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赢在人性先行路 病人满意可点赞

  • 发布时间:2015-01-15 01:00: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 闻有成 郑州报道

  “生病了,不用急急忙忙地赶到医院‘人挤人’,只要打开手机APP移动门户网‘掌上郑医’,或者通过扫描APP二维码,你就可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网上手机挂号、预约名医、取报告单,请医院的专家在线把脉。就诊结束,还能对医生进行评价。”许多患者体验后对记者说,“有了这样的‘云医院’,看病真是极大的便利呀!”

  一场意外导致周先生瘫痪无法正常走路。住进郑州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的郑州市康复医院,一位治疗师正细心地为他固定身躯和四肢,在电脑上设定好各项数据,他的“好伙伴”——全身康复机器人开始带动着周先生以最标准的步态在传送带上行走。郑州市康复医院每天要用全身康复机器人为几十位患者做康复治疗,造福瘫痪和运动障碍病人,让他们和正常人共享一片蓝天!

  因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史女士病情危急,高新区医院利用双向转诊机制,通过绿色通道将其送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救治。经抢救病情逐渐稳定后,她又被送回到了高新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后的史女士感激地说:“我住的是一级医院,没想到竟然享受到了三甲综合医院的精心救治。我们一级报销比例也高,共花费2.1万元,报销后仅仅花了6000多元。这更感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区域医联体带来的实惠。”

  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当病人提出会诊时,服务拓展部主任张健说,在医院的医师考核体系中,医生会诊服务质量考核满分10分,推诿、拒绝患者提出的会诊,发现一例一票否决。这诠释了另一种深度的优质服务。

  随着人们对幸福医疗的需求提升,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提出人性先行,注重将单治疗疾病的模式向人性先行的公益医疗服务模式转型,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

  围绕这一转变,在医院推行的软实力“微改革”中,凝聚着对民生的满腔热忱,强化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磁场效力。

  2014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再次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人们说,他们摘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的金牌,当之无愧!

  告别传统护理管理方式,创新实施“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模式,医护无缝对接,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

  打针的只管打针,发药的只管发药,一个病区几十位患者的量血压、测体温等,都由一个人来完成,难免出错或遗漏。

  在传统医疗护理模式中,医生往往只关注手术过程,护士只是按照自己的“套路”出牌。对病人的病情、做什么样的手术、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掌握得都比较肤浅。

  如今,这一医护脱节带来的弊病,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人性先行的改革实践中,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医院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创新推广“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模式,形成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的人员梯队,并将医生纳入优质服务工作中,与护士组成责任组,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为患者提供整体的、连续的、人文的、个性的诊疗服务。

  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朱智说:“采用‘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模式后,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所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这样有利于患者及时传达身体健康情况,便于护患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和治疗情况,增加医生、护士配合的默契度。”

  记者走进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一个日间手术室分区采访,他们开展日间手术的最大特点是门诊手术患者当天手术,当天就能出院,不占用医院病床。

  护士李莹告诉记者,患者在预约了手术时间后,就可以进入快速高效的日间手术模式,部分手术患者的候台时间大幅缩短,在24小时内即可完成入院、检查、手术、出院的全过程。

  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患者住院治疗的费用。以内镜手术患者为例,日间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费用下降了10%~20%。患者如需要在日间病房留观,还可以享受到一般住院医保。

  他们在河南省率先推出“节假日医疗服务同质化”新举措。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来这里就医确保诊断、检查、治疗“三同质”——节假日期间门诊出诊专家数量不减少、专家层次不降低;节假日期间检查项目不减少、诊断专家不停诊;节假日期间诊疗项目不减少、诊疗品质不打折,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

  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均采用弹性排班制,无论是高峰期还是节假日,保证前来就诊的患者等候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医院通过增加设备、引进高素质人才等方式增强医技科室技术力量,使超声检查、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术中冰冻病理等项目自检查开始30分钟内出具报告,急诊10分钟内出具临时报告。

  打破学科病区壁垒,实行“一站式”流程化医疗,把人性化先行路趟出优质、便捷、安全、舒心的健康医疗新世界

  一位患者兴奋地对记者说:“走进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门诊综合诊疗中心,没想到这里告别了医院常见的拥挤、嘈杂,安静候诊、秩序井然的候诊区域让我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在门诊综合诊疗中心就医,能在医护人员全程监护下完成无陪护的门诊检查、治疗、手术‘一站式’治疗服务。”

