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构建

  • 发布时间:2015-02-04 10:29:2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张伟宾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城镇化过程中守望乡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高速增长,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都有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农村文化却一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短腿”。不孝顺老人、邻里不睦、酗酒打牌……各种不文明现象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之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围绕作风民主和乡风文明也对建设农村文化做了很多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更是开展了多种探索,成为当前农村文明最重要的支柱。然而,与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农村需要更加民主、法治、和谐的乡风文明,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农村居民在内的共同努力。

  农村文化的繁荣,不仅仅需要平等、自由、法治、博爱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文化理念,也需要友善、勤劳、有礼、淳朴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特征。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在当前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会为共建温情的乡土中国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儒学讲堂的试验实践,不仅仅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现代文化转变提供借鉴,更从一定角度上揭示了传统文化在构建现代乡村文明中的贡献作用和可能的路径,其意义显然值得整个社会思考。

  在农村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及其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是寻找文化之根,更是为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寻求突破和试点。

  更重要的是,乡村文化对形塑乡村治理结构、功能和效率会发生重要影响,富有活力的农村文化也会对乡村治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乡村治理是村民自治、乡村传统文化、村庄经济精英与包括宗族、宗教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角力场。如果不是优秀、民主、文明、和谐的文化占据乡村治理的“主舞台”,那么某些不健康、不文明甚至非法的治理主体(如黑恶势力、极端宗教、官商勾结)就会主导乡村治理,那么乡村文化将不仅会变成沙漠,还有可能吞噬整个社会文化之基,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汲取所有文化的“先进基因”去改造乡村治理就显得必要且紧迫了。

  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非常有必要汲取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多种文化精髓,发挥各种传统文化优秀特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只要对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有利,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百花齐放,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力量,共同为建设温情而有希望的乡土中国贡献力量。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