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公立医院怎么就成了商业连锁店?

  • 发布时间:2015-03-07 03:31:2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两会声音

  “春季期间,我去广东某滨海城市医院,见到当地最大医院的院长。我问他,你们去年发展得怎么样啊?他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医院去年营业额达到15亿元,比前年增加了20%。”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代表,通过一个鲜活的案例,指出了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中亟待改革的种种弊端。

  “有些公立医院,像商业连锁店一样,开了很多‘分店’,不断扩大病床的规模。他们扩大的动机是什么?是改善社区医疗吗?依我看,主要动机是增加收入。”钟南山认为,这对我国强化社区医疗保障的医改方针起了排斥和抵消作用,是社区医疗、分级诊疗不能健全重要原因之一。

  公立医院成了“商业机构”:医护人员收入80%以上靠医院创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其中为了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

  “很感动,这是本届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标志。”钟南山说,目前,我国新农合、城镇医疗等医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2015年我国将把城乡居民医疗财政补贴标准从320元、提高到380元;人均的基本公共卫生补助从35元,提高到45元,“这是很了不起的”。

  钟南山随后话锋一转,“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说,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需要改革出实效,但当前医改仍好像在‘改良’不是‘改革’”,“社会对医改的评价,集中在看病贵、看病难,改善医患关系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方面,特别是最后一项,实际性改革手段比较少。”

  钟南山分析,当前,我国公益大医院的体制是国有民营制,国家对各大医院的投资多数是在场地、设备,但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方面,经费投入却不大,“医护人员收入80%以上是靠医院的创收。”

  在钟南山看来,这种医院创收和医生收入密切挂钩的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化的导向运营方式,正在催生医疗卫生商业化、私有化趋势。

  缺乏财政收入保障的尴尬:公立医院运营成本靠医院自筹

  社会各界不停呼吁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但迟迟未见成效。

  “实际上,我就想问那位院长,医院发展了什么新技术,解决了那些疑难杂症。可他为什么一开口就是营业额呢?”钟南山谈到了某滨海城市医院院长的故事。

  钟南山认为,问题在于“政府的医疗投入里面,很少用于改革公立医院不合理的创收机制”。在他看来,市场化引导下的医疗行为,催生了违背医德的腐败温床,某些医务人员热衷于治病赚钱,追求最大利润。

  “每个人都知道,公立医院不是商业机构,办医院的动机应当是让病人恢复健康。”钟南山说,当公立医院不能体现公益性,反而处在市场化前沿;当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前提,反而成为医疗改革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整个社会都要认真考虑,医改出了什么问题?

  “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采取“国家医疗服务模式”,由财政收入保障公立医院的发展。高收入、透明化是国际上医务人员薪酬的特点。”钟南山说,“中国就是个例外。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靠医院自筹,医务人员的工资主要收入靠创收。正是这种扭曲的医生收入机制问题,导致了医患关系信任缺失、医改裹足不前。”

  说到这里,钟南山讲起一个身边的故事,“前段时间,在北京某大医院,我遇见一个学生。他说上午看病很累。我说你看了多少个?他说,看了将近70个,看到最后脑子都麻了。我说,为什么要看这么多。他说,你得完成指标吧……”

  切断医生和病人的利益关联:把医保经费结余用于医生的正常收入

  “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将医疗保障经费投入到医生合理工资费用中去,把医务人员从创收枷锁下解放出来。”在钟南山看来,切断医生的功利性,恢复医院公益性是根本所在。

  钟南山说,医务人员的劳动具有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风险压力密集型、情感密集型以及成长周期长的特点,医务人员工资在很多国家达到社会平均工资3倍到7倍。目前,我国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事实收入”接近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到3倍。

  “这个收入水平是基本合理的。我并不是很任性,我自己也是个医生。这并不是呼吁增加医生收入,而是通过改革把医护人员的创收,即所谓的灰色收入,转化为正当收入。”钟南山说。

  两会前,钟南山前往统计部门粗算了一笔账:按照社会平均工资2倍到3倍给予医务人员工资,支付金额约占国家GDP的0.6%到1.2%,这笔开支加上目前国家用于医疗卫生的开支即占GDP的5.57%,加起来只有7%以下。这与国际上一般医疗投入占8%到9%的指标相比还是偏低的。日本和欧美国家是9.4%到17.9%,韩国是7.5%、巴西是9.3%。从我国去年GDP总额来看,这是有条件做到的。

  钟南山提出,我国医保经费结余也可以用于转化为医院、医生的正常收入,“因为医保结余越多,恰恰说明区域医疗水平、预防水平较好。这样一算,政府额外提供的医务人员合理收入的支出,并不会造成过大的财政负担。”

  这会不会回到改革开放前的“大锅饭”?钟南山认为,“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人们的认识也在提高,医务人员考核、监督水平也在提高,可以首先尝试基本收入占80%、绩效占20%的逐步过渡。其中最重要的是切断医务人员的薪酬、收入与病人医疗费用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将是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科技日报北京3月6日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