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炒房团时代终结
- 发布时间:2015-02-06 10:32:59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东地产
一月中旬,浙江产权交易所发布的一条拍卖公告,在温州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温州最大的建筑企业、曾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4216万元的底价拍卖所有股份”。过去十年,温州制造业的持续衰落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制造业利润率越来越低,前些年飞涨的房价,让很多制造业企业投入到房地产地产行业,但随着温州楼市持续下滑,很多企业都被套牢,最后因资金链断裂被拖垮。而响彻全国的“温州炒房团”,也在近两年来销声匿迹。
温州炒房团的风云时代
温州炒房团在过去十多年间声名鹊起。作为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经过十几年的财富积累,手中累积大量资金,温州商人开始携巨款四处寻找投资机会。
1998年到200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促使当地房地产价格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市区房价快速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2001年8月18日,第一个购房团前往上海,157名温州客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温州炒房团一战成名。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温州炒房团的足迹遍布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福州、成都,甚至漂洋过海到了美国、迪拜等地。每到一处均能引起“房价上涨”的恐慌。
在媒体的报道中,“温州炒房团”有如蝗虫一般可怕。他们曾经占据了杭州楼市两成的份额,把湖南的开发商逼到转行开矿,甚至在一年中买下福州近三分之一的房子……“温州人推荐”也成了房地产商打出的一张推高房价牌。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民众抱怨颇多:“房价就是被这帮人炒上去的。”炒房时代终结
2008年至2012年,“温州炒房团”走向分化。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推上十字路口。一方面,中央“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临危受命”,重新助燃了国内房价;另一方面,受欧洲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进一步影响,国内经济滞缓,房地产市场面临艰难选择。
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与措施下,围绕房价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温州炒房团”出现分化:更多的温州资本持有人义无反顾地加入,更有甚者,部分“温州炒房团”还将战场推进到香港进行批量购房;而一部分温州资本持有人,可能的确感受到了波涛汹涌下的暗礁,撤出了房地产市场。
2009年,近5万浙商投资迪拜,人均拥有一套住宅。金融风暴过后迪拜楼市缩水,浙商资产蒸发20亿元。
2011年伊始,新一轮国家宏观调控重拳出击、步步紧跟,房市迎来全国性“拐点”。在史上最严限购令的阻拦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都被炒房团划入了“黑名单”。
2012年,温州炒房团的或全军覆没的消息开始频繁见诸报端:“温州炒房团弃房跑路”、“八成炒房团资不抵债”、“温州炒房团的覆灭是市场的必然”。
相关专家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绝没有前几年那样的暴涨机会,通过炒房赚取财富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对于中国实体经济而言是一件好事:将会令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实体中去,将令实体企业经营者不会再有不务正业的冲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