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向下赴欧血拼机会仍在我们还要去日本背马桶盖么?
- 发布时间:2015-03-07 13:31:27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
![]() |
![]() |
![]() |
慢评热点
主持人:戴曼曼(羊城晚报记者)
嘉宾:李云(NZGFT登富特敬松投资高级分析师)
华明(银率网信用卡组分析师)
中国央妈降息的话题仍有余温,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自主定价权进一步加大,存款需货比三家。国际市场上,全球主要的四家央行依然“按兵不动”,造就美元强势。相比之下,日元更显落寞,却造就了国人赴日旅游消费的契机:未来还是背马桶盖的好时机么?去日本刷卡究竟又该留心啥?
热点一:
强势的美元依然强势
热度:★★★★☆ 影响力:★★★★☆
主持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我们看来,美元近期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但事实上美元近期的强势并不完全都是由经济数据来支持的。
李云:近期美国的数据好坏参半,GDP和CPI的数据从去年的峰值有所回落,表明了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是,就业市场仍然表现强劲,非农就业数据连续5个月录得20万人以上,失业率从去年10月开始一直低于6.0%。在就业状况不断好转的情况下,美联储内部出现了分歧,作为美联储主席的耶伦也没有暗示未来可能的加息时点,因此市场有预期美联储升息将会进一步推迟。
为何市场上仍是美元保持强劲呢?那是因为在3月的第一个交易周内,澳洲联储、加拿大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四家全球主要央行都采取了按兵不动的举措来观察前期宽松政策的效果。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英国和加拿大经济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不过从技术层面上分析,美元指数3月4日突破了1月23日以来的高位调整区间,延续了中期的创新高节奏。美元指数近期上涨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连续性,有利于中期涨势的进一步展开,我们预测中期上行过程中的支撑位在93.90。
热点二:
赴日刷卡首推日元双币卡
热度:★★★☆☆ 影响力:★★★☆☆
主持人:近期由于日元贬值加上签证放松,让赴日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多,更有中国游客疯狂购物,既有电饭煲也有马桶盖。有猫友就问,去日本购物刷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华明:我猜大家关心的一是银联卡的普及问题,一般来讲,日本大型商场都可以刷银联卡。另一个肯定是手续费的问题,就是怎么刷卡更划算。
我们首推的是JCB的日元双币卡,这是因为JCB是源于日本的卡组织,JCB在日本的活动最多,所以去日本如果有JCB信用卡不妨带上。这种卡的优点在于既能节省一笔货币转换费,还可以省一次换汇过程,因为国际汇率是24小时实时变动的,因此货币兑换的次数越多,汇率风险也就更大,其中的损失通常也就越多。
但是这里我想特别提醒大家留意的是,并非所有的JCB信用卡都是日元双币卡,大部分国内的双币卡都是人民币+美元,刷卡消费时,信用卡组织会先将日元按当时刷卡的汇率换成美元,然后计入持卡人的美元账户,在兑换过程中持卡人就会被收取一笔1.5%左右的货币转换费。持卡人回国后需要用人民币购买美元进行还款。
但如果刷卡人使用的是日元+人民币的双币卡,那么在日本消费时,消费的日元会直接记在你的日元账户中,回国后只要直接用人民币购买日元还款就可以了,就可以省下一笔手续费。
假如没有JCB也没有日元+人民币的双币卡又想省下兑换的手续费的话,我们就推荐全币种信用卡。所谓全币种是支持多个国家货币刷卡消费,持卡人在境外消费时,所有的外币交易,都自动按照汇率变为人民币入账,持卡人只需以人民币还款,没有货币转换费。
不过据银率网调查,目前各银行发行的全币种信用卡基本都是美元卡,也就是说,持卡人使用全币种信用卡在日本消费时,信用卡会将消费的日元转换成美元,然后再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入账,虽然经过了两次转换,但是不收取货币转换费,持卡人有可能发生的就是汇率损失。
主持人:全币种卡和人民币+日元双币卡,哪个更好?
华明:两者都没有手续费,只不过持日元双币卡消费时,是消费日元直接计入日元账户,回国后再购汇还款,兑换时间点在回国后,而全币种信用卡是消费时按当时的汇率将日元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回国后直接还人民币,兑换时间点在消费日。
因此,如果预期未来日元会持续贬值,那么使用日元双币卡会比全币种卡更划算,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日元会升值,那么使用全币种卡有可能更划算。
热点三:
欧元走势遭打压人民币仍将企稳
热度:★★★☆☆影响力:★★★★☆
主持人:观察最近的代购人群和海淘就会发现,欧洲代购最近比较活跃,因为欧元兑换汇率仍在低位徘徊。不过也有人担心,中国降息后将影响到人民币汇率,那么去欧洲买东西真的越早越好么?
刘东亮:我之前的观点就是人民币汇率预计不大可能受到降息的直接影响。如果说有影响的话,可能是贬值预期会进一步加深,而在实操层面,只要中间价保持相对稳定,那么汇率仍将维持稳定。
中国央行无意引导汇率贬值,我们留意到人民币中间价下调的时候,实际上更多的是对国际市场上美元走强做出的呼应,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人民币贬值问题。
李云:欧洲央行近期公布了QE计划的细节,明确本月9日起开始在二级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欧洲央行行长表示未来通胀率仍将维持在低位。同时,希腊和欧元区的谈判仍然任重道远,如果矛盾激化将引发市场避险情绪,进一步打压欧元。
从技术层面上看,欧元兑美元延续了中期跌势,随着1月25日以来的支撑被向下突破,未来的下跌空间进一步打开。因此,在人民币企稳的情况下,欧元兑换人民币仍有进一步走低的可能,赴欧洲“血拼”的时光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