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敲打两融引“踩踏” 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 发布时间:2015-01-20 08:13:4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监管部门的一次“敲打”,引发了A股市场的“踩踏事件”,并使得监管部门连夜进行解释。
19日晚间,针对市场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有意联合打压股市的猜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这与事实不符。邓舸说,从(两融)检查结果看,目前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运行平稳,整体风险可控。对12家存在违规行为券商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融资业务规范发展,市场不宜做过度解读。他同时表示,对证券公司开立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时证券资产低于50万的客户,继续按证监会原有政策和规定执行,不能因为这一资产门槛而强行平仓。对这类客户,证券公司要加强风险评估,切实做好风险提示和客户服务。
周一(1月19日),受监管层出手规范券商两融和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影响,A股暴跌,上证综指一度下挫逾8%,盘中失守3100点。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260.15点,跌幅为7.70%,收报3116.35点,创2008年6月1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深证成指跌761.87点,跌幅为6.61%,收报10770.93点。中小板指收盘跌2.50%,创业板指收盘跌0.58%。盘面上,券商、保险、银行等金融股全线跌停。
WIND数据显示,短短一个交易日,A股的总市值就从1月16日的44.8万亿元缩水至41.9万亿元,近3万亿元市值蒸发;流通A股市值则从33.1万亿元缩水至30.9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期指主力合约IF1502、下月合约IF1503、下季合约IF1506等市场主要交投的三张合约,齐齐跌停,为期指自2010年4月19日上市以来的首次。主力合约IF1502收盘跌368.4点,跌幅为10.00%,收报3316.2点,贴水38.96点。分析人士表示,期指主要交易合约下跌幅度明显大于现货市场、主力合约由升水转为贴水、远期合约升水幅度大大缩减,可能都预示着A股市场短中期仍将面临一定调整压力。
业内认为,证监会处罚两融违规、银监会限制委托贷款来源和用途是导致A股上演“1·19惨案”的直接原因。
1月19日A股的暴跌,也唤醒了中国股民对于2007年的“5·30事件”的记忆:始自2006年的牛市持续上涨,证监会几次警示股票市场泡沫风险无果,2007年5月29日晚间突然宣布上调印花税,5月30日,沪指大幅低开,当日暴跌6.5%。
种种迹象显示,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一”之后,虽然大多数机构对于A股的长期走势仍然抱有信心,但对市场的短期走势均不约而同变得保守起来。国泰君安表示,本轮行情具有增量资金和杠杆操作相叠加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监管层持续性的实施金融风险防范,有助于市场行情的长期可持续性。
申银万国也表示,由于目前还在年初,支持本轮牛市的两大驱动因素即降准降息预期和深化改革、政策红利释放的预期并没有改变,因此短线暴跌成为牛市高位拐点的可能性并不大。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证监会、银监会的相关举动“敲山震虎”意味明显:一方面,监管层不希望本应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对目前杠杆资金推动下的“疯牛”并不认可,亦不利于市场的后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