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专车的另一种思考

  • 发布时间:2015-01-13 03:29:3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赵翰露

  近期,“专车”在不少城市被叫停了,原因是“专车”所采用的车辆,大部分是没有营运资质的私家车,也就是所谓的“黑车”。不过,用过“专车”的乘客普遍反映,“专车”的服务好、环境好,乘坐体验超过出租车。撇开种种问题,就事论事地看,“专车”的服务做得好,有没有传统出租车行业能够借鉴的地方呢?

  看一下专车的运行机制。叫车时会显示司机的评分等级;如有多个司机抢单,乘客可选等级较高的。用完车,如果乘客感觉司机不错,就可“收藏”他,下次叫车,这位司机就有优先权。获得乘客“好评”成为司机做好服务的源动力。

  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乘客可对司机作出评价,积累的评分等级能成为司机获得未来业务的重要砝码。第二,专车市场的供需关系对乘客较有利,因而乘客的评价会真正起到作用。

  给司机评分定级并非新招。过去,上海出租车分星级,“五星级”红色顶灯一望便知。不过,司机星级不是乘客评定的。2011年出台的《上海市出租汽车星级驾驶员管理规定》 中明确规定:中高星级驾驶员须经市运输管理处组织应知应会培训考试合格;星级驾驶员资格由市运输管理处评定。也就是司机全由管理部门评星,乘客的发言权,至多体现在对司机不良行为的投诉上。

  这样的评定方式放在当时可以理解:互联网还不甚发达,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观念上,倚重用户评价的管理模式都很难实施。但现在,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最终用户,“打车软件”和“专车”的新模式,也在技术上为乘客评价司机提供了可能。设想未来“统一召车信息平台”如能施行,“乘客评价司机”应是必不可缺的一环。

  第二层含义借鉴起来相对困难。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报道,“星级车”对提升司机服务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出租车市场的供需关系逐步改变;过去“还能对出租车挑挑拣拣”,现在“来什么车赶紧就上”。这一情况愈演愈烈。反观“专车”,服务好,一是定价高用户少,二是不断有司机带着私家车加盟(尽管是违法的)确保供应数量。这在政府定价定量,并带有公共服务属性的传统出租车行业,实在难以实现。

  不过,管理部门也在行动。比如,这次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在油价大跌时提出“涨价”,根本目的是在于调节供需关系。听证会上,管理部门还表示,不排除今后增加出租车数量的可能。

  公平地说,“专车”大举来袭,传统出租车业确实吃亏。部分违法运营的“专车”一不交税、二无保险,既可自定价格,又无需确保基本供应量,是背负着公共服务任务的传统出租车行业无法相比的。但与“专车”的比较,也反映了传统出租车行业在定位、定价、管理模式、资源配置上的不足之处。但愿,相关部门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反思传统出租车行业的问题,让“专车”的搅局,成为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契机。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