库上游及其支流“输送”着千万吨的泥沙,威胁着水库的安全。

  初春,绿意虽无。位于共和盆地沙珠玉地区的青海省治沙试验站的绿化示范区内,一排排小叶杨树构起的高大防风固沙带间,乌柳、沙柳和水沙棘等植物已长成层次分明的乔、灌木林。偶尔出入的兔子和稀有鸟类,为寂静的林区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新中国成立初期,沙珠玉地区开垦草场1.1万亩,土地被开垦后,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因而被废弃,并逐渐沙化。再加上缺乏燃料,当地80%的农户靠砍挖固沙植物“砍巴”和“荚荚草”根作燃料,导致草场生态严重失衡,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当年挖一棵烧掉容易,如今种活一棵却要好几年。”回忆起当年的盲目砍挖,如今已是省治沙试验站工作人员的王思显后悔不已。

  “这一片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造林的成果,原来是沙珠玉河。”走在草木茂盛的林间,已分辨不出昔日的河床,只有一块标示牌记录着原土地类型、治理年代、治理模式、造林树种、造林方式、造林面积。在试验区,这样的标示牌达二三十个,每一个标牌都在诉说着沙珠玉地区治沙的历史。

  1959年共和县在沙珠玉成立防风治沙林场,后改制为省治沙试验站。2012年8月,为促进全省防沙治沙事业和沙产业持续发展,省林业厅成立了青海防沙治沙暨沙产业协会。如今,该协会已发展会员157个,其中单位会员53个,个人会员102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从事防沙治沙及沙产业科技工作者。

  

  经过50多年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这里1.3万亩的沙漠已治理1.2万亩,绵延几公里的黄沙头已被建设者们用生物、粘土、麦草、尼龙等沙障锁定在方格里,通过点、撒或条播,栽植上了柠条、沙蒿、羊柴等防沙植物,形成了今天的防风固沙林。

  现在一到盛夏,试验区内鸟语花香,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当地人告诉记者,试验区周边用护栏围起,还雇佣专人护林,杜绝了人类和牲畜的破坏。目前区内各种鸟类、兔子、蛇等随处可见,环颈稚、麻黄鸭成群结队,偶尔也会碰到狼、狐狸等食肉动物。

  “1959年,我爷爷赵文轩赶着毛驴车来到寸草不生的沙珠玉,住着窝棚治沙。1979年我父亲赵士学继承了爷爷夙愿,把一生奉献在了沙珠玉。现在我开始学习造林技术,加入了治沙的行列。”治沙站年轻工程师赵雪彬一家三代治沙经历,体现着众多治沙人的决心和信心。

  站在试验区的最高处放眼望去,各种沙障将一座座沙丘分割成无数1米见方的小块。近年来种植的沙蒿、柠条已长到半米高,远处秃头的沙丘已所剩无几。自2007年起,试验区封沙育林达4000亩,接近了自1959年以来的总和。

  近两年,治沙站学习内蒙古地区治沙技术,在试验区内开展水冲栽植乌柳插干造林技术试验取得成功。该技术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用高压水枪冲坑即栽,栽植深度可随时控制,投资少、节省劳动力,还可免设沙障,适用推广范围广。最大的特点是带水作业,不仅节水,栽植后苗条四周湿沙层即可保证苗木生根发芽的需水量。

  赵雪彬介绍,“防沙治沙要讲求科学,靠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只要秉承父辈们治沙造林的精神,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沙珠玉将来就是一个宜居旅游的好地方。”

  远处仍是一望无际的沙山,沙山上不时被吹起的沙粒,让人感到脚下绿洲的岌岌可危。正如省治沙试验站站长杨德福坦言:“开垦一片土地只需几年,治理却需要几十年。守住这片绿洲,仍需代代接力。”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