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远景能源:“软硬兼施” 做强中国风电

  • 发布时间:2015-01-17 16:40: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家2007年成立的公司,2008年销售额就到了3个亿,2009年为10亿,而2014年或突破百亿。这家公司就是远景能源。

  文 | 本刊记者 陈雪婉

  让我们重温一下,乔布斯当年重返苹果后所做的广告——非同凡想:

  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惟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寻常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迈进。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大多数中国孩子,从幼儿园起就知道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孩是件很危险且极具勇气的事。然而,“叛逆者”,某种情况下更是一个褒义词。甚至这些天,伴随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不留神,创新俨然成为了一个时髦词儿——但没有“叛逆”,哪有创新?

  远景能源向来被人视为“另类”,有人用江湖中的杨过作比。 他们要做寻找梦想的“偏执狂”,不走寻常路。虽然不想去吹捧,但不得不承认,在他们身上,你的确是看到了几分意欲改变世界的情怀。

  追风小子

  张雷太忙。接受《中国机电工业》采访前他忙着跟同事交流工作,就在采访快结束时又有同事候于门外,而此时已是正午。

  与张雷交谈,能感觉到他本人并不张扬。非要形容的话,他和他的办公室一样低调,不事浮夸;他和他的远景一样“open”,“远景是一家很open的企业”,采访中,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

  远景是怎么来的?总是要追本溯源。

  早几年的媒体报道中,张雷被称作“追风少年”。是的,回到2006年,张雷不过才刚三十岁。

  之前,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他在伦敦道达尔石油公司任能源交易战略分析师,也曾经供职于巴克莱银行,负责能源金融结构产品的定价工作。这一切乍看起来似乎与风能、风机制造并不搭界。但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买卖,到新兴“碳市场”的交易,张雷从未离开能源领域。

  在他看来,新能源的成本是主导每一次能源更替的最关键因素。“未来5至10年,风能可能是唯一可以与传统化石能源在发电成本上相抗衡的清洁能源”,也正是看准了这一机遇,完成创业酝酿和初期准备后,2007年初,张雷从海外归国,带领10人“海归”创业团队回到家乡江苏省江阴市,成立了远景能源。他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使命,这次访谈,他再次对记者表示,“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是远景的使命,这也就是为什么创业之初公司取名“远景”。

  在风电行业,远景不能不算是后来者、毛头小子。当时国内已有金风、华锐等领跑者,又有明阳风电、国电联合动力、运达风电以及维斯塔斯、歌美飒等众多企业分羹,远景并非如今天这般闪耀。

  远景能源存在的意义在于获得风电技术的重大突破。张雷笃定要找到一种能够放大技术优势的商业模式。

  在智能风机范畴,远景是先行者,最早提出智能风机概念。不仅有硬件传感器,更有大量的软件传感器和在航空航天及汽车行业成功应用的控制算法,远景的风机,相比起传统机组几万行的控制软件代码,居然超过200 万行。风机发电效率提高15%~20%。

  限于风机技术壁垒,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60%的低风速地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利用。2009年,三北地区弃风限电出现,中国风电产业政策从速度转向质量,从三北地区转向中东部低风速区域。低风速风机,远景拔得头筹。从1.5兆瓦87米机组、1.5兆瓦93米机组到1.8兆瓦106米低风速智能机组,不断改进的是核心智能控制技术,发电更多,度电成本更低。与降低度电成本相关的事情总会令人惊喜。

  远景没有止步。江苏潮间带海上风电场是我国海上风电装机最大的区域。而远景设计的4MW海上风机获得了潮间带130兆瓦项目的订单。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但投资效益不高。国外海上风机价格昂贵,国内又缺乏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海上风机。过去几年,远景海上机组在龙源如东潮间带实验风场表现优异,有风电开发商对它评价“让人眼前一亮”。

  成绩单并不赖。可以看到远景的风机一直在坚持走精品路线,产品就要“满好格”。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中国风电运维市场报告中,远景是出质保率最高的中国风机制造商,以60%出质保率领跑行业。

  如今,远景在丹麦锡尔克堡设有全球风电技术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有全球数字能源创新中心,休斯敦设了全球数字能源应用中心,日本大阪则是全球能效技术创新中心。国内,上海有全球研发与运营中心,南京有智慧能源软件研发基地,江阴是制造与工程中心。看到这么多“创新小宇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能在技术上做到如此多突破。

