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设施蔬菜“棚、技、艺”配套才能高效

  • 发布时间:2015-01-22 07:32:0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天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王锐竹

  占地20亩的“超级大棚”虽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儿,但通过会员制、认购制的销售模式达到设施蔬菜的高效种植做法新颖,值得搞采摘的园区与合作社借鉴。

  红岱村的刘保强在“超级大棚”中种植不同的蔬菜作物,这本是不可取的方法,因为不同作物所需环境不同。比如黄瓜喜高温,西红柿不耐高温,如果同棚种植不会取得好的产量。但是,刘保强又采用了采摘、配送这种高回报的销售方式弥补了产量上的缺陷。因此,他的做法是成功的,只是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有待研究。像“超级大棚”这种大型设施目前不太适合小农户使用,更多应用于规模化种植的蔬菜园区、合作社等开展观光农业或现代农业展示。

  目前,国内普通菜农多以单栋面积1亩左右的温室或冷棚为主,生产上亦存在着较多技术问题。以天津市为例,目前设施农业面积达60万亩,日光温室面积约25万亩,其中的60%为二代日光温室,冷棚、简易温室约35万亩。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就凸显出来。一是高效模式缺乏。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栽培模式是春果菜—秋叶菜,这种模式占温室面积的70%,春季果菜主要为茄果类,叶菜包括油菜、油麦菜、生菜、菠菜、芹菜等,种类不固定,主要根据上茬次的市场行情确定,这一模式收益不稳定,收益基本在1.8~2万元,其他如秋萝卜—春瓜类(果菜)等少数模式面积也不足15000亩,呈现出显著的“小而全、效益低、内销型”蔬菜生产格局。二是老菜区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由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为害面积占设施蔬菜总面积的30%,为防治病虫害和作物生长受阻,生产中用药用肥量过度,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平均减产15%。三是设施蔬菜轻简化生产技术缺乏,设施蔬菜比较效益下降。农业部园艺作物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志斌调研发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设施蔬菜,由于目前人工费逐年提高,设施蔬菜生产劳动力数量不足和老龄化,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们需要设施大棚与先进农技农艺相融配套,通过创新升级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形成多样化的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模式。以天津市为例,通过近几年探索,天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研究示范了适合冷棚、连栋大棚、二代温室、厚土墙温室等不同设施类型的8个高效模式,根据设施类型的不同,年亩收益可达3.5~5.5万元。

  第二,应用多种方法解决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石辛庄村的张师傅告诉我说:“我的棚由于有连作障碍,每年土壤改良、土壤消毒花的农资费用要达到4500~5000元,一年的农药钱还要再花一大笔钱,有啥好方法一定告诉我啊。”看到农民对防治土壤连作技术的迫切需要,我们应用了“线灭”“高氯氧消毒剂”等药剂对土壤根结线虫进行了防治,防效达70%以上。另外,我们采用小面积示范无土栽培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

  第三,采用熊蜂授粉、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番茄种植的人工支出。天津市原种场刘绍宽科长说:“番茄种植过程中,最费人工的就是蘸花,而且蘸花容易造成畸形果和灰霉病。”应用熊蜂授粉后,番茄整个生育期可节省10~15个人工,一般早春番茄整个生育期需要人工数为35个。另外,以设施番茄种植为例,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省4~5个人工,而且比大水漫灌浇水施肥均匀,节水50%,并能有效降低棚室内的湿度达10%左右。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