  从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出发,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打破科室病区所有的壁垒,他们创新实践的联合诊疗又独立分区的门诊综合诊疗模式,正在寻求最大力度地保障方便患者安全医疗。

  独立分区的内镜诊疗中心。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医院所有的内镜检查及治疗都能在无痛的状态下完成。患者进入治疗区域后在准备室由护士协助进行检查前的准备;随后患者须在检查间接受医生的基本体征检查确认其符合内镜治疗条件;按照各自内镜检查项目的不同,被护士送往电子支气管镜室、超声内镜室、肠镜室、胃镜室接受麻醉后,进行检查或治疗;结束检查或治疗之后,患者会被护士送往恢复室等待麻醉复苏。

  其间,每一位进入内镜诊疗中心的患者都会有一位护士负责全程监护,不需要家属的陪同;诊疗过程是单向的不可逆通道,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内镜检查最关键的安全问题是保证患者在麻醉下的安全。我们在每一间内镜诊室内都配备了心电监护和抢救设备,确保患者在检查中的安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门诊综合诊疗中心主任宋俊岭说,同时,我们还在诊疗区域内设计了一人一监护的独立恢复室,每一位结束检查或治疗的患者都需要在这里完全完成麻醉后苏醒再离开。恢复室内有专职医生和护士,密切关注者患者的安全。

  联合诊疗最大限度整合资源。

  “集合多个诊疗项目开设门诊综合诊疗中心,除了方便患者,也让原本分散在各个科室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集中起来,得到最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利用。”宋俊岭说。

  “以前多个科室都做门诊检查和治疗,相关人员‘一盘散沙’,责任感不强。”宋俊岭介绍说,“在门诊综合诊疗中心成立之后,门诊诊疗相关的护理人员减少8人、医生减少了2名。但是,从今年前3个月的统计数字来看,我们检查量上升了50%,工作效率提高了33%。”

  成立门诊综合诊疗中心之后,医院抽调了护理精干力量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护理单元,以往各个单元各管各的情况转变成人员整合后的岗位管理,加速护理人员的流转,用较少的人力完成了大量的护理工作。

  门诊综合诊疗中心还整合了全院门诊的优质治疗设备。除了能够集中开展各项内镜诊疗之外,外科诊疗中心将感染伤口、无菌伤口的处置,骨科外伤的综合治疗,碎石、尿动力检查等多项外科诊疗项目整合,将最好的治疗设备集中在一起,给患者最便捷的门诊治疗。

  多学科协同攻“痛”,精心创建无痛医院,让病人在远离疼痛与恐惧,在无痛苦、舒适化的状态下完成医疗手术

  无痛治疗不是梦。今年56岁的黄姓患者,患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进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拟做经腹肝外穿刺肝内胆管取石术。过去,这一类手术都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往往因为疼痛而惧怕手术,甚至放弃治疗。

  这名患者是幸运的。麻醉科经过会诊评估,为他制定了完善的麻醉方案,让他在无痛、镇静的状态下,还能保证随时被唤醒,配合医生完成指令性动作。手术结束时,他感慨微笑着说,本来以为手术会很痛,谁知道就是睡了一觉,舒服着就手术治了病!

  随着生活水平、居民素质的提高,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程无痛应运而生,无痛医院呼声日高。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提出了建设无痛医院的理念。2014年,在郝义彬大力支持下,医院无痛医院建设全面启动,全面开展医院诊疗过程无痛,建立规范、有序的无痛医院。成立的以李保林副院长领导下的无痛医院建设委员会,麻醉科作为无痛医院建设的主力军,将科室人员分为癌痛、分娩镇痛、无痛门诊、介入、儿科等11个镇痛小组。

  目前开展的无痛项目包括无痛胃肠镜、气管镜,围术期疼痛治疗、无痛人流、无痛牙科、分娩镇痛、癌痛治疗等;通过宣传培训,医务人员增强了无痛服务意识,并将疼痛作为生命体征记录到病历中,麻醉科则实行24小时镇痛服务,随叫随到,并派遣一名主治医师常驻病房,及时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