  另一个维度

  张雷口中的远景很少与风机制造并提。“如果你认为远景是一个风机设备企业,那就错了。”他更愿意用苹果之于手机、特斯拉之于汽车行业的意义,来比喻远景。坐在我斜对面的这位“追风少年”,特意提高音量,“我们远景的定位是智慧能源技术企业”,是的,看起来他有些介意外界对远景的不准确定位。在这一定位上,远景的确是 NO.1,“国外也没有先例”。

  定位之父艾?里斯曾说,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远景试水、探路、践行能源互联网”等频频见之于报端,抛开别的不谈,单在切入人的心智上,远景做的很“讨巧”。

  事实上,远景似乎从未把自己跟其他风电企业放在同一维度,也不会跟它们去比拼装机量。

  用张雷的话说,远景是要用一种产品的思路做能源领域的资产管理。远景专注智能风机研发、旨在帮用户提高效率。智能风机只是远景进入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开端,利用云平台构建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管理才是真正的突破口。

  在去年10月份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张雷被主持人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再三“逼问”,才说出预计远景2014年出货量在200万千瓦,这一量级在行业内排第三,要知道在几年前远景都不在前十梯队,虽然他说“我们不追求数量”。

  采访间,有那么一瞬,张雷坐直了身子,双手抓着膝盖,当《中国机电工业》记者提到其他风电企业时,他接着追问“他们都很在意远景吗?”虽然他把远景放在另一个维度。

  远景一直都在描绘互联网,尽管现在看来风机还是其主营业务,是否会逐步转向软件,将来甚至放弃硬件?张雷很坚定地否决了这一疑问,远景非但不会放弃硬件,相反,“做硬件就要有特斯拉精神,做软件就要像谷歌”,并反问记者,“苹果你说它是硬件还是软件呢?”

  “远景是软硬兼施?”

  “对,当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硬件,是智能硬件。”

  1983 年在赶去与《新闻周刊》会面的途中,乔布斯经过纽约曼哈顿的 IBM公司时,拍下了一张对着 IBM公司logo竖中指的照片。张雷远没有乔布斯性格上的“霸气”,但他带领的远景却在风电管理软件上打败了IBM。

  远景能源风电场管理软件的第一个国际买家是美国大西洋电力。大西洋电力的风电场为谷歌公司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数据中心提供电力,其管理风电场的软件则来自远景能源。

  正是在这一竞标中,远景的Wind OS平台被认为优于IBM。据张雷介绍,当时除了IBM,OSISoft PI、Instep等多家国际知名软件供应商也都败阵。

  美国新能源领军企业Pattern、中广核集团也应用了其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数据来看,远景已管理了超过1300万千瓦的新能源资产。包括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欧洲最大能源集团德国E.ON公司及美国Upwind、EverPower等在内的一亿千瓦风电资产远景也在洽谈。如此看来,其未来不可估量。

  还是回到IBM,其实IBM在风电领域也已渗透许久,用大数据分析助力风电运维。维斯塔斯曾与IBM合作开发Firestorm超级计算机,用于进行风电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远景“脱颖而出”,凭的是什么?

  “我们是OT+IT。”

  张雷作了解释,OT即运营技术,IT则是信息技术。比起一般软件公司,远景多的是对能源数据的积累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有更多新能源方面的运营技术;而与新能源甚至传统能源企业相比,远景在软件、互联网、通信、传感、控制等先进技术方面更优,多了IT技术。“可以说这是远景独特的基因”,又一次他提到了DNA。

  “IBM所代表的时代已经过气,未来不能单纯靠软件赚钱,你觉得呢?”他永远喜欢反问,渴求从他人身上学习想要了解的东西。

  去年北京的国际风能大会,远景第一次参加便赚足了眼球。“格林威治”云平台号称为管理风电场投资风险而生,灵感取自我们早已认知的格林威治零度子午线。张雷看重格林威治之于航海的意义。他们意在追求风电场设计、投资更精准,为风电行业投资评估和风险管理找到一个准绳,打通风电全生命周期管理。据公开的数据,Greenwich? 可以帮助客户提升风场实际投资收益20%左右,发布一个月时间,上百家新能源开发商、设计院和运维服务商加入了格林威治联盟。张雷把联盟成员比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种子。

  很多人拿中广核风电枣庄山亭300兆瓦低风速复杂山地风电场做例证,这也是远景“格林威治”实际测试的首个重点项目。凭借Greenwich? 高性能计算能力,首次实现在复杂大型山地风电场采用可以反映地形变化的7米分辨率CFD仿真,识别出全场150个机位中有48个机位出现风的负切变现象。而这是最初用传统软件计算并没有发现的潜在载荷安全漏洞。

  当然也有声音质疑远景所谓的“云平台”“智慧风电”是在“拽名”,维斯塔斯和金风科技都拥有类似的管理平台。这次采访,未来得及从张雷口中得到答案。从已有的案例看,远景即便有些“拽名”,但也基本名实相符。

  免费软件是远景又一抓人的点,很多人都在关心甚至质疑。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羊毛毕竟还是会出在猪身上的。张雷称远景的软件在欧美是收费的,但国内免费且终身免费。说这话时,他冷不丁做了个手势,眼角眉梢挂着笑意。

  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来国外获得的这部分利润,让远景足以保持“体力”。他希望用免费的软件平台促进中国风电市场的理性繁荣。

  “终身免费!没有考虑过将来开发增值应用?”

  “可能会,但这块目前还没有规划。”

  有人说远景一直走“激进”路线是想为上市造势,面对《中国机电工业》记者抛出的又一疑问,张雷终于忍不住大笑:“你们怎么都担心这个?远景未来两年不会过多考虑上市的问题。”他也不想公众对远景的关注点聚焦在这。远景想做的是让行业回归理性,风电也走出自己的摩尔曲线。

  话说回来,远景的经营状况目前还是相对神秘,也难怪这么多人都在好奇。从可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2008年这家公司有3亿元销售额,2009年销售数值到10亿,到2014年或突破百亿。

  更大远景

  张雷似乎更“野心”,他想带领远景不但管理风电,还要迈向光伏,迈向可再生能源,甚至传统能源。据他透露,美国Pattern经由远景管控的新能源资产中已经有光伏。在采访一开始,他就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远景的“阿波罗”计划,希望“阿波罗”云平台也能用“格林威治”的理念,对光伏进行风险管理。

  他看得同样很长远。张雷预计2025年太阳能和风能将成为世界主流能源。

  “传统能源呢雌鹄从行﹖ough。”

  张雷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提问,而是认为远景将来肯定会超脱风能、太阳能、能源,走向万物互联。

  很多人都在谈IOT(Internet of Things),万物互联时代,有多远,有多近,何时引爆,我们不得而知。单就能源互联网,起码远景已经在做准备,他们认为能源的市场化、民主化、去中心化、智能化、物联化等趋势将注定要颠覆现有的能源行业。

  时间一晃七年,曾经的追风小子,也已闯入全球风电领域最具影响力百人榜,位列第八。风电行业专家Anders V. Rebsdorf,现任远景丹麦全球创新中心研发总监,也是当年第一个被挖到的外籍专家。他曾说:“之所以会加入张的团队,是因为这里给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因为我们都有着改变世界的情怀”,虽然“情怀”二字如今险些被“人类”玩坏。就像你去看外界评论,有的人认为远景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脚踏实地,矢志不渝,但有的觉得它就是比较善于营销——广告做得好、词写得棒,说得不好听,似乎比较能忽悠。褒贬不一。

  在接受《中国机电工业》记者采访前一周,2014年11月21日,张雷还身在地球另一端。远景能源与新西兰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和运营公司Infratil以及新西兰最大的投资基金Morrison,签署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基督城的“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远景能源将作为“智慧城市”项目的总系统集成商,为基督城提供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

  远景发布的对外通稿中提到,通过“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对城市能源、建筑、交通、社区等海量数据的实时搜集,将人、商业、运输、通信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再通过“云端”数据分析与处理,转化为智能指令,优化城市载体的智能管理和使用效率。

  “很多人都说智慧城市是个嘘头”,我没忍住如实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补充了一句,“在国内”。

  “所以我们走到国外,先把这一个样本城市做好”,聊到兴起时,张雷又开始了提问,“你怎么看智慧城市?”,“你觉得远景是做噱头吗?”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在《乔布斯传》中曾这样写:“比尔,感谢你对这家公司的支持,”穿着短裤的乔布斯蹲在那儿说,“我想世界因为有它会变得更好。”

  如果非要回答,我会说,无论噱头与否,只愿世界因为有“它”变得更好。■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